半导体行业小步快跑进入高景气发展周期的今天,东芝出手闪存制造业务两成股权的行为立即引来众多企业,而富士康在吞下日系面板企业夏普后不久,又将目光放到了东芝身上,联手台积电,以十足的信心和诚意加入了这场并购游戏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争抢的东芝闪存股权

作为全球第二大闪存制造商,东芝准备转让该业务的两成股权。东芝这样的举动这立马引来众多国际科技企业的争斗,苹果、镁光、海力士、贝恩资本等买家纷纷向东芝抛出了橄榄枝,而就在市场以为“买家团”基本确定的时候,富士康也联手台积电向东芝提出收购计划。东芝原本是希望引入多位股东,各自占有比较小的股权,这样一来东芝依旧能够在闪存业务上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同时解决财务危机,但这样分散的股权对“买家团”而言又缺少吸引力。

缺钱的东芝

美国核电业务巨亏、财务再次造假……曾经风光无限的东芝近期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剥离了电视、白家电等业务,近十年的财务造假曝光后东芝日薄西山的现状令人唏嘘,而并购的美国核电企业西屋电气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核电领域的重大挫折让东芝疲于奔命一般地“拆了东墙补西墙”,最终不但美国核电开发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约谈威嘉律师事务所尝试破产保护,连当下最赚钱的闪存业务也不得不出售。活下去显然比谈未来更重要,东芝为了活下去已经在短期内出售了不少资产,除正在进行的闪存业务外,东芝还准备卖掉旗下收款机公司、医院、东芝机械等众多资产,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应对资金链断裂的生存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型中的日系电子企业

东芝只是日系电子企业的一个缩影和写照,曾经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强势的日系电子企业近年来却出现持续衰退的迹象,东芝、索尼、松下、富士通等品牌在个人消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日本原本在全球半导体领域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可随着韩国、中国的崛起,日系半导体企业同时面临产业链上游压力和同级竞争,液晶电视、PC甚至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陆续退出大众消费市场,看似强势的半导体产品也有“啃老本”的迹象,在全产业链上战略布局的弱势让日系电子企业纷纷转型寻求新的机会。

相比将裁员后多出的资金投入到汽车和住宅等成长性领域,并获得成功的松下,以及借助与美中韩等国厂商紧密合作、联合创新的村田电子等新兴企业,面临资金链全线崩盘的东芝、被并购的夏普无非是日系电子企业转型巨潮中的失败案例而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东芝、松下、索尼等老牌日系电子企业虽然不断收缩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布局,却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向商务企业领域,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不断布局,如果能够压中某个持续成长的领域,未来成功转型的机会也是存在的。

不甘于制造的富士康

同谷歌这类纯正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不同,制造业出生的富士康很少将目光放在基因生命、太空探索等短期难以见效,却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生态的未来黑科技领域,沉稳务实的制造业基因让富士康更倾向一些能够快速实现盈利,投资回报率或资金流转率较高的领域,富士康借助苹果代工生产快速崛起的同时,自然认识到代工利润率低、单一客户依赖性强等问题,其一直在寻求转型。

始于制造却不甘于制造的富士康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平台型企业,当然,这个庞大的航母实际上是富士康背后的鸿海集团,而阿里巴巴、乐视等合作伙伴更让富士康开始逐渐走出B端商务企业市场,逐渐在C端个人消费市场渗透。整个企业不断走向平台化的同时,其产品领域也在不断扩展,除人们熟悉的手机、电视外,富士康还涉足机器人制造、电商、传感器、智能驾驶等众多领域相关产品研发、制造。

东芝闪存只是富士康产业链的一环

半导体闪存业务的出售事关东芝生死,更被日本政府拔到了国家安全的角度,但当我们重新或审视整个富士康及鸿海布局的时候会发现,东芝闪存对富士康并非“生死攸关”的存在,如果富士康拿下东芝闪存业务,对于其手机、智能电视等需要闪存芯片的终端设备制造而言可获得更低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至少重新规划工厂建设后光物流和关税就是很大笔费用。

同时,富士康本身也有相关的移动及物联网芯片制造计划,成熟的闪存芯片制造多少能夯实富士康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基础,毕竟同ARM的合作更偏向开发和设计,而芯片制造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摸索。能够拿下东芝闪存,会进一步完善富士康产业链布局,如果不能拿下,也不会对富士康及鸿海产生太大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

完善的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注定鸿海和富士康不可能抛弃半导体闪存业务,向东芝闪存提出收购计划恐怕只是富士康进入闪存业务的第一步,作为整个移动终端设备制造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富士康想要降低成本,必然会提升其在闪存领域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收购东芝闪存的成败实际上并不能阻止富士康进入闪存领域。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