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宏杉科技总裁李治

纵观当前市场上的存储市场,高性能、高可靠、可用性、可扩展性等指标清一色成为传统存储的标配。然而,在数据应用急速转型的大环境下,这些标配的传统存储就足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应用需求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宏杉科技总裁李治看来,为了应对数字化转型的要求,理想的存储架构应该可以对数据库、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全业务平台提供支撑,并能够对数据、业务、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宏杉科技对外发布了存储需求分解方法论“存储七项式”,树立了业务定义存储的理念,并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为中国存储市场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存储理论体系。

在我看来,宏杉科技首创的“存储七项式”,再一次证明了自身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坚持投入研发,坚持技术创新,坚持用户需求导向的公司,这正是宏杉科技过去“七年如一日”的公司价值观,更是不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首创“存储七项式”方法论

众所周知,存储是当下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之一,在数据中心里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以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用户在存储的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例如,单位每年那么多存储投入,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分布式、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全闪存,眼花缭乱的技术该如何选择?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存储方案的差异化在哪里?其实,这些问题出现的本质,是存储技术本身和用户业务需求“不匹配”造成的,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第一,是存储技术供应过剩。今天,存储市场有众多的技术名词,如SAN、虚拟RAID、二级热点缓存、自动分层存储,虚拟化网关等等,这些技术到底是相互配合还是相互取代?到底哪个技术对用户业务需求本身有帮助作用?实际上,很少有用户能搞清楚这些问题,这就是存储技术供应过剩的表现。

第二,是用户需求越来越复杂。在传统IT架构时代,不管是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是存储的建设都是“烟囱”式的架构,往往一个存储对应一个单一的应用,但如今应用越来越融合,同一个存储中存在着来自不同应用的数据,使得存储的需求越来越“五花八门。

第三,是未来的不确定大大增加。传统业务与新兴数字化业务的IT形态截然不同,这种“双模IT”共存的情况,给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尤其存储作为企业数据中心的核心,面临着如何在两种业务形态的IT模式之间取得平衡与协调,如何统一维护管理两种IT模式的各种资源等难题。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人工智能和移动等各类应用的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这些千差万别的应用如何共存,也为企业存储架构的设计等带来了许多难题。

对此,宏杉科技总裁李治表示:“我们在服务全国各行业客户的过程中,老是发现类似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正是这些存储应用中痛点的不断产生,让宏杉科技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有必要推出一套方法论,从应用出发,从需求出发,来解决客户反复出现的这些问题。”

基于此,宏杉科技首创的“存储七项式”应运而生,这套方法论根植存储用户需求,可分解为性能和容量、应用支撑、数据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扩展性、管理、成本这7项一级指标,结合60+二级指标,数百个三级指标和应用场景分解,彻底剖析用户存储需求,让用户真正了解自己的业务和存储需求,让存储解决方案不再无处下手。

宏杉科技希望“存储七项式”能帮助用户构建一个理想的存储架构,一是做到对全业务的支撑,不管是VMware、甲骨文,微软,还是OpenStack、MongoDB等应用,都能无缝的做到支持;二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数据、业务以及设备,都能做到统一的管理和使用。

不仅如此,“存储七项式”还是一个多项全能的武器,对存储研发、销售以及使用中的各个主体都有指导性作用。具体而言,用户可以以此进行业务现状分析、存储架构设计;集成商可以用来进行方案需求匹配;存储厂商可以将其作为产品路线规划的指导方针,以及存储领域技术应用比较的通行法则等。

业务定义存储打破同质化

可以说,“存储七项式”来源于宏杉科技过去“七年如一日”的实践与检验,也经过了众多业务场景的验证。目前,宏杉科技通过VDI、金融、企业ERP等案例分析证明,采用存储七项式做指导,可以避免“考虑片面”等原则问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增强业务可用性,最终提高用户的投资回报率。

例如,某VDI虚拟化桌面项目中,过去用户把成本因素作为优先考虑方向,全部采用10K SAS硬盘,方案的分析理论IOPS可以满足,但没有考虑更多的数据保护,最终项目上线后问题频出,如无法应对群起风暴,只能分三个批次导入; 每批次耗时40分钟,总计两小时启动时间; RAID5的数据可用性风险较大。最终项目以失败告终。

但类似的项目,宏杉科技则建议用户从综合成本、性能和数据可用性角度考虑,在方案中写缓存采用SSD,用户数据采用10K SAS硬盘,并配置 RAIDX三重校验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SSD盘二级缓存成功应对群起风暴; 10分钟完成所有虚拟桌面启动; RAIDX-3的数据可用性提升了上万倍。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再如,某核心系统可靠性建设中,最初用户采用的方案是搭建一套高端存储,基于主机软件实现双活,结合备份技术实现数据保护,但由于忽视了数据可用性二级指标以及技术选型的指标分析不足,导致上线出现了应用软件BUG时双活无法恢复数据;备份保护RPO为1天,RTO为2-3天;整个数据保护系统管理复杂,维护成本高等等问题。

根据这些痛点,宏杉科技给出的方案是,高端存储双活结合快照实现连续数据保护,并配合数据异步复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应用软件Bug时通过快照迅速恢复数据;复制保证RTO和RPO均为几十分钟; 整个数据保护系统管理简单,维护成本低,最终达到了用户全面保护数据安全高可用的建设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李治所言:“宏杉科技长期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技术创新,一切最有价值的创新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而技术不过是使用的工具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存储七项式”的提出,正是宏杉科技是对用户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表现。

实际上,以业务定义存储的理念一直贯穿宏杉科技过去的发展之中,早在2011年公司创立之初,宏杉科技就推出了第一款大缓存的MS5000企业级存储,让用户可以用中端产品的价格购买到具有高端性能和功能的产品,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之路。

2013年,宏杉科技发布了存储双活技术,不需要借助第三方的软硬件,宏杉科技的两台存储阵列之间就可以实现双活部署,此举开创了行业的先河;2014年,宏杉科技自主研发的基地双矩阵架构的MS7000高端存储问世。从此,宏杉科技跻身只有少数几个玩家的高端存储俱乐部。

2016年,存储互联的概念结出了第一个硕果,宏杉科技面向企业级云计算的CloudSAN。CloudSAN将网络与存储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打破存储的限制,让数据能够在整个存储平台上自由流动。

由此可见,宏杉科技过去七年的成功,不仅仅是建立的技术的创新上,更建立在以业务定义存储需求理念之上,帮助用户去分析应用场景,找到适配点和痛点,真正打破了存储同质化的藩篱,为中国存储公司趟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坚持自主研发的创新之路

根据宏杉科技公布的数据,2016年销售额实现6.1亿人民币,连续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近50%,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取得突破。全国办事机构扩至35个,三级服务支持体系覆盖全国,并在新加坡设立了海外办事机构。

此外,宏杉科技产品2016年总装机已超过6000台,累计在线运行设备总台数超过15000台;超过60%中高端产品,95%应用于数据中心;12%全闪存占比,100%应用于核心业务;双活系统成功部署超过400套,异构双活成功部署55套。

不仅如此,宏杉科技覆盖政府、高校、医疗、电力等众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宏杉科技还中标中关村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双活全闪项目,这是国内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首次采用国产存储、首次采用全闪存+双活方案,在这个项目中,宏杉科技充分考虑到中关村银行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存储管理机制。

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宏杉科技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的积累,最终实现了厚积薄发,产品实力的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提升,使得宏杉科技不断跑赢大市,远远超出外界的预期。

正如李治所说,宏杉科技过去的成功离不开对自主研发的坚持,“我们选择这个行业只能选择长跑,而自主研发是长跑唯一可行的途径。”

在他看来,自主研发是一家存储公司的立身之本,这是因为不做自主研发,就无法解决用户真正的存储需求和痛点,就无法在市场上继续立足和获得长期的发展。

更关键的是,自主研发意味着对用户的承诺和责任。这是因为用户在存储的使用过程,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存储厂商需要不断迭代技术和产品,如果不自研就不可能跟得上用户持续不断的需求的增长。

总结来看,“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双轮驱动的方式,让宏杉科技在激烈的存储市场竞争中构筑了竞争壁垒,它的成功经验,以及之于中国存储市场长远发展的价值,都是值得业界参考和借鉴的。

申耀的科技观察(微信号:shenyao),由非著名科技媒体人申耀创办、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