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明明有些事情的本身是好的(做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到了最后,结果却不尽人意,甚至有时候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明朝崇祯年间有次关于改革也是如此,下面我们一起聊一聊这次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李自成的剧照)

明朝的驿站本来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用的,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各级官方随意使用驿站,造成驿站消耗极大,给明朝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看到这个弊病,特地出了《给驿条例》,要求对使用驿站资源加以严格限制,使得气象一新。然后好景不长,随着张居正的去世,驿站的监督工作又缺失了,驿站的弊病较之以前更为厉害。到了崇祯年间,驿站的财政支出已经压得大明朝喘不过气了。

当时有个官员叫刘懋,认为边境不稳,大明空库空虚,而这个驿站因为缺乏监督,时常被官员私用,经济消耗非常大,于是他便上书奏请朝廷裁撤驿站。他在奏章中说裁掉的驿站可以省出100万两银子,足以弥补军费亏空,保障对后金战争所需。

这话正好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上。当时关外后金崛起,被崇祯视为心腹大患。然而朝廷连年征战,花销巨大,空库空虚。于是,崇祯找出万历钦定的《给驿条例》,按照"俱裁十分之六"的标准进行修订,官员在驿站享受的特权和待遇大幅缩水。

(图为崇祯皇帝的剧照)

不可否认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改革的结果却并不如意。"裁驿"省下来的银子,全都变成了军费,老百姓没有感受到改革红利,负担依旧。反倒是许多驿夫、驿卒甚至驿官因为这次改革而被解雇。

话说陕西米脂人有个叫做李自成,当过兵,退伍后托关系进了银川驿站,当了一个驿卒。本来在国家单位还可以打打临时工,混混日子,一眨眼这辈子也就过去了。现在倒好,临时工也当不了了,只能回家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李自成的剧照)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李自成回家后,却被地方上的一个债主告到了米脂县衙。知县直接把他"械而游于市"。李自成也算是命大之人,最后被亲戚托关系,保释出狱,捡回了一条命。李自成出狱后,一气之下,就把债主给斩杀了。没过几天,他又发现自己老婆和别人通奸,一气之下,又把老婆也宰了。两条人命在身,家乡是再也待不住了,于是,李自成就同侄儿李过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又当了兵。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一起保卫京城。李自成随军出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时,部队起了兵变。兵士们要求发饷,然后参将王国却一直克扣不发。李自成性子急,一时火气,便带头杀了参将王国和县令。

(图为李自成带兵造反的剧照)

李自成本想好好在驿站当个临时工,却无端下岗了。想回家好好过日子,没想到老婆还跟人通奸。想重新当个兵,混口饭吃,结果领导又克扣粮饷。被社会彻底抛弃的李自成想了想,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揭竿而起,或许还有条活路,于是,李自成便造反了。

一年后,李自成投靠了农民军里实力最强的"闯王"高迎祥,得到了重用。又过了6年,高迎祥不幸阵亡,李自成被众人推为新的"闯王"。李自成带着义军不停地与明军作战,席卷整个中原,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晓,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无奈,只能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就此覆灭。

(图为崇祯皇帝吊死的煤山)

我个人认为崇祯皇帝励精图治,想要改革,撤销驿站,节省财政支出,补贴军费,增强国力,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好政策,却没有想到,因此致使李自成下岗,逼他造反,最终也因此将大明王朝送上了不归之路,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谢谢阅读,欢迎订阅收藏与转发,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