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星,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家,关注军事、世界史和近世史,擅长以组织和秩序的视角审视历史。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4月13日,一架在阿富汗东部边界区域盘旋的MC-130“战斗爪”特种任务支援飞机后舱门缓缓打开,随即一枚MOAB炸弹连同托盘,被降落伞拉出了舱门,向着地面缓缓坠下。数十秒后,地面上一朵蘑菇云在烈焰中腾空而起,看起来仿佛核弹爆炸。阿富汗政府在当地的行政长官欣瓦里透露,美军轰炸目标位于偏远山区,周遭无平房,目前也没有传出平民伤亡。他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爆炸,整个地区都被熊熊大火吞没。“当地记者报道称,ISIS的一个大型堡垒被摧毁,至少有100名恐怖分子被投下的这枚炸弹炸死,ISIS的实际伤亡可能更高。

美国空军在推特上表示:这是GBU-43/B大型油气炸弹(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缩写为MOAB)首次用于实战。这枚MOAB炸弹的目标是当地ISIS势力的坑道系统。美军驻阿富汗司令官尼克尔森中将发表声明,声称决定投掷这种炸弹,是因为其正是克制当地坑道等各类障碍的利器,全然不提这枚炸弹的震荡波可能在亚洲大陆另一端引发的回响。

从左到右:MOAB、BLU-82、高脚柜、大满贯的尺寸对比

被美军戏称为“万弹之母”(即MOAB的另一种解释,Motherof All Bombs)的MOAB炸弹从研发伊始,就具备巨大的心理战价值。2002年,当美国空军实验室着手开发这一超级炸弹时,一大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当时仍在台上,不时和美国玩猫捉耗子游戏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炸弹研制进度很快,到了2003年3月,MOAB炸弹就在佛罗里达州的伊格林空军基地进行了实弹投掷试验,爆炸后的烟尘直冲3000米之上,产生了直径为数百米的火球,巨大的蘑菇云在30公里外都能用肉眼看见。一般而言,美军新武器的测试不会上电视,但这次试验却一反常态、大张旗鼓进行了报道,直接目的就是向萨达姆和伊军作力量展示。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毫不隐讳地说:“目的是产生巨大压力,使萨达姆·侯赛因能够合作”。有趣的是,这一型号炸弹虽然是空军定制,却是由陆军的麦克亚列斯特兵工厂制造,造价一枚高达1600万美元,一共造了20枚。不过,萨达姆并没有享受到为他私人定制的这一武器。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武器的威力实在惊人,由于伊拉克战争一开始美军即长驱直入,伊军正规军战无斗志,因此未能有用武之地。

MOAB炸弹的重量达到了10吨(约22600磅),长约9.2米(即大概2层半住宅楼那么高),其中弹头的炸药即重达8.5吨,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1吨TNT炸药。这意味着,当这枚炸弹爆炸时,侥幸未死的附近人员很可能因为巨大的爆炸和闪光,以及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而产生自己被核弹袭击的错觉。

MOAB炸弹不是GBU-57炸弹那种针对地下坚固掩体的钻地弹,也不针对地面装甲车辆等硬目标,而是力图杀伤地面人员和中等强度目标。对各种地面地形,它都胜任愉快,尤其是针对有着复杂洞穴系统或者是深深峡谷的半封闭、封闭空间。这是因为它的原理是释放燃料和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后爆炸,爆炸产生的高温时间比常规炸药高5-8倍,并形成超强冲击波,以远远高于音速的速度,沿着地道各个系统迅速传导到各处,一路杀死人员。更恐怖的是,大爆炸还能迅速消耗爆点附近数百米内的氧气,并用有毒的一氧化碳取而代之,使人员大量窒息死亡。另外,冲击波还能造成人员大脑和内脏受伤。因此,在实战中,对敌方士兵带来的心理威胁,甚至比大炸弹本身的威力还要大。MOAB还能够产生少量电磁脉冲,干扰甚至摧毁附近的电子指挥、通讯系统,达到瘫痪敌人神经的效果。这一武器威力虽然无法与核武器相比(广岛原子弹当量约为1.7万吨),但却没有辐射,因此适用性更强。

“万弹之母”的前身,是70年代在东南亚大放异彩的BLU-82“雏菊剪”(Daisy Cutter)油气炸弹。而运用运输机投掷重型炸弹的思想,则可以追溯到1965年9月,在佛罗里达的伊格林空军基地——这是MOAB诞生的同一个地方,有人提出用C-130运输机运载高能炸药,用于摧毁敌方桥梁。美军驻西贡的第2空军师师长穆尔中将认为这一新武器可以用于摧毁北越的交通枢纽清化大桥,并建议为了避免高昂损失,由运输机在河流上游投掷,让炸弹顺流而下,当传感器感应到金属桥梁时起爆。虽然这一尝试最终没能在实战中取得成功,但却证明了使用运输机投掷重型炸弹的做法是可行的,从而为这类外形和体重均超出现有轰炸机、战斗机平台运载能力的巨型炸弹,铺平了进入武器库的道路。

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了BLU-82炸弹,称这种特殊炸弹可以产生巨大的气浪,用于在丛林中开辟着陆场。这一绰号其实也是美军的幽默——它要砍倒的对象是巨大的热带树木,而非小小的雏菊。这种外形像圆滚滚的油桶、没有尾翼的奇特炸弹除了能迅速开辟着陆场之外,还可以快速“创造“出炮兵基地。为了防止炸弹扎入地下,影响地面破坏效果,炸弹的前端还有一根1.24米长的碰炸引信,确保炸弹在地表爆炸。由于弹体又大又重,因此这一炸弹无法由战斗机或者轰炸机携带,只能使用C-130运输机的各类改型进行投放。由于爆炸威力巨大,机组必须确保在投放炸弹时,飞行高度在1800米以上。1971年,美军和南越军发动了“兰山719”行动,旨在消灭柬埔寨的北越军避难所。行动中,25枚BLU-82飞向了北越军和北越实际控制的老挝巴特寮武装,不仅是用于开辟着陆场地,也是为了摧毁地面的仓库、车辆停泊地和敌人集群。

2008年,美军711特种作战中队的MC-130E在犹他州测试和训练靶场投下了最后一枚BLU-82炸弹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特种作战支援部队投放了11枚这种炸弹,用于摧毁伊军高炮阵地和布雷区。美军发现,幸存下来的伊拉克士兵对这炸弹的效果感到空前恐惧。五角大楼的官员因此建议将这一型号的炸弹用于杀伤人员。反恐战争爆发后,美军在阿富汗才真正充分发挥了这一炸弹的长处。由于BLU-82的爆炸原理与MOAB相近,形成的气态云雾比空气密度大,会向着低洼游动,因此隐蔽在堑壕、掩体和封闭不严的地下工事坑道中的恐怖分子和塔利班战士,简直是遇到了隐形死神。一枚炸弹投下后,方圆500平方米的地面有生力量全部都被杀死,数千米外也能感到震撼。2001年,在托拉博拉战役中,这种炸弹还被投向了据传是本拉登当时藏身的洞穴群。伊拉克战争开始后,伊军士兵又重新感受到这位“老朋友“带来的巨大心理恐惧。不过,此时这一“越战老兵”存货已所剩无多,到了2008年,最后一枚BLU-82也消耗殆尽。因此,美军迅速开发其后继者,那就是本文开头出现的MOAB炸弹,其炸弹威力除了较BLU-82要大40%之外,又加上了GPS卫星制导,精度也大为提高。

在精确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巨型炸弹似乎已经是明日黄花。但是美军始终重视这类朴实强悍的传统武器,从80年代将二战老舰——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重新改装服役,到继续着手开发世界上最大的常规炸弹,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对潜在敌手进行心理威慑。毕竟,新型“战斧”导弹的点穴再精准,但面上的威力杀伤毕竟有限。而巨大的爆炸效果,就像战列舰的巨大三联炮塔一样,总是能唤起人类无尽的想象。

有趣的是,这类实战中投放的常规超级炸弹,一般都是出自英美空军之手——曾经击沉纳粹德国海军“提比里茨号”的“高脚柜”炸弹、到重量和MOAB难分伯仲的“大满贯”炸弹是皇家空军的杰作,而BLU-82、MOAB则是这些炸弹前辈在如今的翻版。或许,这不仅是因为英美空军有着一支其它国家难以媲美的战略空军,也是因为自从人类将战争扩展到天空后,它们在历次战事中最后总是制空权的掌握者,也因此握有了将朱庇特之矛从三维投向二维的能力。特别是由于BLU-82\MOAB这类炸弹只能由运输机投掷,因此在投放时载机处于低空慢速状态,在敌对环境中生存能力不高,如果己方没有掌握制空权,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正是其他国家空军很难照搬美军空中支援体系中行之有效的MC-130炮艇机、A-10攻击机等平台的原因——如果缺乏类似的制空权,那么这些又大又慢的支援飞机,都只能是对方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的活靶子。MOAB武器系统也是同理。俄军号称在2007年就已经测试了威力号称达到MOAB四倍,原理近似的“万弹之父“,但有几分底气保证,运载这种巨型炸弹的改装运输机确能通过敌方空军和防空武器拦截,有效投放到目标头上呢?运用这种武器的综合国力要求,要比造出这种炸弹的技术要求高得多。

这次在阿富汗的MOAB炸弹试验,连同一周前对叙利亚机库的精准打击,都在通过巨大的爆炸声,传递了一个无声信号:在长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从天而降的滚雷,并不排除某一日在又一个崎岖山地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