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之初,对明朝皇室后裔大肆屠杀。据《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一文记载,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先后被捉拿的,且能够在明朝宗室谱上查到名号的,仅仅是郡王以上就有五十多人。而对于这些君王的家属,无论长幼,一律诛杀。由此可见在这短短的5年之中,起码有一万多明朝皇室被诛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这样说,在清入关之后,明朝皇室后裔几乎是被屠杀殆尽,侥幸逃过一劫的也只能是隐姓埋名,以求平安度过一生。从清朝对待明朝皇室的态度上可以得知,满清对于前朝的镇压是多么残酷。

但是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对于明朝皇帝尤其是朱元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先后六次下江南,居然有五次去明孝陵对朱元璋进行祭拜。

更令人不解的是,他还公开发诏:“朕意欲访查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就是说,他想找一个老朱家的后代,给他官做,然后让他帮忙世世代代的守着朱元璋的墓。

可是经过清朝初年的大肆屠杀,这个时候到哪去找真正的明太祖后裔?这不是扯淡的吗?一直到康熙死了都没找到这么一个人,但是到了雍正的时候,朝廷倒是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人是当时的直隶正定府知府朱之链,他自称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的后裔。对于这个明朝皇室身份的真假,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事实是康熙确实因为这么一件事给自己留下了“隆礼前代,恩泽有加”的好名声。

那么康熙为什么不继承他前任的几个皇帝的策略,将镇压进行到底呢?

一方面是出于统治的需要,清朝作为外族政权入主中原,一直以来满汉之争都是最让清朝历代皇帝头疼的事。康熙当政之时,已经对儒家文化有着很深的认同感。他意识到,一个国家的治理离不开仕儒阶层,而这些人又都是汉人。为了拉拢这些读书人,康熙不得不想办法来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

而作为汉族历史符号的朱元璋此时就成了康熙最佳选择。他对朱元璋表现出来的尊敬实际上就是对整个汉族文化表现出来的一种认同和归属。事实证明,康熙的这一招效果确实不错。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康熙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有为的明君。他祭祀朱元璋,实际上就是将朱元璋从前朝皇帝的对立方面,转变为不同时代的胸怀大志的君主。康熙把自己放在了和朱元璋一样的高度,为的无非还是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