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在影院放映的上百部影片里,我们看惯了打打杀杀和情情爱爱,我们也看惯了天马行空的剧情和高科技拍摄手法,我们享受在电影中探索人性与找寻自我的过程,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却很少能透过电影本身洞察严肃的社会问题,或关注到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2010年温情细腻的《海洋天堂》让我们关注到孤独症患者人群,2014年讲述拐卖儿童问题的《亲爱的》赚足了国民眼泪,而最近入围第七届北京电影节“华语力量”展映单元的《喜禾》成功将剧角君的注意力引到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之前已经接到了16个国际电影节的邀请。不得不说,这次在北京电影节上的亮相是一个独特的亮点。

什么是自闭症?不夸张的说,可能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以为自闭症就是自我封闭、性格冷漠、不爱说话,而已。

自闭症是后天形成的吗?不是,它只能通过遗传获得。

自闭症是精神疾病吗?不是,它只是一种行为障碍,患者会缺乏社交与互动能力,同时做出刻板重复的行为。

自闭症能被治愈吗?不能,它会持续伴随一生,只有可能症状会有所变化或减轻。

自闭症患者是不是会有特殊天赋?不一定,只是概率比常人高,比如我们熟知的自闭症天才有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安徒生等。

曾有人这样描述自闭症孩子:

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样,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和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这一次,导演张唯把这些星星的孩子拍进了他的新片《喜禾》中,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把电影镜头聚焦到社会边缘人群。

2014年张唯拍摄的《打工老板》就将镜头对准了“血汗工人”和“黑心老板”,讲述了一名打工仔翻身做老板后,为了维护自己的事业与生活,与企业工人一同面对的种种风险与考验。

男主姚安濂也凭借此片获得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该片豆瓣评分7.9,有影迷评论说:“这部片子写实得让人心碎。

2010年全球金融风暴后,中国制造业正处在艰难转型期。电影从人性的角度,把一个小企业老板既怀揣着事业理想和民族荣誉感,又因工厂收益惨淡而不得不压榨工人劳动力的矛盾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导演张唯能始终如一地在作品中灌注他强烈的社会意识,实在是令人敬佩。

《喜禾》是他的第四部长篇电影,据说为了这个项目,他筹备了八年之久

起初反反复复修改剧本,但一直都不满意,直到2012年9月,他看到深圳19位家长联名写信要求校方清退一名自闭症学生离开校园的新闻。

这则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让导演张唯在深受触动之余,也获得了创作灵感。他决定把这个真实故事还原到自己的新作品中。

电影讲述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9岁儿童喜禾在母亲田琳的坚持下到普通学校上学却遭遇种种阻挠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描绘了很多喜禾在学校里会做出的“另类”行为,比如上课突然大叫、掀桌子,比如美术课上突然闯入其他班级教室,比如直接站在教室外小便,等等。

虽然学校最初也是出于同情和尊重而同意喜禾在校就读,但是每当喜禾做出上述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控制不了喜禾,也不知道怎么引导他,结果就导致,他的行为势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干扰和伤害。

喜禾被学校要求退学的导火索就是他恶意咬伤了同学丁丁的手。

丁丁妈妈因为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接受田琳的道歉,反倒愤怒的质问校长:

为什么要让精神不正常的孩子到学校来上课?

在丁丁妈妈的“带头”下,其他家长也一起加入了“抵制喜禾来校上课”的行列。

迫于家长们的施压,校长不得已做出了劝退喜禾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退学在家的喜禾却一心念着学校,他甚至一声不吭地冲出家门自己坐地铁去学校,这个行为差点吓坏了田琳,但也让她意识到喜禾是真的很喜欢上学。

田琳跟喜禾爸爸说,即便是辞职陪读,也一定要让喜禾在普通学校上学。

于是她拎着礼品,让喜禾举着请愿牌,挨家挨户上门找学生家长说情,希望他们在“同意喜禾继续上学的请愿书”上签字。

可是,却换来了无数冷眼相待。

求路无门之时,田琳只好再次向校长求情,几番说情之后,校长终于同意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让喜禾继续上学。

可这时候,学生家长们又十分不友好的出现了,仿佛在他们眼里,喜禾母子就像随时会危害他们孩子的定时炸弹。

丁丁妈妈近乎哀求地说:

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学校,你就换一个学校吧,我求求你了!

田琳面对家长们的集体反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你们就这么容不下一个自闭症孩子吗,他只需要一张课桌而已!

被逼无奈之下,田琳决定开始每日在地铁里给喜禾上课,可能在喜禾的认知里,坐地铁就象征着“去学校”,由此就能满足他想上学的愿望。

然而此行此举被网友拍下放到网络上后,迅速引来了全民关注,甚至还被媒体争相报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自闭症儿童喜禾被退学的事件,也终于有人肯站出来替他们声张正义,争取合理权益。

影片中,有人义正言辞地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取决于弱势群体的权益是否得到尊重和保障。

最终在社会各方人士的声援下,喜禾母子得到了上学帮助。

有人问导演张唯为什么要创作《喜禾》,他说:

真实性、合理性和戏剧性是这个电影故事触动我的三个亮点。

所谓真实性,是电影几乎把2012年的那则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对话全都还原了,比如田琳和校长、家长们的对话。

电影名字也来源于另一个真实的自闭症儿童,他的爸爸曾经给他出了本书叫《爸爸爱喜禾》,使得这个孩子一下子“声名鹊起”,知名度颇高。

所谓戏剧性,是导演除了安排喜禾母子这条主线,还讲述了另一位自闭症儿童和他的奶奶,可是年迈的奶奶最终无法抵抗来自社会的压力,选择了和孩子一起自杀。他们的故事注定是个社会悲剧。

此外,电影还讲述了田琳坚决不答应她丈夫关于再生一个孩子,以后也好照顾喜禾的建议,而这背后却隐藏着田琳与自己母亲和哥哥的“种种恩怨”。

导演张唯在他看似平实的叙事风格下,以母爱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引发出令人深思的巨大社会问题。

剧角君认为,这部影片传递的社会意义要远大于电影本身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影片,并不是想站在世界中心呼吁爱,也不是刻意抒发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是当你见识过电影中的母亲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以及学校、家长对他们的刻薄与不包容后,倘若以后遇到自闭症人群时,你或许就能多一份善意的理解。

正如影片末尾,田琳说:

我希望这个社会的正常人能接受我的喜禾,有一天看到他时,大家不要侧目而视,只要给他一个友善的微笑,就够了。

剧角君还了解到,影片计划于今年中旬上映,今天下午会在蓝色港湾进行北京电影节展映,幸运买到票的你就好好欣赏吧。

文章转载授权请到后台留言

「 关注剧角 」

搜索 剧角映画 或 magilm_forever

关于电影,你总想知道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