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小小的方向灯居然连换三次,刚用上没几天就又出毛病,是4S店太想见到我了吗?”市民邵女士的投诉打趣中又满是怨恨。她的车子刚买不到一年,尾部的方向灯就坏了,后来在该品牌车的4S店连换三次,而每次小灯居然都撑不过一个月,“这分明给我换的残次品!”

从市工商局12315了解到,从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内,交通工具类投诉几乎翻了两番。对着投诉汇总数据,12315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交通工具类投诉不到400件,而到了2016年已经“独占鳌头”,居消费投诉类型“榜首”,全年达到1272件,同比增长16.06%,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18.06%。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投诉高达1072件,占到交通工具投诉总量的八成以上。

购车纠纷多

新车消费市场纠纷“一箩筐”

“汽车履行三包义务类投诉是热门话题。”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汽车三包规定不够细化,再加上缺乏操作性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与经营者间许多问题难以调解。比如汽车零部件故障,销售者没有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或者是汽车在三包期内出现需要退换的问题,但是销售者没有履行责任更换等方面的投诉时有发生。

对于汽车商家的合同类投诉则是这几年“萌芽”的。在签订购车合同时,消费者往往会支付定金,而此类定金如果已经签订协议,消费者要求退还时无法律支持,纠纷由此产生。“汽车经销商经常会使用一些自制的格式合同,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将大量内容印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上,对一些重要条款未加黑加粗或明显标示,难以引起消费者注意。”工作人员介绍,即使引起注意,商家也会以公司统一印制或者其他理由不作更改,这样操作可以说是“后患无穷”。另外,在车辆交付环节中,合同纠纷也有潜伏,商家在交接的时候,车辆合格证等随车手续往往无法同时交付给消费者,而其实,这应当视为商家对于车辆销售合同的交付未履行完毕。

同时,销售压力刺激商家做了一系列“夸张”的营销手段,消费者针对商家销售行为的投诉也呈现高发态势。据总结,商家一般有“三板斧”,对一些热门车型,商家要求消费者加价提车,并捆绑消费一些本不需要的汽车装潢材料的搭售行为; 经销商与财产保险公司存在利益输送,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无法自主选择车辆的保险公司,只能在商家提供的一家或者几家保险公司之中选择,并且需要通过4S店购买; 商家进行车价计算时,经常会额外增加一些各种名目的费用,如出库费、检测费、服务费、上牌费、贷款评估费、代办费等等。

此外,针对质量的投诉虽说是“老掉牙”了,但“旧瓶装新酒”的投诉继续发生。除了新车购买之后产生的各种车辆零部件使用上的问题以外,现在还出现了车辆不确定是否属于质量问题的情况。因为缺少第三方专门检验检测机构的认定,纠纷中经常容易出现消费者认为属于质量问题,但是商家认为属于正常现象的投诉案例。

部门放大招

三大举措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针对汽车消费投诉数量日益增加、情况复杂多变的现状,市工商局已经联合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在车辆销售商中推广使用国家工商总局印发的《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和新版《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从合同订立之初就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一旦发生纠纷,依照合同约定及时化解矛盾。

另外,无锡在东方汽车城等地点设立了“消费维权服务站”,畅通了消费维权通道,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维权。

目前市工商局专业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明确了协会自律、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等各方力量协同共治的创建模式。16家行业代表签订了《放心消费行规民约》,承诺自愿遵守行规民约内容,并在经营场所及经营活动中使用放心消费诚信承诺联盟标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已经有107家企业签订了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放心消费诚信承诺行规民约书。

观察团支招

把握法规维护自身消费权益

本报3·15超级观察团观察员、无锡市消委会工作人员张育玮:

怎样签合同能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

商品(包括赠品)其详情价格构成要在合同上清楚体现,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对于折扣、赠送,及其他优惠或承诺,应当在合同写明,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口头承诺,防止商家变更。签订合同之前要看清楚所有条款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异议后再签字付款,自己把好第一道关。

遇到上牌、保险等强制性消费怎么办?

如果遇到此类问题,或者是商家提出其他不合理的要求,消费者应当拒绝并及时投诉,避免接受经营者条件以后,再进行投诉或者举报。商家往往会在合同上加上自愿等字眼,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难举证经营者是强制自己接受条件的,因而消费者的损失也就一般难以挽回。

本报3·15超级观察团观察员、无锡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吕金钢:

后市场纠纷怎么防止?

在汽车销售后市场,例如维修、配件质量等方面的投诉呈现上升态势,对于汽车精品,例如贴膜、导航等商品的消费也应当有合同约定,且此类商品的合同应与整车合同分开签订。即便是赠品,也应当有合同保障,且合同上对赠品的价格、数量、规格、品名品牌、售后质保周期等内容都应当有详尽的标注,容不得“沙子”。

购买二手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手车的投诉增势比较凶,因为目前锡城二手车商家多为外地个体商户,注册资本也比较低,打一枪换个地方,坑蒙拐骗的事情容易发生。

购买二手车前应当要求前车主提供车辆在4s店的维修记录和保险情况,作为买车的重要依据。很多消费者反映二手车在4S店维修保养时,发现了里程数被“做过手脚”,所以消费者不妨把功课做在买车之前。

同时,商家陈述的车辆信息和其他承诺都要落实到合同上。二手车不同于新车,在法律上对于质量和售后都缺乏保障,进行维权的依据更多的是商家对消费者的承诺。因此,如果商家的店堂内有公示的承诺,消费者要注意留证。

另外,消费者应当要求与对方公司签订合同。买卖双方以个人名义签订合同,属于个人之间的交易,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影响买方行使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晚报记者 小麦)

原标题:

家家买汽车 投诉五年翻了两番

本报3·15超级观察团给汽车消费“支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