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网文化频道】故宫博物院备受世界瞩目,但走进故宫的西华门内,除了能看到红墙绿瓦,竟然还有训练运动器具、机动车停车场等。为了改变着一现状,故宫在今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位于故宫博物院以南的最后一批彩钢房于5日开始拆除,计划7月底拆除院内所有彩钢房。院长单霁翔说,这标志着故宫里有临时建筑的历史结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将是完整的古建原貌。

故宫博物院是目前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也是目前世界上观众来访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自2012年着手对院内彩钢房屋等临时建筑进行整改和拆除。截止到2017年3月底,共拆除了彩钢房55处,面积为3040.72平方米。此次进行拆除的最后一批彩钢房共4处,南热力区域3处,693平方米;实录库区域1处,180平方米。

彩钢房的拆除以开放参观区的彩钢房为主要、先行拆除对象,再根据用途对办公区等彩钢房屋进行拆除,有序、逐步恢复古建院落原貌。位于乾清门的彩钢房也于去年拆除。单霁翔透露,今天拆除彩钢房的区域,两年内将建设成故宫安全系统指挥中心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指挥中心,“将来观众还可以预约参观”。

单霁翔表示,最后拆除的这批彩钢房不仅离武英殿很近,也在开放的西路参观路线上,对古建安全和游客观感都有影响。“最后一批彩钢房的拆除,标志故宫里有临时建筑的历史结束,也让‘平安故宫’工程落到了实处。”

事实上,彩钢房等临时建筑的拆除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位于乾清门的彩钢房拆除曾一拖再拖,位于此处的彩钢房等临建在外貌风格上与古建融为一体,长期售卖各种小商品以及古装照相等业务,因为这里游客流量很大,生意极红火,所以拆除事宜被一拖再拖。“乾清门是清朝‘御门听政’的地方,皇帝每天在这里上早朝,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历史原状之一,难道我们要给观众看卖东西?”单霁翔曾这样说。

彩钢房拆除是故宫院容环境提升工程的重要实施项目。故宫博物院以开放参观区的彩钢房为主要、先行拆除的对象,再对办公区等彩钢房屋进行拆除,同时落实基础设施管线整治、墙面粉刷修复、绿植花木种植等拆除后相关工作,有序、逐步恢复古建筑院落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内停放800余辆私家车应全部撤出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故宫宫墙以内仍有部分与故宫博物院没有关系的单位,至今尚未迁出,既影响故宫文化遗产安全,也影响故宫博物院进一步扩大开放。同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故宫西华门的南北两侧建造了五栋楼房,合称“屏风楼”,这些楼房建设时拆除了西华门两侧城墙的马道,使该段城墙的传统交通系统缺失,对紫禁城城池防御系统完整性造成损害,也严重影响了故宫整体空间景观。

单霁翔认为,亟须在确保文化遗产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尽快解决故宫博物院办公管理用房的院内调整和院外扩建需求。而与故宫文化遗产关联密切程度一般的部门,包括从事行政管理、经营和研究部门的管理用房,应逐步迁出故宫宫墙,规划安置于宫墙以外的区域。与故宫文化遗产关联密切程度较低的部门,包括与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无关的其他部门以及外单位管理用房应及时迁出故宫,另行选址安置。

目前故宫博物院各类管理用房散布在文物建筑中,不仅布局分散、功能交叉,而且存在现代化办公要求与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故宫博物院目前有37个部门、1450名员工,管理和研究人员总数居世界博物馆前列。随着故宫博物院员工不断增加,办公管理用房占用文物建筑的比例较高,一方面使用需求与文物保护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占用文物建筑与扩大开放的目标矛盾突出。这两个矛盾致使故宫整体保护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的要求难以实现。

单霁翔呼吁,在未来几年内,博物院内的1500名员工,凡是不用接触故宫文物的,都应撤出故宫院内,其中就包括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他自己。

“故宫现有1500名员工,其中750人要跟文物、古建筑、观众打交道,他们可能离不开故宫,但其他的行政部门、员工,包括院长、副院长,都应当撤出紫禁城的城墙之外。”单霁翔同时表示,故宫里不能当停车场,830辆员工的私家车,应该全部搬出去。“故宫里还有一些外单位,包括有的单位的车队,30多辆卡车、大轿车在里面,其实对古建筑群都是不安全的隐患。这些问题我都在政协提案中呼吁解决。”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上午表示,故宫宫墙以内仍有部分与故宫博物院没有关系的单位,既影响文物的安全,也不利于故宫扩大开放。因此,建议利用北京市搬迁腾退出来的办公用房安置这些单位,同时调整故宫开放区与内部管理区的分布范围,力争将故宫对外开放面积扩大到85%以上。

故宫保护措施亟待上升至法律层面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代文物数量最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观众来访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据统计,故宫博物院2016年接待观众人数已突破1600万人次,其中300多万是来自海外的观众。

单霁翔说:“除了在文物保护、古建筑维修、观众安全等方面的压力之外,由于故宫地处首都核心地带,故宫博物院开放带来周边交通、人流疏导、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协调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有必要通过专项立法进行合理的调控。”

“目前,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古建筑维修、观众安全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自称为“故宫守门人”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呼吁,要切实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故宫博物院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制定《故宫保护条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推进“平安故宫”工程,在安全系统管理、开放区域环境提升、博物馆宣传教育、改善观众参观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同时,计划故宫红墙以内除保留必要的安全保卫和有关业务部门之外,逐步外迁其他职能部门。

“但是,上述工作目前尚处于政策或措施层面,亟待上升为法律法规。”单霁翔认为,法规的持久性和权威性,对于故宫博物院开展古建筑修缮、文物保护及观众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的支持力度,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切实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故宫博物院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在国家层面制定《故宫保护条例》。

他告诉记者:“制定《故宫保护条例》,将是国家对涉及与故宫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整理和总结,也是修改相关政策文件内容已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契机,对故宫文化遗产的现实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的北京故宫,是收藏中国古代文物数量最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观众来访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据统计,故宫博物院去年接待观众人数已突破1600万人次。

单霁翔表示,他在今年的提案中再一次提到,为了保障故宫文化遗产安全,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加强故宫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他希望在四年后,在故宫“600岁生日”之时,能把一个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