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相对而言,孙权的胜利则是双方综合实力较量的一个必然结果。

首先,孙权的大胆用人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番评价算得上深知孙权特点。孙权本身的军事才能虽然一般,但他识人用人的能力却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壁之战委任周瑜,力抗曹操,荆州之战任命吕蒙,擒杀关羽,如今面对刘备的大兵压境,孙权启用了年轻的陆逊。孙权用陆逊,不但击败了刘备,保住了新得的荆州,而且日后在陆逊的主持下,东吴上游得以安定数十年。这不能不说是孙权用人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孙权忍辱负重投降曹丕是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刘备大兵压境,孙权求和不成,遂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曹丕,避免了东吴两线受敌的局面出现,使得孙权能够放心大胆的将东吴精锐悉数调往猇亭前线对付刘备,保证在战争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东吴前线的最高统帅陆逊体现出了卓越的统帅指挥才能。他采用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战术,在战争前期阻止部将出战,不救孙桓,被很多人认为是懦弱怯阵。而当时的时机情况是:蜀军势大,且十分精锐,刘备带的这批人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部下,而且蜀军拥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部队,这是吴军无法抗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权在给曹丕的顺表上称:“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两三千匹战马在这个级别的战役中本不算什么,但孙权将其单列出来,就是因为吴军极度缺少战马,南方不产战马,在东吴军队中,除了高级将领和部分精锐部队有资格乘马,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步兵,吴军在对付骑兵上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刘备军的三千骑兵就足以令孙权高度重视。陆逊在前期避免与蜀军正面交锋,将山地留给蜀军,又闭门不战,他是在等待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逊将决战地点选择在夷陵,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就如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将决战地点选择在官渡一样,陆逊对于夷陵地形的了解以及他正确的战术,直接决定了战役的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联营七百里,漏洞频出,陆逊确定了“火攻”计划,他不争一地的得失,把长达百余公里的山区丢给蜀军,使刘备大军不得展开。闭门不战,让敌人认为自己惧怕,麻痹敌人,为突然出击做好准备。利用六月酷暑,突然全线出击,火烧连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子兵法?军行篇》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 九天之上。” 就是说:打不赢的时候守,能打赢的时候就打,兵少防守,兵多进攻,善于防守的人把自己埋藏在“九地之下”,善于进攻的人一旦进攻就是“雷霆霹雳”,令敌人防不胜防。陆逊在防守上布置得当,将潘璋,孙桓安排在两翼,自己的主力据守猇亭,使刘备无法北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最后的决战中,陆逊果断投入全部兵力,全线出击,分割包抄,他充分利用吴军水师的强项,以“水军陆战”的形势沿途追击,迂回到刘备背后,将刘备的几支人马分割开。这种战术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歼灭蜀军,使蜀军前军尽没,北军溃败,中军险些被全歼,刘备本人也险些做了俘虏。陆逊也因此成为东吴的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