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史 | 为孤单的历史平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名关注

?百万人关注的最具深度订阅号;新榜每日原创全国前十。?真相、内幕、辩证!关注有获,订阅增益。

文 | 戚荣宝

汉武帝刘彻是毛主席生平最钦佩的五大帝王之一,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他在位长达54年,期间发展生产,使汉朝国力持续增长。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盐铁专营,统一货币,大大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文化上,建明堂,修礼乐、服饰,奠定后世文教等基础;

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

所以,《汉书》评价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是他的攘夷拓土、国威远扬,北破匈奴,南吞百越,西征大宛,东并朝鲜,建不世之功,捍民族尊严,为中华民族极大地拓展了生存空间。其中,最艰险的就是与匈奴的长期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立国之初,《汉书·食货志》里记载“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天子尚且不能凑齐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具醇驷),可想而知汉初的军力尤其是骑兵有多孱弱,不得不低三下四与匈奴搞好关系。

当时匈奴凭借骑兵优势,成为了汉朝最凶悍、最危险的敌人。

汉武帝继位后,立志洗刷耻辱。亲政伊始,便着手进行对于匈奴的战争准备。他重用卫青、霍去病,几次发起对匈奴的进攻。

通过十多年征战,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给匈奴以致命打击,漠北之战饮马瀚海,使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匈奴人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伟大胜利,确保了汉朝数十年边境和平,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此确立了对于匈奴的绝对优势,匈奴开始走向衰落。终西汉一世,匈奴再也无力与汉争锋。

最终在汉武帝手上,汉朝疆域达到顶点,也基本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中国的传统疆域!

然而,这样一位功业彪炳千秋的皇帝,却总有一些无耻的史官文人对其大加鞭挞,说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残暴不仁,薄情寡性,把他列为暴君,甚至往他身上泼了很多脏水。

照这些人的看法,汉武帝根本没必要出击匈奴,只需要像宋朝一样称臣纳贡、割地赔款就能换来和平,大动干戈只会劳民伤财。这真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典型的鼠目寸光!

在我看来,看待历史要有宏观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分清历史的主流,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任何历史人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要看的是他对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到了一种怎样的作用,不要像那些酸腐文人一样小家子气,终究只能蝉鸣鼓噪,徒逞口舌之快!

首先明确一点,不管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御,战争对于保卫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没有平民保护观念的古代。就算是现代社会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于国防事业也都是高度重视的。

而在古代,一旦外敌入侵中原腹地,烧杀掳掠,会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口死亡,这是比任何兵役和赋税都要可怕的灾难。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屡次遭受来自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和东北渔猎民族的入侵,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就集中表现出了这点,一个从小在中原武林汉人中成长起来的武林领袖,仅仅因为他契丹人血统的公开,就闹得众叛亲离,可想而知当时的民族矛盾尖锐到了何种地步。

所以,战争带来的负担不能片面理解为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特别是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

再比如杜甫的《石壕吏》,描写了安史之乱后政府强制征兵给一对贫苦老年夫妇造成的悲惨状态。但当时国家陷于战乱,首都沦陷,人口死亡数以百万计,人间悲剧数不胜数。如果政府不能狠心征兵来稳定局面,就会造成更多的悲剧。这是一种在当时条件下无法调和的矛盾——不可能既让群众都安居乐业,又成功镇压藩镇叛乱、抵抗外族入侵。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指责《石壕吏》中的政府官员残暴无情、中央政府专制独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存竞争异常残酷,蒙古大军横扫欧亚,所过之处基本都要屠城。五胡乱华、金兵南侵、蒙古灭宋、满清入关,每一次都是汉民族的屠杀史和血泪史,造成的死亡人数动辄以千万计。

《石壕吏》中的家庭虽然悲惨,但好歹还能留下老翁和儿媳妇养育孙子。“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也就是说三个儿子中间还有两个活着。安史之乱平定后,最好的状态甚至可能是老妇、两个儿子都活着回来,一家团聚,那么这个悲剧就结束了。

所以在古代社会,一个国家民族面临外敌入侵之时,要保持内部和平发展,不能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制造出许多生离死别。如果人人都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也不肯承担这份牺牲,那最后灭亡时只会更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记录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很有人文关怀,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战争的积极意义。

对于当时的汉朝人来说,从建国开始,匈奴就一直对汉朝虎视眈眈,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汉人的头顶。当时的匈奴,实力非常强大,骑兵三四十万,经常袭扰汉境,甚至深入内陆。

华夏民族为了抵御外侮,不得不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很悲惨,但是五胡乱华时期被白种匈奴羯族当成军粮的“两脚羊”汉人更悲惨。

汉高祖刘邦被匈奴人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吕后被匈奴单于写信调戏,文景二帝也一直和人家客客气气地送公主和亲,送上无数财物才能换来短暂的苟安而不是长久的和平。

当一个民族的安全需要靠女人的胸脯和眼泪去维系的时候,这样的民族是可悲的,迟早会被淘汰!这都是国力不足时的权宜之计,岂能长久!

匈奴的威胁早晚要消灭,就像毛主席说的,“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你不打匈奴,匈奴始终会在那里,还会跑来打你。而且越晚开打,匈奴势力越强。就像身体上的一个痈疽,如果不及时治疗,等它扩散了就治愈不了了,必得猛药去疴,刮骨疗毒。

如果统治者不励精图治,而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么终将会落得“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下场,人民也会跟着遭殃,靖康耻和崖山难就是铁证!晚清时期中国的GDP也是世界第一,但在列强眼里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其次,军队不可能独立于官僚体系保持清明或者腐败,所以军队战斗力和政治腐败程度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对外战争能够不断胜利,一般来说,内政应该是比较清明的。

汉武帝时代,对外战争次数很多,胜率极高,说明国内的官僚体系必然是比较清廉高效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就差不到哪里去。而像国民政府,军事上的惨败就是政治上腐败无能的一个直接体现,这一点与中共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汉书》里记载,“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时期,已经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情况,这就是王朝之癌——土地兼并的再现。几十年经济繁荣的好处并没有落到最广大的底层老百姓身上,而是集中到了金字塔顶的极少数地主豪强和一小撮官僚集团手里。

汉武帝也意识到了帝国制度的这个重大缺陷并努力修补,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到国内事务上来,与民生息,同时铁腕整治豪强。

武帝的铁腕引起了利益阶层的激烈反抗。他们对皇帝没有办法,就攻击政策的执行者。那些被汉武帝派往各地捕杀豪强的官员被称为“酷吏”,纷纷被各种贪污举报或政治诬告下狱。

实际上,酷吏们迫害的并非普通底层百姓,而是土豪黑社会分子。这里面冤案肯定很多,“酷吏”收黑钱搞栽赃整人的事情也不少,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汉武帝一方面任用“酷吏”,一方面“酷吏”们只要被证据确凿的举报犯有贪污或者滥杀的罪行,也坚决惩处。这是当时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

武帝的这些措施对于抑制豪强和保障民生都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开创了汉武盛世,影响深远!

汉武帝让汉族成为了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名称,更让“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一句誓言!所以说汉武帝出击匈奴不仅是汉朝真正的立国之战,更是生存之战,确立了东方霸主地位!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汉武帝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好战士。

周小平微信内容团队

作者 | 戚荣宝 原创

★:欢迎读者投稿,选用有稿酬。信箱:zg5201949 @qq.com | 文章欢迎转载,但须标明:来自公众号周小平同志(zg5201949),侵权必究。|

点击下方
了解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往期经典 ②:支持小平 ③:了解小平

◆ 每日掌灯急书 玉宇不澄不休 ◆

? 请帮扩散 请多支持 ?

千秋功罪任评说,史海勾沉自往来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