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间广泛流传一个说法,便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很多人夸诚意伯刘基刘伯温,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参与朱元璋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和北定中原的一系列战事,深得朱洪武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刘伯温晚景凄凉,因为当年整顿吏治,而得罪权贵,被右丞相胡惟庸痛恨和受到皇帝的猜忌。洪武六年,胡惟庸指使别人诬告已经隐居青田老家的刘伯温,曾经谋夺有“王气”的土地,打算用作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吓得刘伯温赶紧从老家赶到南京请罪,最后还是被朱元璋剥夺了封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刘伯温偶然风寒。朱元璋知道后,为了表示关心,特命胡惟庸派御医前去探查治疗病情。结果吃了御医开下的药剂,刘伯温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沉重。期间刘伯温进京将御医开药自己服下后,病情加重的事情和胡惟庸部分劣迹委婉的透露给朱元璋。但不想朱元璋对此轻描淡写,置若罔闻,还加封胡惟庸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忧愤的刘伯温只能回乡,到家后,拒绝医治服药,不久便去世,得年6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这位谋士便是识时务的俊杰了,他叫朱升。生于安徽休宁半教半农之家,因为朱升出生的时刻,在旭日东升的晨曦之时。为了讨个吉祥,他的父亲将其取名为朱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升十九岁时考中秀才;二十四岁时,便编写了《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根据星象变化和占卜方术,编成《星卦提纲》之书。三十五岁时,将自己多年看风水的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三十九岁时,将战国时代各国刑书,写成《刑统赋解》一书。曾被举荐为池州学正,但朱升避弃官隐石门,被称为枫林先生。由此可见朱升跟刘伯温一样,也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还明八卦,懂阴阳的全能型文人,在1357年,朱元璋围困徽州的时候,朱升为了救民于水火,自己担任说客,说服守将福童开城门归降朱元璋。

1358年朱元璋围攻婺源,但久攻不下。管军总管邓愈向朱元璋推荐个“有影响,才能相当于诸葛亮”的一位人物。这个人便是已经59岁的朱升。朱元璋亲往石门,拜见枫林先生。朱升看到朱元璋颇有诚意,便交给朱元璋三个计策,这三个计策便是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主席曾经称赞朱升“他为明太祖成就帝业立了头功,”而那九个字则是“九字国策定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便是采纳朱升的建议,囤积人才,壮大兵马,稳扎稳打,从元末各类军事势力中脱颖而出。最终击败张士诚,直到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才敢称吴王。为以后北伐中原,定鼎江山,消灭元朝,建立大明奠定的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朱元璋在1368年正月初四,登基坐殿,称帝改元。朱升功不可没。而且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特晋升为翰林院学士兼任东阁学士,编修国史,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朱元璋功成之后,大封功臣公侯爵位,深受皇帝器重的朱升,却认清了形式,拒绝封爵。并且在第二年,以自己年纪老迈为由,辞去一切官职,告老还乡,隐居山林,得年七十一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升似乎预先猜到皇帝会清理功臣,所以辞官后。朱升没有回到家乡休宁定居,也没有去他以前归隐的石门定居,而是和老妻远赴盐城南龙港定居,并在其终老。次子朱同在朝为官,朱升当时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特向朱元璋跪地哭求免死铁券,送给朱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朱元璋分发的免死铁券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效。后来,朱同在担任礼部侍郎不到一个月,便被别人诬告,免死铁券救不了功勋彪炳的功臣名将,更保不住一个小小的礼部侍郎。朱元璋看在他老父亲朱升的功劳的面子上,将朱同赐死狱中,以彰显皇恩浩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