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大明王朝的灭亡,按照以前的老说法,那是腐朽的王朝已经走向了没落,新兴的满洲政权充当了它的掘墓人,明亡清兴,新陈代谢、王朝更替,中华民族完成了一次华丽蜕变,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新的光芒和色彩。

近年来,随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挖,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大明王朝并没显示得多么腐朽,只是西北地区遭受到了前所没有的旱、蝗大灾,东南一带的生产力异常蓬勃,手工业、海上贸易的发展如火如荼。而在政治体制上,明朝皇帝的权力已有所弱化,权力结构出现了皇帝与言官、内阁分权制衡的合理分工,政治清明、言论自由,海瑞之流可以指着皇帝的鼻子破口大骂,万历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机器也运转如常,种种迹象表明,大明王朝的政治制度已经很接近伏尔泰所说的“开明君主制”了,如果没有谁来打搅,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政体走向民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可是,大明王朝在天灾(旱、蝗大灾)、人祸(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以及满清势力的合力作用下,全盘崩溃,泱泱大中华,陷入了灾难深重的乱局。

持以上所提老观念、老传统,对明亡清兴过程欢呼喝彩的人,对于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的悲惨结局,要么是拍手称快,要么是嘲讽不断、白眼有加;即使是同情明朝灭亡、惋惜明朝灭亡的人,也觉得崇祯的下场是自找的,活该。

反正,在大家的印象里,崇祯都不是什么好人。

他无才、无德、性急、残暴、刻薄寡恩……

一句话,除了没有桀纣荒淫无度,崇祯基本占尽了亡国之君所应该具备的特点。

真是这样的吗?

鉴于篇幅原因,这篇小短文没法详加分析,那就专门针对人们对崇祯诟病非议最多的残暴、刻薄寡恩之说来说上几句。

说崇祯残暴、刻薄寡恩,源头主要来于袁崇焕被杀。

实际上,袁崇焕被杀,才真正是自找的。

袁崇焕一案的审理时间足足用了八个月,辅臣并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记注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总协、锦衣卫堂上等官经过反复审核,给袁崇焕予定罪有九:

付托不效、专恃欺隐、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注意,该九条罪名与清朝御用文人编撰《明史》里皇太极的智用“反间计”没有半毛钱关系(实施“反间计”事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胡编乱造),这九条罪名条条坐实,无可辩驳。

袁崇焕最终被判处的结果为:磔示。

“磔示”之刑是太过了,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但袁崇焕被处死刑,一点都不冤。

毕竟,以正统史书的面目现世的《明史》给人们的影响太巨大了。在《明史》里,袁崇焕是一个悲剧英雄。

悲剧英雄必定会让人流泪、痛心和扼腕长叹,从而对崇祯发出了愤怒的控诉,怒斥崇祯是个喜怒无常、凶狠残暴的嗜血独夫。

实际上,按照明朝的政治制度,要判处一个人死刑,并不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是要经过很多道法律程序的。而一个普通的百姓犯了法,尚且如此,那么,要处决一个朝廷大员,还能马虎,还能儿戏?

老实说,袁崇焕私斩毛文龙,实在是太过马虎、太过儿戏和太过草菅人命了。顺便提一句,东江毛文龙算得上是关外的一根定海神针,有毛文龙在,皇太极父子如芒在背,不敢轻离老巢半步;而毛文龙一死,东江便不再属于大明,而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激荡风云的“已己之变”迅速到来,袁崇焕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说,把处死袁崇焕的责任完全推到崇祯身上,并不合适。

说崇祯滥杀大臣,那么,除袁崇焕被处死之外的大臣都有谁呢?他们又是怎么被崇祯杀死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史料查究一下,时间就从崇祯初年开始。

崇祯初年,巡抚都御史毕自肃自杀。自杀原因是宁远前线欠饷,士兵哗变。毕自肃和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等人被捆绑囚禁于谯楼。值得说明的是,时任户部尚书的毕自严就是毕自肃的哥哥,据毕自严核计,该年,国库应入银326万两,实际收入不满200万两,边饷银327万两,入不敷出,赤字太大,边饷银不够。官兵情绪失控,对毕自肃等人恶语谩骂,手捶棍打,毕自肃满脸流血。事情过后,毕自肃认为自己治军无方,出现了兵变,在愤懑与羞愧交加中上吊自杀。

崇祯二年,九月,杨镐被斩。杨镐是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大战的总指挥,该战失败,杨镐受到言官的疯狂弹劾,下狱,经过反复审核,到了崇祯朝执行死刑。

同年十月,大清兵入遵化,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等战死。

崇祯三年正月,大清兵克永平,副使郑国昌、知府张凤奇等战死之。

同年二月,大清兵由大安口入内地,总督蓟辽都御史刘策不能御敌,遭到言官弹劾,下狱,被判处死刑。

同年八月,袁崇焕被处死。

崇祯五年,孔有德发动叛乱,攻陷登州,巡抚登莱的都御史孙元化被问责,判死刑。

崇祯七年,陈奇瑜围困车箱峡不力,李自成从里面窜出,连破宝鸡、凤翔、麟游,州县告急。各省巡抚、朝廷言官交章弹劾。陈奇瑜被除名、戍边。

崇祯九年,张献忠攻陷安徽凤阳,焚皇陵楼殿,烧龙兴寺,连陷州县。总督漕运尚书杨一鹏被文官弹劾、下狱问斩,淮扬巡按吴振缨等亦逮刑部治罪。

崇祯九年,大清兵绕道长城喜封口侵入关内,进逼昌平,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梁廷栋不堪言官弹劾,服慢性毒药自杀。

崇祯十一年,熊文灿招降张献忠、刘国能,反被张献忠等人骗去饷银无数,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时局大坏,熊文灿被问责,下狱,次年被斩。

崇祯十四年,因郑崇俭撤兵太早,导致张献忠躲过一劫,朝廷问责,郑崇俭下狱,被斩。

同年,早已身患绝症的杨嗣昌惊闻张献忠袭襄阳、襄王被杀,深愧辜负了崇祯厚恩,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同年,河南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与李自成作战失利,不屈身死。

同年,因松山、锦州失守,兵部尚书陈新甲屡遭言官弹劾,章至数十,下狱,不久被斩。

崇祯十六年,清兵攻下海州、赣榆、沭阳、丰县之后北进,兵部左侍郎并督师范志完观望不敢驰援,遭到言官猛烈弹劾,后议罪下狱。

同年,兵部尚书并督七省军务的孙传庭师出潼关,惨败于李自成手下。孙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战死阵中。

平心而论,上述这些人,是不是崇祯一意孤行所处死的还另一说,就算是,他们也都死得不冤。

作为军队的负责人,战事不利、失地渎职,总不能没事人一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傅宗龙、汪乔年、孙传庭等战死沙场的就不说了,而毕自肃、张凤翼、梁廷栋、杨嗣昌等人,有尊严、有良知,觉得自己在其位不能胜任其事,白白消耗了纳税人的钱、辜负了国家的托负,选择了自动自觉离开这个世间,实在不应该把他们的死记在崇祯头上,并冠以“迫死”之名。

其实,崇祯对于杨嗣昌的死深感痛惜,不但亲自为杨嗣昌写了祭文,还顶住言官的弹劾,追赠杨嗣昌为太子太保。

陈新甲同样也是一个有尊严、有良知的人。松山大败后,言官弹劾陈新甲的奏章多达六七十份,而陈新甲本人请罪的奏章也有十几份。至于这些弹劾,崇祯压都压不住,紧接着,陈新甲又泄露了和谈秘密,最终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从陈新甲和崇祯偷偷摸摸地策划和清人和议这件事上,也不难看出,明朝皇帝的权力其实也很有限,在得不到言官支持的情况下,和谈不可能光明正大地进行。当然,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也就不可能成功。那么,既然没有成功的希望,崇祯为什么还要策划呢?很多人以为是崇祯死要面子,这种想法,太幼稚了。这么做的真实原因,樊树志在《晚明史》中分析得相当清楚:“按照思宗的本意,是想秘密达成协议,造成即成事实,减轻北边压力,集中力量对付中原的李自成、张献忠”。

看看,明朝的皇帝,想做什么不做什么,并没有太多自主权,实际上,和议之事泄密后,在言官的大力反对下,和谈之事就此泡汤。

其实,非但和议之事是这样,后来,李自成兵逼北京,崇祯帝想迁都、想召山海关并关外吴三桂的兵回师勤王,都是因为没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而泡汤,最后,崇祯帝只好困坐愁城,自缢殉国。

所以,那种认定崇祯一遇到失败就想杀人解气、要想处你“磔示”就“磔示”、要想迫你喝毒药就得喝毒药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把失德、无行、残暴等等屎盆子都往崇祯头上扣,甚至把亡国的责任都到他身上,更是荒谬已极!

最后提一下,人们还喜欢指责崇祯频频更换内阁成员,夸张的说话,说崇祯一朝换了五十个大学士,此事确不确呢?

确,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崇祯即位之初,他接手的明朝领导班子是魏忠贤时代遗留下来的,多是阿谀奉承之徒。对这些人,难道还要崇祯象旧时的出嫁妇女一样,坚持“从一而终”?恩养他们到老、到死?

话说回来,刚刚登位的崇祯不过才十九岁,相当于今天的高中毕业生,一下子就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什么也不熟悉,他倒是想恩养这些人的,但这些人都有自知之明,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受到文官弹劾后,纷纷请辞,崇祯留都留不住。

这样的大学士,换了就换了,能怪崇祯吗?

因为这些人的请辞,内阁为之一空,崇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选谁入阁补缺,只好举办了一个饱受后世非议的“金瓶抓阄”方案——以抓阄的方式拟定内阁人选。

“金瓶抓阄”的无奈,已足现体现崇祯所面临的尴尬。

而“金瓶抓阄”所选出来的、包括后来陆续上台的阁臣,象李标、钱士升、成基命、何如宠、钱象坤、郑以伟、黄景昉、王应熊、张至发、薛国祥、范复粹等等,才能平庸,无力胜任,混不下去了,就一个个请辞而去,崇祯该挽留也挽留了,且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已到了乱象四起之期,需要的是“扶危定倾”人物,这些人换了就换了,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至此,那些贴在崇祯身上的标签“无才、无德、性急、残暴、刻薄寡恩”,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