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证 券 市 场 发 展 的 历 史

-----就是产业更替的历史


-----就是经济发展的历史

为了大家能更清晰的理解这种投资理念,下面先从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谈起,然后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做下对比,我们就能找出差别 ,也就能找出绑架中国证券市场 绑架中国经济的元凶。

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美国证券发展的历史和历程,就是道琼斯指数发展的历史,就是道指30更替演变的历史。道指30只成份股的变迁历史,就是一部美国经济的发展史。道指30只成份股的更替发展也精准地展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道琼斯工业平均数,也就是大家通常所称的道琼斯指数。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股价指数,它既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股市的“风向标”。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泛的股价指数。

我们从道琼斯指数30只成分股的百年演变中可以看到,华尔街的蓝筹股阵营在大的趋势上经历了从铁路公司到重工业公司(第二产业)再向服务业(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过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指30成份股 市值 净利润 每股收益均为美元。

具体到产业更替:美国的蓝筹股阵营大体上走过了这样一个变迁过程:铁路、电报电话、石油、煤矿、钢铁、公用事业、汽车、连锁商业、金融、医药、大众消费品、传媒、电信、IT等。

具体到公司更替:道指30历经美国的百年产业风雨演变至,只有埃克森美孚石油等少数公司依然在位,取而代之的是沃尔玛、迪士尼、麦当劳、可口可乐、宝洁、摩根大通等消费服务类公司以及IBM、微软、英特尔、思科系统、苹果等高科技公司。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的风向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的风向标是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风向标是上证50(上证50的重要性等同于道指30)

我们来看下中国上证50成份股的构成,50成分股中虽然有伊利股份 贵州茅台等消费类的公司。但绝大多数还是被基建类 金融类所占据。简单以为稳定了金融股就稳定了证券市场,就稳定了中国经济是很可笑和幼稚的想法。

上证50指数成份股市值14万亿 占整个A股总市值46万亿的30%,上证50指数中银行 证券 保险 占据24席,占A股总市值的19%。占上证50总市值的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证50成份股中银行 证券 保险 占据24席,占A股总市值46万亿的19%。占上证50总市值14万亿的60%

金融股绑架了中国证券市场 绑架了中国经济

中国证券市场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是服务业(消费升级)和智能产业。很显然以基建和金融为主导的上证50已经迟暮,已经不能代表中国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来上证50应该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上证50不但没有起到引领助推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证50(确切的说是金融股)反而绑架了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累赘和羁绊。被金融股绑架的上证50 是悬在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头上的一颗不定时弹,并且这个炸弹一定会被引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分析过 :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到达一定规模和时间周期后,周期性的经济下滑和衰退是必然的现象。当衰退来临的时候,可怕的不是衰退,可怕的是人为阻止衰退。旧的驱动模式已经完成使命落幕,应顺其自然,引导和培育未来新的驱动经济增长的业态才是主要任

做为中国产业变更升级的引导先行者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很显然中国蓝筹股阵营(上证50)去库存和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如果管理层能在金融风险释放前去主动调整50成份股结构比例(引入更多消费类和科技类公司),会大大减小未来金融风险释放对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冲击力度。你不去主动调整,有一天你就会被市场调整。

更多市场分析观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acd手术刀(macdss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