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昨日在个人博客发文,再次说明自己并未担任习近平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的“论文指导教师”。

“关于流传的‘论文指导教师’的说法,之前在不同场合澄清过,现在再一次明确说明:不是。”孙立平解释,首先就没有论文指导教师的这一称号,其本人当时确实是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所有硕博士论文都要经过这个委员会审议通过,然后向校学位委员会建议是否授予学位。误会可能由此而来。

早在2013年1月,孙立平就曾发微博,希望各位不要以讹传讹,“本来,不想在大范围澄清,因为中国的事情往往是越澄越不清,徒增议论。鉴于现在有很多揣测,为避免误解,特作此说明。本条微博也希望诸位看到就是了,就别转发了。”

孙立平说,有学生告诉他,现在还有人在文章中有类似提法,再次转发这个声明,也希望见到此类说法的朋友帮助澄清,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孙立平)

据了解,孙立平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后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口述社会史。

习近平主席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研究的是农村问题。人民网2001年报道,习近平《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围绕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全局,抓住农村市场化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指导性很强的对策措施。

港媒报道,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刘美珣教授是习近平的博士生导师。在撰写论文期间,习近平共搜集、查阅了国内外参考文献123部(篇);在指导老师刘美珣教授的帮助下,先后3次对论文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由初稿的15章近16万字压缩到10章12万字。

(习近平的博士论文封面)

作者:真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