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名院名医

关注
53粉丝
3关注
1080被推荐
IP属地:湖南

7枚勋章

推荐名院名医,为好健康加油!

  • 小中风也能惹出大麻烦!6个症状及早发现能救命,千万别忽视

    2024-09-29
    图片
  • 用药不当很伤身!教你破译药品“身份证”,帮您避免用药误区
    每当面对药瓶或药盒上复杂的小字和符号,你是否感到困惑,难以迅速抓住重要信息?其实,药品标签虽小,每一寸纸面却都凝聚着智慧的精华,承载着守护健康的密钥。学会“破译”这张药品的“身份证”,就能有效避免用药误区,让安全用药不再遥不可及。 药品名称——认清“真面目” 药品标签上的名称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药品的学名,具有唯一性,而商品名则是由生产企业注册的,比如,阿司匹林是通用名,而拜阿司匹灵是商品名。用药时务必确认药品的通用名,避免因同名不同药而导致的用药错误。 规格与剂型——量体裁衣,精准用药 药品的规格决定了有效成分的含量,而剂型则定义了药品的外观形态。例如,布洛芬有100毫克/片、200毫克/片、200毫克/粒等不同规格,并分为片剂、胶囊、口服液及注射液等多种剂型。 针对儿童退热止痛,布洛芬混悬液是较佳的选择;缓解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则宜用布洛芬缓释片(胶囊)。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和体质,精准挑选适宜的药物。 生产批号与有效期——时间密码,关乎安全 生产批号,就像是药品的“出生证明”,唯一标记了它的生产日期,而有效期则是药品保持功效的保质期。药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旦过期,药效不仅大打折扣,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对健康造成威胁。 适应症与禁忌——用对药,疗效加倍 适应症揭示了药品能够对抗的疾病种类,而禁忌则提醒我们哪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该药品。例如,头孢克肟专用于抗击多种细菌感染,而华法林这种抗凝血药物,则不适合有出血风险的患者使用。 用法用量——科学用药,事半功倍 药品标签上的用法用量是基于严谨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得出的,涵盖了用药的精确频率和剂量。 例如,华法林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一般建议从较小剂量开始,并持续进行凝血功能的定期监测。严格遵守这些指南,不仅能最大化药品的疗效,还能有效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知己知彼,安全用药 用药注意事项是提醒我们在用药过程中需特别留意的要点,而副作用则揭示了可能伴随药物使用的潜在反应。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预见并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时应对。例如,使用胰岛素注射时,应注意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局部硬结的形成。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伴随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储存条件——呵护药品,从细节做起 药品标签上的储存条件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存放药品,以保持其质量和疗效。例如,维生素C片需保持干燥,以防潮解和变质。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制剂中心副主任药师 黄莉】 【编辑:sanx 】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阑尾切完就没事了?NO!术后这2点注意事项你得知道
    提到阑尾炎,大部分都认为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小手术便可以解决问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普通阑尾炎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等术后便可痊愈,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异位阑尾,若操作不当甚至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 因此,一定要对阑尾炎和阑尾切除术有充分的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阑尾切除术的相关知识。 一、阑尾切除术有哪些步骤 1. 术前准备 一般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或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不需要特殊准备,只需在手术之前禁食即可,同时手术区域的皮肤保持完好。 患者如果患病的时间较长或者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不能进食或呕吐,则需要特殊对待,如术前补充营养液,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避免术中出现脱水等问题。 另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抗生素,避免出现术后感染,同时对于妊娠期患者也会予以特殊照顾。 2. 麻醉方式和体位选择 一般情况下,阑尾切除术选择局麻,但对于儿童和不能很好配合手术的成年人,可以选择全麻。手术体位为仰卧位。 3. 手术过程 医生根据患者压痛最明显的点,并以此为中心切开腹壁,寻找阑尾位置。找到阑尾后,将其切除,残端用酒精或盐水擦拭,进行缝合,包埋残端。 腹腔积液不多时,可用纱布垫擦拭干净,如果积液或脓液过多,需要清洗腹腔,必要时可以放置引流管。 然后检查阑尾残端,有无出血。如切除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医生在术中会探查各个器官,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步骤,最终切除后妥善缝合。 二、阑尾切除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尽早下床活动 手术后的病人,身体机能尚没有恢复到术前水平,因此,术后要尽量卧床休息。 在此期间,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短期内可以采取半卧位,如在床上活动,以减轻腹部肿胀,但应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牵拉伤口。 待伤口稍恢复后,可以坐起来活动活动四肢,先从床边活动开始,再慢慢过渡到床边平卧、行走等日常活动,避免因为长时间躺卧导致肠道粘连。 2. 控制饮食 在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应少食多餐,以防止术后肠蠕动增强而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同时,患者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以免引起腹腔内感染,如患者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应酌情减少摄入量。待患者排气后可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流质食物一般选择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渐过渡到软饭和普通饮食。 切记,阑尾炎切除术后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因为这类食物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阑尾炎复发或加重病情。此外,患者应当在术后和主治医师充分交流,严格遵守医嘱,不可随意更改食谱,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中心卫生院 向志良】 【编辑:sanx 】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小结石,大学问!预防结石从这4件小事做起,肾会感谢你
    肾结石是指肾脏的代谢物在尿液里形成坚硬的结晶沉积物,并在肾脏中累积,属于尿路结石的一种,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有数据显示,男性肾结石的患病率为15.91%,女性为8.6%。小的肾结石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积稍大的肾结石一旦从肾脏掉落导致尿路梗阻,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了解肾结石的病因以及科学的预防知识非常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肾结石的成因、检查方式以及预防方法。 一、肾结石的成因 肾结石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积,最终形成结石,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尿液中钙盐、尿酸、草酸、胱氨酸等成分增高,使其浓度超过溶解度,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晶、结石。 2. 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摄入过量等导致钙的代谢异常,引起尿钙增高。 3. 枸橼酸、镁是人体内抑制结石形成的主要物质,当这类物质产生不足时,体内形成肾结石的概率明显增加。 4. 尿路梗阻和排尿不畅时,尿液内形成的小晶体有时会附着在尿路上皮细胞上,久而久之会形成结石。此外,若尿路梗阻和排尿不畅的同时出现尿路感染,则会增加肾结石形成风险。 5. 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高钠、高糖食物可引起尿钙、尿尿酸排泄增多而枸橼酸含量减少,从而促进结石形成。 6. 饮水过少可导致尿液浓缩,使各种形成结石的成分过饱和,诱发结石形成。 7. 有肾结石家族病史的人,发生肾结石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曾经有过结石的病人,身体出现新结石的概率也很高。 二、肾结石的检查方法 日常体检时或者怀疑有肾结石时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来进一步确认。 1. 尿液检查:检查尿液中的草酸、尿酸、钙的含量是否超标。 2. 超声检查:可以判断肾脏里是否有结石,以及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 3. X光检查:可以判断结石的成分是否含有钙质,同时也可以评估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 三、肾结石的预防方法 1. 多喝水 多喝水可促进形成肾结石的物质排出,预防肾结石形成。同时,对于存在肾结石的患者,多喝水可以促进体积小的结石(直径小于0.5厘米)通过尿液排出。建议每日喝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上。 2. 控制体重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更易发生肾结石,因此,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高嘌呤等食物摄入,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24的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3. 少吃草酸高的食物 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核果、深绿色蔬菜、豆腐皆含有草酸,可促进结石的生成,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摄入。 4. 避免久坐不动 久坐不利于钙质的吸收,钙盐成分被迫进入尿液,可诱发肾结石或尿路结石,建议大家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绥宁县武阳镇中心卫生院 秦向东】 【编辑:sanx 】
  • 6种流行的饮食观念,真的正确吗?专家来为你一一解答
    健康饮食方面的观念五花八门,有些可能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需要审慎对待。波士顿麻省布莱根综合医院的专家们对流行的饮食观念进行了评估,帮助大家区分事实与误区。 1、为了长寿,应该遵循地中海饮食 这是正确的。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尤其是在心血管和癌症相关疾病方面。该饮食以水果、蔬菜、豆类、橄榄油、坚果和鱼为主,避免糖和加工肉类。 2、治疗消化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去除诱发食物 这是错误的。虽然有些食物过敏的确存在,如乳糜泻患者对麸质过敏,乳糖不耐症患者对乳制品过敏,但很多消化问题其实是更复杂的,涉及肠脑相互作用障碍,即使消化系统看似正常,也会出现异常感觉。 单纯去除特定食物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典型的例子。缓解这些症状的最佳方法是针对异常的神经系统反应,同时消除“最麻烦的”食物。 3、吃蓝莓可以降低某些眼疾风险 这是正确的。研究发现,蓝莓含有花青素,能够帮助降低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有益于眼睛健康。 4、坚持植物性饮食总能改善健康状况 这不完全正确。植物性饮食的健康效果取决于食材的选择,富含精制谷物和糖的饮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人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优质食材上,例如新鲜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橄榄油和其他植物油,并限制含糖和含盐的食物。 5、食品店内的食品摆放对购买行为没有影响 这是错误的。研究发现,当健康食品被放在显眼的位置时,人们更可能选择它们,反之亦然。 6、早期引入花生酱等食物可预防过敏 这是正确的。早期引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尤其是花生,可以有效降低儿童过敏的风险,时机至关重要。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何念 编译自美国福克斯新闻网】 【编辑:XC 】
  • 想要补钙,别光记着喝牛奶!这几类食物也是“补钙高手”
    从小我们就常听到要多喝牛奶,因为牛奶富含钙,有助于强健骨骼。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人体神经、肌肉和激素的正常运作都依赖钙,而98%的钙储存在骨骼中。然而,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孕妇和老年人,钙摄入量并不足够。 大多数成年人每天需要1000~1200毫克的钙,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女性需要更多。对于不吃动物产品或奶制品的人,也不用担心,许多食物都可以成为钙的良好来源。 1、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是植物性食物中钙含量最高的之一。一杯煮熟的羽衣甘蓝含有177毫克钙,生的则含有53毫克。更重要的是,羽衣甘蓝的钙生物利用度比牛奶更高,意味着身体更容易吸收它。 2、酸奶 乳制品是钙的极佳来源。例如,1杯236克的低脂酸奶可以提供448毫克的钙,此外还含有蛋白质和健康的脂肪,帮助维持饱腹感。 3、大白菜 一杯生的大白菜含有74毫克钙,煮熟后含量增加到158毫克。大白菜的钙吸收率也很高,是植物性食物中钙含量较好的选择之一。 4、西兰花 一杯生的西兰花含有43毫克钙,煮熟后则含有近2倍的钙,此外它还提供纤维、钾、维C和维A。 5、海鲜罐头 罐装沙丁鱼和鲑鱼也是钙的良好来源。一罐106克的沙丁鱼含有351毫克钙,而85克的鲑鱼含有241毫克钙。 6、硬奶酪 每28克的帕尔马干酪或罗马干酪含有约300~335毫克的钙,切达奶酪和马苏里拉奶酪也提供丰富的钙。 7、橙子 一整个橙子含有65毫克钙,此外还提供维C,能增强免疫系统。 8、种子 像芝麻和奇亚籽一样的小种子,每28克分别含有280毫克和179毫克的钙,是补钙的理想选择。 9、杏仁 一小把杏仁(约34克)含有近100毫克钙,并富含有益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蛋白质和纤维。 10、豆腐 特别是用硫酸钙制成的强化豆腐,每半杯(约126克)可以提供250~800毫克钙,是植物性饮食者的优质钙来源。 11、无花果 4个无花果可提供50~60毫克钙,同时还富含钾和纤维。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国家公共营养师 龚庆芳】 【编辑:XC 】
  • 胃肠道不好怎么吃?优选这5类易消化食物,帮你改善不适!
    当你经历消化不良或胃肠道不适时,选择一些简单、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易于消化的食物通常膳食纤维和脂肪含量较低,同时口味温和,较少的酸味和刺激性有助于胃肠道的恢复。 此外,柔软或易于咀嚼的食物也比干燥、难嚼的食物更容易被消化。以下是五种特别适合消化系统需要休息时食用的食物。 1、白面制品 白米、白面包和白面食等精制谷物中的纤维已被去除。这些低纤维食物比全谷物更易消化,特别是在消化不良时,它们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去皮、罐装或炖煮的水果 有些水果的纤维含量较高,较难消化,这时可以选择去皮或罐装的水果,如去皮苹果或罐装桃子,能够帮助减少纤维摄入,从而更容易被消化。 3、煮熟的蔬菜 生蔬菜难以消化,但煮熟后其细胞壁软化,淀粉更易被消化。易消化的蔬菜包括去皮的南瓜、胡萝卜和土豆等。 4、柔软蛋白质 选择柔软、脂肪含量较低的蛋白质,如炒鸡蛋或瘦肉末,能够更好地被消化。植物蛋白如软豆腐或坚果酱也是不错的选择。 5、汤和果泥 混合后的食物质地较为柔软,容易消化。制作汤或果泥时,可以将高纤维的食物如甘蓝或浆果混合处理,以减小纤维颗粒的大小,让它们更易消化。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姚晓柏 编译】 【编辑:XC 】
  • “糖友”怎么吃水果?看完这篇文章,吃水果不再发愁!
    很多人常问:“糖尿病患者还能吃水果吗?毕竟水果那么甜……”这背后的逻辑是,将水果的甜味等同于碳水化合物的高含量,并进而与血糖升高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的结论。其实,这种推论存在逻辑错误。 糖尿病人关注的重点不应是食物的甜味,而是食后血糖的升高速度。某些不甜的食物如精白淀粉,升血糖的能力不亚于甜味食物。衡量食物升血糖能力的指标是血糖指数(GI)。 例如,白米饭的GI值为83,白馒头为88,GI值越高,升血糖的能力越强。对于含较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无论是主食还是水果,都需关注GI值。新鲜水果的糖分含量虽然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但加工成干果后,碳水化合物含量会大幅增加,接近粮食水平。 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常见水果的GI值(以葡萄糖为100计): 注:以上数据是该水果的平均GI值,不同品种、产地、成熟度等都会影响其GI值。 网上有一种说法称,糖尿病人应少吃水果,因为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食后易升高血糖。但这种说法对水果成分的认识不够全面。水果中含有的主要是果糖,而非葡萄糖、蔗糖或淀粉。那么,对这个问题,靠谱的科学研究究竟是怎么说的呢? 糖尿病人应适量食用水果 研究表明,适量摄入水果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适量、种类多样地食用水果。 健康人食用水果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显示,食用水果不仅不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反而可降低患病几率。一项纳入50万中国成年人的调查发现,每周食用3次以上水果的人,患糖尿病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选择合适的水果 不同种类的水果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不同。食用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杏、桃、葡萄、柿子等,风险较低,而热带水果,如香蕉、木瓜、芒果、菠萝、西瓜、哈密瓜则相对较高。此外,选择低GI值的水果,如苹果和草莓,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 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些水果; 2. 应尽可能选择温带生长的、低GI值的、颜色深的、耐咀嚼的水果; 3. 按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吃200克水果是合适的; 4. 水果可以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也可作为正餐的一部分。 例如,每天200克水果可分两次食用,每次约100克,如午餐时半个苹果,晚餐时一小盒蓝莓。需要注意的是,吃水果时,主食的量应适当减少。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系教授 范志红】 【编辑:XC 】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必看,6大护理要点,让您的呼吸更顺畅!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肺心病等。 因此,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要点。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1. 慢性咳嗽 首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出现长期、反复的慢性咳嗽,尤其是清晨起床或者夜间平躺之后,会更加明显。 2. 咳痰 咳嗽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咳痰,痰液一般呈白色黏液或者浆液泡沫状,有时可能因为感染而变得黏稠或者出现黄色脓性。由于夜间睡眠时气道内痰液集聚,清晨起床之后体位变动可能会刺激气道,导致痰液增多。 3. 喘息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喘息或者气急等症状,尤其是在活动之后,如散步或者上楼梯时,这些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很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上述症状也会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该如何护理? 1. 避免受凉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因寒冷的天气会刺激呼吸道,进而加重病情。 患者需要穿着保暖的衣物,尤其是在颈部、腹部、脚部等位置,做好防护,避免风寒侵袭。除此之外,室内温度需要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最佳。 2. 环境舒适 患者需要保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避免空气污染、粉尘等刺激。室内需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保证干净、柔软,避免过敏原带来的刺激和影响。 3. 清淡饮食 饮食尽量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等。 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油炸食品等。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 4. 适当锻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5. 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患者应戒烟,同时限制饮酒,从而减少对支气管带来的刺激。 6.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家属需要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例如排痰、雾化吸入等。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属于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患者和家属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共同努力,积极遵循以上护理要点,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与指导,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邵东市人民医院 李巧红】 【编辑:YT 】
  • 在“爆肝”的危险边缘疯狂试探?这份肝脏“自救指南”请收好!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爆肝”一词频繁闯入我们的视野。然而,你了解“爆肝”意味着什么吗?它可不仅仅是一句调侃,背后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 “爆肝”行为有哪些? “爆肝”通常用来形容过度劳累、熬夜、压力过大等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等众多关键功能。 当人们长期处于不良生活状态下,如同给肝脏加上了沉重的负担,使其不堪重负,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爆肝”。 1. 频繁熬夜 现代社会,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无论是为了工作、追剧、玩游戏还是学习,长期熬夜会打乱肝脏的正常生物钟。肝脏在夜间通常会进行自我修复和排毒,而熬夜使得这个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继而影响肝脏功能。 2. 过度饮酒 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而过量饮酒会使肝脏负担过重。频繁的社交应酬、贪杯畅饮,都可能让肝脏陷入危机,长期如此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3. 长期服药 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常见的有抗结核药物(如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雷米封)。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又不注意监测肝功能,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肝脏。 4. 压力过大 持续压力过大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肝脏也难以“独善其身”。 5. 不良饮食习惯 经常吃油腻、辛辣和加工食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对肝脏健康造成损害。 “爆肝”有哪些危害? 1. 肝功能异常 “爆肝”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肝脏无法正常进行解毒、代谢等工作,体内的毒素堆积会进一步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运转。 2. 引发肝病 长期的“爆肝”行为可能引发各种肝病,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3. 影响免疫功能 肝脏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爆肝”行为会削弱肝脏的免疫功能,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 4. 增加患癌风险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往往不佳,长期肝脏损伤可能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爆肝”? 1. 疲劳乏力 如果经常感到异常疲惫,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可能是肝脏负担过重的表现。肝脏功能受损时,身体的能量代谢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疲劳。 2. 食欲不振 对食物失去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 3. 皮肤变化 面色发黄、暗沉,甚至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异常时,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引起。 4. 右上腹不适 肝脏位于右上腹,如果这个区域出现隐痛、胀痛或不适感,可能是肝脏在发出警报。 5. 肝功能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各项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升高,提示肝脏受损。 6. 腹部超声 可以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变。 如何避免“爆肝”? 1. 规律作息 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 2. 适量饮酒 控制饮酒量,切勿贪杯。对于已经有肝脏问题的人最好戒酒。 3. 合理用药 服用任何药物之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对肝脏的影响。如果需要长期服药,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4. 学会减压 压力过大时,通过运动、冥想、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5. 健康饮食 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和加工食品,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营养,减轻其代谢负担。 6. 定期体检 尤其是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肝脏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湘潭县人民医院 朱艺 吴杏】 【编辑:YT 】
  • 超500位专家学者出席!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三亚主会场盛大启幕

    2024-09-26
    图片
  • 干货!应对晨起头昏、困倦不已,按摩这四个穴位可有效缓解
    早上起床,有些老人会觉得头昏、困倦不已,在此教大家常按摩这四个穴位,可有效缓解症状。 1、印堂穴 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印堂穴2分钟,以感觉发麻、发胀为宜。印堂穴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功效。按摩印堂穴可以治疗头晕,且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风池穴 枕后部两边凹陷处的顶端。分别用两拇指环形按揉风池穴位1分钟,感觉颈部有酸胀感、头部发热即可。按摩风池穴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头面五官疾病,同时还有健脑作用。 3、百会穴 用食指、中指叠加持续按揉百会穴1分钟。百会穴是人体最高穴位,有升清降浊的作用。按揉百会穴可以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整个人会感觉神清气爽。 4、合谷穴 用拇指点压合谷穴,直至产生强烈的酸胀感。按摩合谷穴有醒脑作用,还可改善头面五官疾病。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涂雅文】 【编辑:YT】
  • 你有脱发的烦恼吗?中医调养教你这样把头发养回来,快收藏!
    《黄帝内经》曰:“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讲的是头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与脾胃、肝、肾都有密切的关系。 肝藏血,肝血充足,头发就能有充足的供血。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为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体血气盈亏的标志。因此,头发的疏密、润燥、泽枯情况可反映人体脏腑气血盛衰。 现实生活中,脱发分三种情况。一般来说,发稀少易掉落、干枯不荣,多为精血不足,即肾不足;突然片状脱发、秃发,多为肝血虚;头发无光泽或分叉,多为肺气虚。中医养发,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 补气血 发为血之余,血为发之本。气血足,头发乌黑发亮,茂密;气血不足,头发会干枯发白、易于脱落。平时可多吃龙眼、大枣、红豆、乌鸡、枸杞、阿胶等补气血之品。 2. 补肾 头发的生长靠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头发浓密顺滑;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头发则稀疏、焦黄甚至脱落。可常吃海鲜、坚果类食物。 3. 肩颈梳通 肩颈上接大脑,下连四肢,肩颈不通,气血上不来头皮,不仅影响发质发量还易偏头疼,大家可常做头部、肩颈按摩。 4. 吃黑色的食物 黑色食物入肾,可常吃黑米、黑豆、黑芝麻、桑葚、黑枸杞这类食物。 5. 中药泡脚 中药泡脚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将肾水引上去,疏通头部经络。大家可以咨询中医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出中药,制作药包。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李宜龙】 【编辑:YT 】
  • 明明手术很顺利,为何术后疤痕疼痛难忍?当心“疤痕粘连”!
    袁女士剖宫产已经4个月了,腹部伤口外观愈合很好,但疤痕处一直疼痛,近日因症状有所加重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接诊后经过检查,并结合病史,考虑袁女士为术后疤痕粘连。予以腹部疤痕粘连筋膜松解手法治疗2次后,袁女士的疼痛明显缓解,治疗3次后就已经完全不痛了。那么,什么是疤痕粘连?该如何治疗呢? 如何判断疤痕粘连 疤痕粘连是一种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单来说,手术疤痕对筋膜的连续性形成破坏,引发的筋膜挛缩,产生异常张力,通过筋膜链进行传递,从而导致疼痛和功能受限。 如果疤痕凹进去或凸起,不能轻松提捏,就可以初步判断为疤痕粘连。具体方法:用手指指腹位置按住疤痕旁边肌肉,往疤痕方向推动,如推动过程中,疤痕停在原处不动,并形成一个凹陷,就表示该方向上存在粘连。 疤痕粘连的并发症有哪些 疤痕粘连的并发症包括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短期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栓塞、术中和术后出血过多、肠粘连(胃肠功能减弱);长期并发症包括月经不调、继发性不孕、剖宫产宫外孕、慢性盆腔疼痛/同房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宫腔粘连、胎盘异常粘连、重复手术过程中手术难度增加。 疤痕粘连如何治疗 1. 物理因子治疗:如超声波、中频电疗、射频、激光等。 2. 手法治疗:疤痕粘连肌筋膜松解手法、肌肉能量技术等。 3. 运动疗法:腹式呼吸放松法、筋膜拉伸等。 4. 局部注射治疗。 5. 手术治疗。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长沙县妇幼保健院 产后保健科 谢小芳 张桂英】 【编辑:XC 】
  • 预产期到了,还没临产征兆怎么办?别焦虑,试试这些方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预产期到了,眼看就可以“卸货”,可肚子里的宝宝却赖着迟迟不愿“退房”怎么办?别急,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深呼吸与冥想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节奏,排除杂念,让身心逐渐放松下来。也可以尝试冥想,想象自己和宝宝在一起的美好画面,感受那份温暖和幸福。 2. 音乐疗法 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之声等。音乐可以舒缓情绪,减轻压力,帮助你放松心情。 3. 适量运动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焦虑,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为分娩做好准备,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大,避免过度劳累。有些孕妇学校除了孕期常识孕期保健,还有运动课哦! 4. 吃一些有助于缓解焦虑的食物 如香蕉、坚果、牛奶、全麦食物等。香蕉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B6,这种物质可以调节情绪,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坚果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发育也有益处;牛奶中的钙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有助于改善睡眠和缓解焦虑;全麦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可以稳定血糖水平,避免情绪波动。 最后要提醒准妈妈的是,预产期只是一个参考,推迟或提前都是正常的,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不要过分紧张和担忧。 但是,如果出现以下几种症状,请立即就医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1)见红(临产可靠信号); (2)破水(临产征兆); (3)规律宫缩(临产重要标志); (4)小腹下坠; (5)频繁上厕所; (6)阴道分泌物增加; (7)腰酸背痛; (8)趾骨痛; (9)胎动减少。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宁乡市妇幼保健院 陆艳琳】 【编辑:XC 】
  • 与孩子“分房睡”的最佳时机,看完这篇就不纠结了!
    随着带娃越来越精细,“何时让孩子分房睡”成为许多家长纠结的问题之一:分得太早实在不忍心,分得太晚又怕影响孩子独立性,更怕引发性早熟。那么,孩子到底在几岁分房睡觉最合适?太晚分房睡真的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后果吗?孩子不肯分房睡该怎么办呢? 孩子分房睡有“黄金年龄”吗 对于几岁要让孩子单独分床或者分房睡的问题,国内外研究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事实上,家长不能简单地用某个年龄来界定何时分房睡觉。 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睡眠方式和发展程度都不同,有的孩子在1岁以前就开始自己独立睡小床,但也有的孩子5~6岁,甚至7~8时仍然与父母同床共眠。因此,3、4岁并非是孩子分房睡的标准年龄,家长无需对此过度焦虑,至于网上所说的“3岁4岁不分房,5岁6岁悔断肠”,其实大可不必。 分房睡时机的选择,首先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等孩子自己准备好了,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在兼顾安全睡眠环境,且养育人身心健康,无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情况下,可选择与养育人同床睡眠,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1~3岁的幼儿,可根据养育人与儿童之间的情感需求及家庭是否具备分床条件,选择是否同床睡眠;4~6岁的学龄前期儿童,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及儿童躯体健康的情况下,可选择分床睡;6岁及以上的学龄期儿童,建议选择分床睡。 建议家长不要根据网上的一些年龄判断分房时间,强制把孩子关进陌生的房间里睡觉,最终只会加剧孩子对分房睡的恐惧,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对日后的发展和性格的培养反而不利。如果孩子始终哭闹,不肯独立分房睡觉,家长不应强行分开,建议还是再等一等。 太晚分房睡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吗 不少家长担心太晚分房睡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但对于该观点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孩子不愿意独立睡并不代表缺乏独立性。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把分房睡觉当作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而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健全他们的人格。当孩子能真正相对独立,内心充满安全感而不再害怕的时候,分房睡觉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怀着增强孩子独立性的目的,强硬进行分房睡,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与父母同床睡容易诱发性早熟,这也是错误的。孩子性早熟大多和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过多食用含有性激素的食物,以及遗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良信息的刺激有关。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与父母同睡会导致孩子性早熟,家长无需太过担心。 当然,如果孩子睡觉总喜欢开灯,或者受到父母作息影响,睡眠时间太晚,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孩子不肯分房睡,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分房睡未必要“一步到位”,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过渡期。对于不愿意分房睡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其分房睡前先分床,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初始阶段可以让孩子在白天独自睡小床,逐渐过渡到晚上也独自睡小床。小床最初可以紧靠父母的床,然后逐渐远离,直到孩子建立起独立睡眠的意识。除了先进行分床睡之外,家长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 引导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家长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向孩子传达信息,告诉他们将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并且会勇敢地自己入睡。例如,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与“独立入睡”相关的绘本故事来给孩子暗示,为以后分床做铺垫。 2. 和孩子一起精心打造自己的空间 考虑分房睡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造他们的房间,例如让他们选择窗帘、床单、书桌、海报等,让他们对自己的空间产生归属感。刚开始独自入睡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害怕,这时妈妈可以允许孩子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玩具作为安慰物。 3. 为分房睡增添仪式感 家长可以在某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或其他重要纪念日,为孩子举办一个分房仪式。例如在房间挂上彩带,更换新的床单和被套,在房门上挂上写有孩子名字的牌子等。这样的仪式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真的长大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现在可以自己睡觉了。 4. 睡前给予适当陪伴 当刚开始分床或分房睡觉时,孩子通常会要求父母陪伴,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需求。可以在睡觉前先在孩子的房间陪伴他们,讲故事、唱摇篮曲等等,让孩子感到即使分房了,父母依然在身边,自己仍然是备受关爱的,以利于孩子接受与父母分开睡觉的现实。 如果孩子在睡眠过程中感到害怕,再次跑到父母的房间,说明孩子还没做好独立分房睡觉的准备,此时不要强行逼迫孩子回到自己房间,而要耐心引导,如果实在不行,也可让孩子与父母同睡。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朱柳燕】 【编辑:XC 】
  •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或与这6个因素有关,需重视起来!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通常是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发现。这些结节可以是实质性的,也可以是囊性(充满液体),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也有少部分是恶性的。那么,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人们的健康又有哪些影响呢? 一、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 1. 碘摄入异常 包括碘缺乏和碘过量。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形成结节;而碘摄入过量也会刺激甲状腺,导致结节形成。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桥本甲状腺炎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甲状腺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和结节;Graves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导致甲状腺增生和结节形成。 3. 遗传因素 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即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的人,其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更高。 4. 激素变化 女性在青春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甲状腺结节,这可能与雌激素对甲状腺组织的刺激有关。 5.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污染物(如辐射、某些化学物质)会对甲状腺细胞造成损害,增加结节形成的风险。 6. 甲状腺疾病 如甲状腺囊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前者是由于甲状腺内的囊肿形成,后者则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组织局部增生。 二、甲状腺结节对人体的影响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或健康问题。然而,有些结节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亢或甲减,少数结节可能是恶性的,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虽然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但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例如,保持碘摄入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环境等。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钟林堃】 【编辑:sanx 】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敲黑板了!爱吃也要少吃,这几种“健康食品”其实并非真“健康”
    在这个看似充斥着健康食品的时代,实际上,并非所有被冠以“健康”标签的食品都真正符合健康标准。事实上,一些所谓的健康食品可能只是营销策略的产物,而并未真正达到促进健康的实效。 1、冰沙 冰沙由水果和蔬菜(果汁和果肉)混合而成,常常被视为健康选择。然而,许多冰沙的糖分含量极高,每杯(约250毫升)含有25~27克糖,主要来自果糖。液体果糖会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并对肝脏造成负担。 替代方案:选择吃整颗新鲜水果或自制的水果沙拉,避免血糖过快上升。 2、早餐麦片 尽管某些麦片可能标有较高的营养评分,但它们经过了烹调、挤压等加工,碳水化合物被快速吸收,难以提供持续的饱腹感。此外,许多麦片含有添加糖、脂肪和添加剂。 替代方案:选择不加糖的纯燕麦片或低温烹调的全谷物麦片。 3、年糕 年糕由于加工方式,血糖指数(GI)高达77,比食糖还高。这种快速吸收的食物会引发反应性低血糖,导致食欲反弹。 替代方案:选择低GI食物,如全谷物食品。 4、调味水 商售的调味水(包括碳酸和无气饮料)通常含有大量糖和人工添加剂,容易提高血糖。 替代方案:自制调味水,使用柑橘皮、柠檬汁或薄荷叶等天然材料。 5、谷物棒 谷物棒虽然便携,但含有大量糖、脂肪及各种添加剂,血糖指数高,难以提供持久的饱腹感。 替代方案:选择混合坚果、干果或自制健康的麦片棒。 6、全麦三明治面包 市售的全麦三明治面包通常含有精制面粉、糖、油等添加成分,其血糖指数与白面包相近。 替代方案:选择健康食品区的全麦面包或真正的酵母全麦面包。 7、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通过工业加工获得,含有添加剂、乳化剂等成分,并不适合心血管健康。 替代方案:烹饪时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涂抹时少量使用黄油。 8、鸡肉或火鸡火腿 市面上的鸡肉或火鸡火腿多为人工合成,含有大量盐、糖及添加剂。 替代方案:选择新鲜鸡肉,避免加工食品。 9、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虽然不含麸质,但其高GI(90)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替代方案:避免过量食用高GI食物,选择更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10、低脂酸奶 低脂酸奶为了弥补去除糖和脂肪后的风味,往往加入了大量人工甜味剂、添加剂等,反而增加了加工成分。 替代方案:选择天然全脂酸奶,控制摄入量。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石纤编译自法国Sante杂志】 【编辑:YT 】
  • 秋季必吃!“秋天到,南瓜俏”,该吃些南瓜温补脾气啦!
    味甘,性温,无毒。能补中益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 早收者媆(嫩),可充馔,甘温耐饥。同羊肉食,则壅气。晚收者甘凉,补中益气。蒸食味同番薯,既可代粮救荒,亦可和粉作饼饵。蜜渍充果食。凡时病疳、疟、疽、痢、胀满、脚气、痞闷、产后痧痘皆忌之。——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 秋季养生南瓜俏,价廉物美人人赞。立秋伊始,应季南瓜便陆续被端上餐桌,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南瓜是主食还是蔬菜? 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南瓜的口味和番薯差不多,可作为粮食,这是否意味着南瓜是一种主食? 其实,主食是我们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指可以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一般指的是谷薯类食物,包括全谷物、薯类、杂豆类。 据分析,每100克南瓜含碳水化合物5.7克,甘薯类含有碳水化合物是南瓜的3倍,粳米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南瓜的15倍。 由此可见,南瓜含碳水化合物较少,提供的能量有限,想靠南瓜获取足够的能量并不容易,因此,南瓜不适合作为主食,更像是一种菜品,它富含胡萝卜素、钾、粗纤维等营养素,是一种妥妥的“养生好菜”。 南瓜有药用价值吗? 南瓜不仅是营养菜,更为药食同源之品,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就记载南瓜:味甘,性温,无毒。能补中益气。《镇南本草》中也记载南瓜可以缓解脾虚、气弱等症状。现代中医对南瓜认识更全面:南瓜性温味甘,入脾经、胃经,有补中益气、润肠通便、补肾养心、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此外,南瓜富含果胶等膳食纤维素、甘露醇素,可改善便秘;南瓜能促进肠道蠕动,使多余的脂肪排出体外,辅助降低血脂水平;南瓜富含钾元素,可促进多余的钠从体内排出,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南瓜中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为维A后,可起到提高视力、免疫力的重要作用。 南瓜中丰富的氨基酸、南瓜多糖、钴等物质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吃出好气色,好精神,对改善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大有好处。适量吃南瓜,对身体的抵抗能力也有很好的作用。 吃南瓜能带来好心情 常言道“伤春悲秋”,中医认为,肺主秋,肺主悲伤、忧虑,所以秋天里人的情绪容易低落,而应季菜南瓜富含各种帮助稳定情绪的物质,如大量镁元素、维生素B6和铁。镁不仅有助于放松肌肉和调节心跳,还能改善精神状态,促进睡眠。 这些营养素可以将人体内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增加脑部能量所必需的燃料,使我们脑力活动充沛,帮助人体管理焦虑、安抚情绪、消除疲劳,改善坏情绪,此外,南瓜子富含色氨酸,有助于提升心情,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糖尿病人可以吃南瓜吗? 南瓜含有5%~10%的单糖(不是果糖),糖分虽然比较低,但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熟南瓜的GI(升糖指数)值约为75,属于高GI食物,这意味着食用南瓜后,人体血糖会快速上升。 南瓜除了高GI外,它的高热量也会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南瓜虽好,但对于糖尿病及血糖异常的病友来说,如果平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合理、适量的食用南瓜。如果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建议减少食用南瓜。 南瓜有“敌人”吗? 虽说南瓜性味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实际上南瓜还是有几个“敌人”的。 比如南瓜与羊肉同吃体内燥热会加重,出现口干、上火、血气痹阻的情况;南瓜性温,结合长夏气候特征,湿气重的人服用后体内会由温化热,导致脾胃运行阻碍,加重胃肠负担;南瓜与菠菜不能一起吃,因为南瓜中有大量维C分解酶,会破坏菠菜中的维C,导致营养价值下降;少部分人食用南瓜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 另外,带鱼、螃蟹、芹菜等与南瓜共食也会引起腹泻等不适,注意尽量避免。 下面推荐几种南瓜的家常做法 1、南瓜小米枸杞粥 小米洗净放入锅中,南瓜切成小块放入,大火烧开小火煮至粘稠后放适量枸杞煮2分钟即可。 2、百合莲子蒸南瓜 南瓜去皮洗干净切成厚片摆盘底,百合莲子洗净放在南瓜上层摆成花朵形状,大火蒸15~20分钟即可。 3、素炒南瓜 起锅烧油,把切好的南瓜放进去,放盐、蒜末翻炒入味后,放清水收汁,打开盖子放入葱花,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4、南瓜土豆泥 将南瓜、土豆烤熟或蒸熟后,压成泥状,与牛奶混合,加入少许肉豆蔻、盐和胡椒调味,成品柔滑可口,适合作为配菜食用。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宋亚妮、周溪琳】 【编辑:YT 】
  • “芒果汁”健康吗?想知道答案,请阅读这篇文章!
    芒果在全球广受欢迎,芒果汁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果汁常常因含糖量高而受到质疑,但芒果汁富含营养,在南亚和东南亚尤其受欢迎。 芒果汁富含维A和维C,能增强免疫力和保护眼睛,此外,芒果汁含有抗氧化剂——芒果苷,不仅能防止细胞损伤,还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 芒果汁健康吗?答案是:适量饮用是健康的。健康程度取决于其制作方式和含糖量。选择100%果汁,而非含糖饮料产品。因此,阅读营养标签是选购健康芒果汁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商店购买的芒果汁通常比自制的更美味,但往往添加了大量糖分。自制芒果汁更健康,可以避免过多的添加糖。可以通过稀释或减少摄入量来控制糖分摄取,也可以选择直接食用芒果,摄入更多纤维,帮助控制血糖。 为了提高自制芒果汁的营养价值,建议将果肉加入果汁中,增加纤维含量。用苏打水稀释芒果汁,能保持口感的同时减少糖分。无论如何,确保在喝果汁的同时,饮食中要富含水果和蔬菜。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国家公共营养师 宁继艳】 【编辑:YT 】
正在载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