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心理咨询

熊玲心理咨询

网易号

关注
1.9万粉丝
10关注
899被推荐
IP属地:四川

10枚勋章

心理咨询

  • 抑郁症患者康复心路历程
    2024-04-21
    7跟贴
  • 心理治疗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当事者总觉得自己生病了,轻者怀疑某部位有病,焦虑不安;重者疑有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沉于一片恐慌。于是,长期跑医院,不是去治疗而是去检查,对感觉疑病的地方反复查,求证是否真有病。持久的疑病,已不像疑病症,更像是恐惧症了。他们觉得有病,求证了无病但又不相信无病,于是,再求证再怀疑的疑病幻想,成了他们痛苦的生活模式。
    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为什么要执意怀疑自己有病呢? 许多对此现象的解释是,缘由死亡恐惧。这的确是个无可反驳的心理缘由,人最大的恐惧不外是死。但,我们看到很多人并不怕死,挺勇敢的以各种方式赴死。所以人类最大的恐惧是什么,确是谜一样的存在。 疑病症的表现,无疑透露了死亡恐惧,但这不足以解释他们何以疑病,又何以恐惧不存在的疾病。从这一提问本身看出:疾病≈死亡,所以疑病者恐惧疾病。问题是,他感觉似有病,这病和病代表的死,非现实存在,存在的重心是感觉与错觉。 看来,对不存在事物的强烈忧患,或叫自我存在感漂浮,可谓疑病症的症结。
  • 如何处理异地恋中的沟通问题?
    2024-04-20
  • 熊玲:焦虑症状处理自体训练和生物反馈训练可借助

    2024-04-20
    4跟贴
    图片
    03:24
  • 恋爱的幻象是否能激发我们去寻找真爱呢?
    2024-04-19
  • 熊玲:焦虑源自对意义和价值的探索,意义治疗能激发潜能

    2024-04-19
    6跟贴
    图片
    03:28
  • 有一种烦恼和痛苦,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他/她太执著于:希望不要有烦恼和痛苦。
    例,1)某年轻女士说:我最怕被人拒绝,那像是受到耻辱的难过......我多希望自己,当被拒绝时不要这么难过。2)某先生是职业经理,他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人多时讲话不要紧张、不要说错话。3)某父亲常对他儿子说:我对你没啥希望,只希望你不要变坏。4)某高三男孩说:我成天与脑海中不该想的东西做较量,头都想大了,我多么希望不要再想那些糟糕的东西。5)失恋女孩的希望:望自己不要再相信爱情,望自己永远地忘记过去。 这就是活在“希望不要....”希望里的一伙人。为了这些希望,他们忍受焦虑,想尽办法,执着为希望“别乱想,别难受”而忙碌着。 但他们的烦恼照旧,痛苦依在。他们不明白,那样的希望很难实现,因为是一种充满陷阱的希望。
  • 如何化解婆媳矛盾,建立良好关系
    2024-04-18
  • 熊玲:害怕犯案的人大多来自理想世界,内心纯美却缺乏韧性

    2024-04-18
    3跟贴
    图片
    02:34
  • 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一种是类药物的药物,如安慰剂,包括安慰性手术;另一种是心药,即我们所指的心理治疗。
    安慰剂的存在,充分证明了非药物的心理效应。例子1,有位恐惧症患者,10年来从不敢外出吃饭,也不敢与人交往;他的恐惧源于几年前在一次野炊时,怀疑自己误食了一根蚯蚓;他经多次住院及药物治疗无效,后来医生用安慰治疗:首先做X拍片“确认”蚯蚓的位置,然后实施剖腹手术取出了“蚯蚓”,患者被治愈了。 例子2,一位因腹部疼痛而就诊的中年男子,被误诊癌症,之后的两个月时间,男子卧床不起,身体渐衰,似病入膏肓;家人为满足他的遗愿,陪同他去看向往已久的上海和大海;在此期间,家人力劝他顺便去大医院看看,很意外的检查结果是良性肿块,而非癌症,男子即刻神情舒展,激动得眼泪满面。 如果(据统计)心理治疗技术有400余种,那么可以通俗讲,用于临床的心药也有400余种。凡为心药,对人的心理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催眠治疗,可以唤起或消除某种记忆感念;音乐治疗,可以到达身心放松、消解抑郁感;精神分析等治疗,起到触及、觉知、深入理解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
  •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2024-04-17
  • 熊玲:关于梦与人生的思考

    2024-04-17
    1跟贴
    图片
    02:15
  • 熊玲:关于思考的思考
    2024-04-15
  • 药物的心理效应。凡是药物,都有它的心理效应。就如凡药物,除了它有治疗功能也都有它的副作用,是一个道理。
    据统计,看门诊的病人中有70%的人有抑郁情绪,其病的好转或治愈,多是因为感觉自己看了病吃了药,准确说,是看医生、吃药这一过程陪你度过了病期。如患感冒,若你没看病的条件或没药可吃,实际是能自愈的。 再如,有位焦虑症患者,他读大学开始服用阿普唑仑2颗/每日,每当考试前,要加服2颗药才能顺利考完试;如今他工作两年了,每当有重要活动之前,仍要加服2颗阿普唑仑,心才踏实;有一次参加项目招标会,紧张了好几天,当天他误把阿托品当阿普唑仑吃下,招标会顺利过关了,事后他得知服错了药,情绪却陷入了后怕、紧张、失眠状态,声称再不敢参加重要活动了(却不是再不敢吃错药),并坚持每天服1颗阿普唑仑。 从这一案例看出两要点:一是他得知误服药之后,更焦虑了;二是更焦虑后,药量反倒每天减了1颗,心依然踏实。因此还说明两要点:一是他虽误服了药,但解救了真正的心病,即不再参加重要活动,也等于不再有失败的深层顾虑,这叫无意识的因祸得福;二是阿普唑仑虽为药品,但即使用在焦虑症的身上所发挥的功效,并非是药理作用而是心理作用更大。 药物的心理效应,进一步说明了致病的心理因素,也肯定了疾病的痊愈有赖于心理治疗。 对于重度抑郁症,的确需要药物治疗,因为通过药物可以改善抑郁情绪。但要得以根本疗愈,须结合心理治疗。因为抑郁症是涉及到个性心理的一种病,药物毕竟无法改善人的个性。
  • 恋爱和婚姻中的责任:忠诚、经济责任和同步责任
    2024-04-15
  • 熊玲:怪异念头和可怕感觉对你重要的警示(二)

    2024-04-15
    4跟贴
    图片
    01:53
  • 如果你遇到“为什么天要打雷,海要咆哮,天使在夜里哭?”之问时,将会如何回答呢?
    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人们一般不会理睬。或许会说:这要看你怎么看问题,对于同一个问,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答案。 我们用《秀才赶考》的故事,来说明有关思维与行为的关系。故事是这样:古时有两位秀才结伴而行去赶考,途中遇到抬着棺材的送葬队伍,秀才张的心里“咯噔”起来:不好,出门就碰到棺材,难道我今天考试死定了?秀才李的心里也“咯噔”起来:嗨,出门就见棺材,预示我要升官、发财,好兆头!考试时,秀才张的脑海不断闪现棺材、死人、糟糕、倒霉之类的画面,感觉头脑僵直、笔尖沉甸。秀才李是情绪高昂、才思敏捷、笔下生花。结局是秀才张名落孙山,秀才李高中红榜。 这故事想说明,思维决定人的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的确,许多人面临烦恼之事时,被情绪所控而陷入思维障碍,遇到考核之类的事情落败,必然归因当时的心情差,影响了发挥,而不反思心情差的原因。他会自责,或被责问:“你本来能过关的,为啥关键时你就紧张、不自信了?”我们也常听到父母的苦衷:我孩子的最大问题是,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缺乏毅力,急切想求得解决的妙方。 要求解决不自信,怎么解决?这又是一个心理负暗示:你的问题,是因为你自卑、不自信所致,必须解决自卑,消除不自信。然后,你的脑海经常会浮现“天空总是灰暗和阴霾,大地处处是坎坷和陷阱”之画面,联想“我自卑、我没用”的定位进被一步加强。 需承认,他们非常努力在解决难题,只是始终困于难题,欲消除自卑,却依然不自信。
  • 如何处理朋友越界行为
    2024-04-13
  • 熊玲:怪异念头和可怕感觉对你重要的警示(一)

    2024-04-13
    4跟贴
    图片
    03:09
  • 心理治疗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当事者总觉得自己生病了,轻者怀疑某部位有病,焦虑不安;重者疑有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沉于一片恐慌。于是,长期跑医院,不是去治疗而是去检查,对感觉疑病的地方反复查,求证是否真有病。持久的疑病,已不像疑病症,更像是恐惧症了。他们觉得有病,求证了无病但又不相信无病,于是,再求证再怀疑的疑病幻想,成了他们痛苦的生活模式。
    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为什么要执意怀疑自己有病呢? 许多对此现象的解释是,缘由死亡恐惧。这的确是个无可反驳的心理缘由,人最大的恐惧不外是死。但,我们看到很多人并不怕死,挺勇敢的以各种方式赴死。所以人类最大的恐惧是什么,确是谜一样的存在。 疑病症的表现,无疑透露了死亡恐惧,但这不足以解释他们何以疑病,又何以恐惧不存在的疾病。从这一提问本身看出:疾病≈死亡,所以疑病者恐惧疾病。问题是,他感觉似有病,这病和病代表的死,非现实存在,存在的重心是感觉与错觉。 看来,对不存在事物的强烈忧患,或叫自我存在感漂浮,可谓疑病症的症结。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