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纠纷终化解 为民解忧获锦旗
土地纠纷是乡村常见的民事纠纷,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好该类纠纷有利于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近日,绛县人民法院横水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数十年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纠纷的案件,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案情基本情况
该起案件的原告系柳泉村第四居民组,被告是自然人,案涉19.8亩土地涉及村民小组近百户人家的利益,近百户人家联合署名,委托居民组负责人及律师起诉。
从2015年农历秋分开始,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等各部门多次组织调解无果。立案后,为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我院干警多次深入纠纷现场,实地查看土地状况,与双方当事人及当地村民深入沟通,全面了解各方诉求和实际困难,先后组织了十余次调解,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和解。同时,为了保证调解效果,不给调解工作留后遗症,现场督促被告当庭履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组织困难,维护了近百户家庭的合法权益。

法官说法
土地承包,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合同条款的明晰与规范是重中之重:包括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边界等具体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地在合同中明确表述,以防日后产生边界纠纷或者面积争议。比如,曾有案例因合同中土地位置描述模糊,导致承包方与发包方在土地归属问题上争执不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承包期限的设定要合理:过长或过短的承包期限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期限过短,承包方可能无法充分实现土地的价值和效益;期限过长,则可能因未来的不可预见因素而引发风险。
三、租金及支付方式的约定也不容忽视:租金的数额应参考当地市场行情,确保公平合理。支付方式要明确,是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还是按年支付等,以避免因支付问题产生矛盾。
四、土地用途的限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规划,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另外,对于承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责任分担,也应当在合同中有所体现。比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土地质量下降的责任归属等。
对此,提醒广大群众,在进行土地承包时,对这些事项的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将为承包双方的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理想信念不变”,一面锦旗,一封长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谊。字句虽不长,却表达了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肯定。接下来,绛县人民法院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一如既往的把解决群众问题放到首位,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平与正义,让人民群众从司法工作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暖暖的幸福感。
来源:绛县法院
投稿·合作:微信66350359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