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赛季CBA的风向,怕是要变天了,北京队刚刚收拾完上赛季的烂摊子,手还没捂热乎,新危机就已经在门口排队等着,许利民的教练组刚喘口气,球迷和舆论又开始集火,回头看去年的总决赛,四大外援的集体“潜水成了全网群嘲的焦点,别说总冠军,连主场都守不住,这种局面搁谁身上都憋屈,外援本该是关键先生,结果成了背锅侠,网友一边倒开喷,连“蓝领外援都算不上大杀器,团队属性是合格了,可CBA总决赛不是靠团队就能混过去的地方,关键时刻还是得看谁能站出来硬解对方的防守,结果北京的四大外援全程隐身,赛季一结束,直接被钉在耻辱柱上。
问题来了,北京的危机还没消化完,新疆那边却突然杀出一张新牌,这波操作直接把争冠天平往新疆方向狂拉一把,新疆队上赛季其实也不算顺,常规赛能打进前五,季后赛第二轮就被辽宁三杀淘汰,别看战绩体面,一到关键场次,伤病潮就像连锁反应,赵睿、齐麟、爱德华兹、李炎哲、吴冠希,主力一个接一个倒下,大家都知道CBA没有体谅失败者的剧本,没人会在意你过程有多曲折,反正新疆又一次无缘决赛,甚至连半决赛门票都没捞到,这种剧本对于郭舰团队绝对是“接受无能,尤其是联盟刚恢复四节七人次双外援政策,北京、广厦、广东这些强队补强空间直接拉满,新疆的争冠窗口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休赛期必须得搞点大动作,否则下赛季还得再看别人笑话。
说到补强,外援固然重要,但新疆真正的X因素其实是自家青训出来的本土核心,这话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齐麟,这个名字今年夏天应该能刷屏一波,上赛季季后赛虽然带伤上阵,可他场均能打40分钟,21.5分、4篮板、3助攻、1.5抢断,命中率50%,三分36.8%,罚球100%,这数据搁哪儿看都不亏,别说现在CBA整体没有绝对巨星,就这表现,已经是联盟前线的中坚力量,更何况他才25岁,正值涨球的黄金期,休赛期恢复了健康,竞技状态预计能再上台阶,新疆主帅刘炜如果愿意给球权和出场时间,齐麟绝对有机会往丁彦雨航那种超级锋线方向奔一波,这不是画饼,是真实力摆在那儿。

当然,单靠齐麟也不是万能钥匙,CBA争冠格局早就卷到极致,现在谁都没有绝对底牌,别说新疆,北京、广厦、广东,甚至上海、深圳,每家都有自家王牌和外援组合,关键还是看谁能在细节上找到突破口,上赛季新疆被辽宁三杀,固然有伤病成分,但阵容厚度和临场调整也露了怯,外援配合没打出想象空间,板凳深度也没真正发力,休赛期如果能在两个外援配置上补个靠谱的持球点,或者后场再补一位即插即用的防守悍将,新疆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再涨一档,尤其是在四节七人次政策下,本土核心的发挥变得更重要,有齐麟这种状态的锋线,外加健康回归的吴冠希和李炎哲,外加靠谱外援组合,这个配置不说稳赢,起码能在季后赛硬碰硬正面刚一波。
反观北京队,许利民的执教思路一向稳健,但阵地战一旦失灵,临场变阵还真是死穴,外援短板如果休赛期补不上,下赛季还得被对手抓着打,尤其是现在的CBA,强队补强节奏都快卷出天际,稍微掉链子就是一波社交媒体对喷,球迷情绪这两年也越来越直接,谁打得烂谁就被刷屏点名,北京如果还是老配方,靠团队磨合拖进最后两分钟,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解决问题,怕是又得原地踏步,甚至有掉队风险,毕竟现在联盟没有绝对弱旅,随便一支队伍发疯都能爆冷。
当然,外部环境也在变,四节七人次政策的回归其实是给本土核心派发了红利,外援作用还在,但决定比赛走势的往往是那几个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国产球员,新疆这波齐麟崛起,恰好踩在CBA政策红利的节点上,如果刘炜和管理层能把握住机会,合理分配球权和战术资源,新疆不是没有机会逆袭,反倒是北京,压力山大,外部看似风平浪静,内部其实暗流涌动,外援调整不及时、主帅思路僵化、阵容年龄结构偏大,这些问题都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你说巧不巧,CBA争冠这事还真就像掷骰子,表面上看各队都在补强,实则每一步棋都暗藏玄机,新疆这波新核登场,确实给联盟注入了变数,也让北京队的“安全感直接破防,现在就看新赛季谁能先把握住主场优势,谁能在外援和本土核心之间找到平衡点,谁就有机会笑到最后,至于北京和新疆,谁能先解决自家危机,谁就能在这场搏杀中站稳脚跟,CBA的江湖,从来只有变化,没有永远的赢家。
所以说,新赛季还没开打,争议和悬念已经提前拉满,球迷们不妨多盯盯新疆的齐麟,也别低估北京队的调整能力,毕竟赛季长路漫漫,一切皆有可能,夺冠曙光究竟属于谁,还是得等最后一刻才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