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临近

在学子逐梦的热血时刻

不法分子却在暗处

酝酿着一场场骗局

他们化身“命题组专家”

兜售“绝密答案”

冒充“招生办内部人员”

承诺“低分高录”

倘若轻信,不仅钱财受损

更可能断送孩子的前途

快码住这份高考防骗指南

擦亮双眼

识破隐藏“骗局”!

@2025年高考考生和家长

全国高考学生家长

统一防骗测试卷已发出

请认真作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前这些套路不要信

01

售卖高考试题、答案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广告类信息等方式,推销所谓的“高考试题、答案”,接着就会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付款,或是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发送非法链接实施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购买涉密材料是违法,切勿尝试。

02

出售作弊器材

不法分子通过推销“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其器材可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只要购买并带入考场,考试过程中就会有“考试高手”辅助作答,帮助考生考出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

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切勿以身试法

不要放松警惕 谨防考后诈骗

黑客改分,交钱“包过”

每年高考后就有骗子在网上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所谓的“黑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修改高考分数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系统特殊,全程实行“无死角”监管,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查分“木马”短信、“钓鱼”网站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查分“钓鱼”网站或发送带“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一旦得手,便会盗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不法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或者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但凡遇到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申请助学金先交“报名费”

骗子冒充高校、教育部门等工作人员,或者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为由,诱导家长交项目申请报名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

但骗子始终盯着的是您的“钱袋子”

凡是涉及钱财的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

人生没有捷径

天上掉的都是“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中意识防提醒您

1、认准官方渠道。防范涉高考诈骗,关键要做到不偏听、不轻信。教育部门、招考机构和高校的官方渠道,是获取高考权威信息的“不二法门”。

2、勿存侥幸心理。切勿相信“售卖高考试题、答案”“内部渠道”“内部指标”等信息,切勿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谨防上当受骗

3、维护自身权益。如发现涉考涉招违法违规行为,可向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如遇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

更是诚信与理性的试炼

面对网上出现的虚假信息

考生和家长需牢记

“不轻信、不转发、不盲从”

以冷静心态应对挑战

愿每位考生笔锋所至,梦想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吴中意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