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驻马店,曾经有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 —— 石二群。他在当地商界声名赫赫,拥有多家公司,涉足房地产、酒店管理等多个领域,身家数亿。同时,他还热衷于慈善事业,捐资助学、修路铺桥,被人们视为大善人。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位风光无限的企业家,竟然有着一段黑暗的过去,他曾是一名抢劫银行的逃犯,逃亡长达 16 年。
那么,石二群究竟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包工头沦为阶下囚,又是怎样利用赃款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豪的呢?这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与警示性。

贫困中挣扎,梦想萌芽
1962 年,石二群出生于河南驻马店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在这样的环境下,石二群早早便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开始了与土地为伴的日子。
但石二群并不甘心一辈子被困在这片土地上,他渴望改变命运,向往外面的世界。17 岁那年,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前往郑州打工。初到郑州,石二群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工地上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一直工作到天黑,搬砖、打混凝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在工作之余,石二群非常勤奋好学,他虚心向工地上的师傅们请教,努力学习砌墙、粉刷等建筑技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他逐渐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建筑工人。

几年后,石二群凭借着自己在建筑行业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决定回到驻马店老家,带着亲朋好友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队,开始承接一些小规模的建筑项目。
刚开始,施工队的生意并不容易,石二群既要四处寻找项目,又要管理好工人,还要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诚信和努力,逐渐在当地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生意也越来越好。
到了 1996 年,石二群的包工头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收入颇为可观。他不仅将妻儿老小接到身边,还打算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过上好日子的梦想似乎就在眼前。

遭遇欠薪,心态失衡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石二群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1996 年,石二群承接了一个大型建筑项目,他和工人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满心期待着能拿到工程款回家过年。
可当他去找开发商结算工程款时,却遭到了开发商的百般推脱。开发商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拒绝支付他们的工程款,经过多次讨要无果,石二群感到深深的愤怒和无奈。
为了讨回工人的工资,石二群想尽了办法。他几次三番去开发商的办公室,甚至带着烟酒去讨好开发商,但每次都遭到了冷漠的对待。开发商不仅不理睬他,还对他态度傲慢,每次他要求结算工资时,开发商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有一次,开发商甚至只甩给他几千块钱,敷衍了事。
这些侮辱让石二群的心中充满了愤怒,渐渐地,他心中萌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用暴力手段来逼迫开发商还款。他认为,只有通过威胁,才能讨回属于自己和工人们的血汗钱。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渠道购买枪支。1998 年,石二群终于通过非法途径买到了一把枪。
拿着枪,石二群来到了开发商的公司。当他举着枪出现在开发商面前时,开发商被吓得惊慌失措。在石二群的威胁下,开发商最终不得不结清了所有工友的欠款。
这一次经历,虽然让石二群成功拿到了工程款,但也让他尝到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 “甜头”,同时也让他彻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抢劫银行,疯狂敛财
通过持枪威胁开发商拿到工程款后,石二群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满足于通过辛苦工作来赚钱,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用更快、更轻松的方式获取财富。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驱使下,他将目光投向了银行。
1998 年 9 月 12 日,石二群与犯罪团伙石新春、陈伟、孙根柱、李得新携自制火药枪、铁锤,来到管城区郑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的郑州市城市合作银行管城支行。他们打算对在该行郑汴路分理处门口接装营业款的金杯牌防弹运钞车实施抢劫。
当运钞车出现时,他们立即冲上前去,朝运钞车挡风玻璃、车门等处开枪。然而,由于驾驶员反应迅速,紧急锁住车门并驾车驶离现场,这次抢劫以失败告终。
但石二群并没有就此罢手。1998 年 11 月 21 日 13 时许,他携带自制火药枪,独自一人来到驻马店市西园城市信用社前进路储蓄所,实施了第二次抢劫。他在打伤数人后,抢走营业款 135617 元。尝到甜头的石二群愈发大胆,他开始精心策划更大的抢劫行动。

第三次抢劫,石二群将目标锁定在了郑州市航海东路的郑州市合作银行管城支行中药城批发市场分理处。为了确保抢劫成功,他花了半年时间进行踩点。期间,他甚至还前往银行柜台,用手触摸柜台玻璃,了解玻璃的厚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
1999 年 12 月 5 日 19 时许,石二群与犯罪团伙余全收、石新春、李付利、陈德成经预谋分工、踩点后,携自制火药枪、铁锤来到郑州市管城区航海路郑州合作银行中药城分理处。
石二群、李付利、陈德成持铁锤砸该分理处营业台玻璃,将保安打伤,随后抢走装有 2088324.26 元营业款的三个款包。得手后,五人先分头逃走,然后返回驻马店老家。

之后,石二群带着几人前往云南躲避风声,为了不让妻儿发现端倪,他谎称去云南走私。在这次抢劫中,石二群分到了 100 多万赃款。
在 2004 年 3 月 19 日和 2004 年 3 月 30 日,石二群与犯罪同伙又携自制火药枪,分别在周口市七一路邮政储蓄所和信阳浉河区信阳市城市信用社进行抢劫作案。
在周口市抢劫了取款人赵某、罗某,抢走现金 47400 元,在信阳抢走陈某取的 6000 余元,并打伤多人。然而,在信阳市抢劫时,同伙余全收被当场抓获,不久李付利也被抓获。石二群为了避免二人供出自己,每个月都前往监狱送生活费。

赃款发家,纸醉金迷
在犯罪同伙被抓后,石二群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样逃亡下去,他决定利用抢来的赃款开始新的 “生活”。他贷款并拿出全部的积蓄,购买了二三十亩地,建了六栋居民楼。
2006 年 6 月,石二群凑了六百多万在驻马店注册了 “驻马店市吉安地房地产开发工程有限公司”,开始正式涉足房地产行业。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石二群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敢于冒险的精神,陆续创办了建邦贸易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 7 家公司,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短短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个逃犯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身家数亿。
有了钱之后,石二群的生活变得极度奢华。他购买了豪宅,驾驶着名贵的豪车,尽情享受着金钱带来的物质享受。同时,他的感情生活也变得混乱不堪。他先后娶了 4 个老婆,生育了 12 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过着奢华的生活,而他也在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在外界眼中,石二群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他热衷于捐资助学,修路铺桥,经常在各种慈善活动中露面。当地人都对他称赞有加,却不知道他的财富背后隐藏着累累罪行。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自银行抢劫案发生以来,郑州警方始终没有停止对该案的侦破工作。尽管当时技术手段有限,案件侦破难度极大,但警方从未放弃。他们不断收集线索,对案发现场遗留的物证进行仔细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警方借助现代化的刑事技术,成功提取到案发现场作案工具上遗留的嫌犯的个性微量物证。
2015 年,郑州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成立,要求运用手头上的一切资源,对那些重大积案进行侦破,而 “12・5” 抢劫案被列在首位。
警方通过大量的排查和比对工作,终于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锁定了主犯石二群等 3 名嫌疑人,并于 10 月 21 日凌晨将石二群抓捕归案。当警察出现在石二群面前时,他没有反抗,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2017 年 4 月 27 日上午,石二群及 8 名同伙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检方指控石二群等人自 1998 年至 2004 年间,5 次持枪抢劫银行,其中 2 起直接闯入银行进行抢劫,1 起抢劫银行运钞车未遂,还有 2 起抢劫从银行里出来的取款人,最多的一次抢了银行 208 万元。
此外,还指控他们非法买卖枪支罪。在法庭上,石二群表示认罪,并愿意退赃及赔偿所有被害人。
石二群被抓后,他的家中挤满了要账的人。截至 2017 年 4 月 28 日,在驻马店驿城区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有 30 多起,向石二群提出偿还借款的金额超过 1 亿元。曾经风光无限的石二群,如今面临着法律的严惩和无数的债务,他的人生从巅峰瞬间跌入了谷底。

石二群的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一个人曾经多么辉煌,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财富和地位并不能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保护伞。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一时的冲动和贪婪冲昏头脑,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为一旦踏上犯罪的歧途,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悔恨和法律的严惩。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