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您老是这样!给了钱还想管我们怎么花?”儿媳小林声音拔高,面色涨红。

“一万块钱就值两个字?连个'谢谢'都没有?”我颤抖着举起手机。

“我凭什么要对您感恩戴德?这钱是给豆豆的,不是给我的!”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豆豆背着书包站在门口,眼睛里盛满了疑惑和惊讶:“奶奶?妈妈?你们怎么了?”

空气突然凝固。

客厅里只剩下挂钟滴答的声音,像是无情的审判,一下一下敲在我心上...

01

我今年六十三岁,退休教师,丈夫去世已经四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的风带着槐花的香气吹进窗户,我坐在阳台上喝茶,看着手机里豆豆的照片发呆。

明天,我的小孙子就要满十岁了。

照片里的豆豆穿着红色的小马甲,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两颗门牙刚刚长出来,还有点参差不齐。

那是他六岁时候的样子,现在已经长高了不少,脸也变得棱角分明,像极了小时候的儿子。

阳台上的绣球花开了,粉白相间的花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这是老伴生前最喜欢的花,他走后的第一年,我险些把花盆都扔了。

想着他那么爱惜这些花,最终还是留下来,每天浇水、施肥,像照顾一个活着的念想。

儿子张明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常年忙得脚不沾地。

他三十五岁,精力充沛,身高一米八,走路带风,说话快,做事雷厉风行,但对家里的事情往往是匆匆过问一下就算了。

“妈,家里有事您就找小林,我这边实在抽不开身。”儿子总是这么说,电话那头嘈杂的工地声音盖过他的声音。

我的儿媳小林比我儿子小三岁,今年三十二岁,在一家外企上班。她长得挺漂亮,瓜子脸,大眼睛,鼻梁挺直,性格也算温和,就是总给人一种距离感。

豆豆是我的开心果,活泼聪明,每次看到他,我心里就暖暖的。老伴走后,这个小家伙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牵挂。

每每想起豆豆,我就不自觉地笑起来。他那双灵动的眼睛,软糯的童声,还有总是冒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奶奶,为什么太阳不会掉下来啊?” “奶奶,我们走路的时候,地球会转吗?” “奶奶,您老了以后,会变成星星吗?”

这些天真的问题,常常让我哭笑不得,却又暖到心窝。

他喜欢坐在我的膝盖上,听我讲那些老掉牙的童话故事,明明都听过好几遍了,还是会瞪大眼睛,好像每次都是全新的体验。

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社区老年活动群的消息。

王阿姨在群里发了她外孙过生日的照片,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看着照片,我不禁想起明天豆豆的生日,心里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02

说起和儿媳的关系,说不上亲近,但也谈不上紧张。

每次去儿子家,儿媳都会喊我一声“妈”,招呼我坐,给我倒茶。但是话不多,寒暄几句就各忙各的了。

豆豆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几乎每天接送,让小两口安心工作。即使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我每周也去接他两三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我总感觉,儿媳是嫌我插手太多,但又离不开我的帮忙。这种微妙的关系,让我时常感到无所适从。

记得去年冬天,豆豆发烧,我连夜赶过去。儿媳在医院照顾了一夜,眼圈都黑了。我主动提出让她回去休息,我来守着孙子。

“没事,妈,您年纪大了,别累着。”她揉着太阳穴说道。

“我身体硬朗着呢,你明天还要上班,快回去睡会儿。”我坚持道。

最后她还是不肯走,我们两个人就那么干坐着,谁都不愿意先离开,气氛有些尴尬。

平日里,每到周末,我都会去他们家帮忙做家务。儿媳是个爱干净的人,家里总是一尘不染。

我想帮忙拖地,她说她有特定的拖地方法;我想擦桌子,她说抹布要用特殊的方式折叠;我想洗碗,她说碗要按照特定顺序放。

“妈,您去休息会儿吧,厨房的事我来做就行。”每次我想帮她做饭,她总是这样说。

“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你去忙你的。”我知道她是好意,但心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小林似乎总有自己的一套规矩,按照她的方式做事就是对的,不按她的方式就是错的。这种感觉,让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个碍手碍脚的老人,而不是孩子的奶奶。

有一次,我随口问了句:“豆豆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分?”

她淡淡地回答:“七十八。”

我想着继续聊下去:“是不是没复习好?”

“妈,孩子的教育我们有分寸,您别太操心了。”她语气虽然平静,但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别多管闲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距离感,我不知道怎么打破,只能尽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儿子似乎也察觉到了我和儿媳之间的那道无形的墙,但他总是忙于工作,回到家就抱着手机处理公事,很少真正坐下来好好聊聊天。

“妈,小林性格就那样,您别往心里去。”儿子偶尔会这么安慰我,却从不主动调解。

有时候我想,也许是我太敏感了?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不喜欢和老人过多接触?又或者,我确实有些过度关心了?

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03

豆豆的十岁生日,在我看来很有意义。十岁,两位数了,是个小小的人生里程碑。

去年他九岁生日,我送了一套科普读物,儿媳笑着说“谢谢妈”,但后来我发现那套书被随意堆在角落里,豆豆几乎没翻过。

前年送的电子手表,豆豆戴了一次就再没见他戴过。儿媳说那表太贵重了,怕孩子弄丢。

“要不是孩子奶奶送的,我都想把它收起来。”当时儿媳对儿子说这话时,我正好在客厅,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不是滋味。

我总觉得自己送的礼物,要么不合适,要么就是不被重视。每次想到这里,心里就闷闷的。

周三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去小区的健身广场跳广场舞。舞跳到一半,看到王阿姨和李阿姨坐在旁边的长椅上聊天,就走过去坐下了。

“老张,听说你孙子要过生日了?”王阿姨递给我一瓶矿泉水。

“嗯,豆豆,后天十岁。”我擦了擦额头的汗,喝了口水。

“准备送什么礼物啊?”李阿姨问道。

我摇摇头:“还没想好,去年送的书都没怎么看,前年的手表也是戴了一次就没了下文。”

“现在的孩子啊,你送那些没用的东西,他们根本不稀罕。”王阿姨在小区的长椅上对我说,“我外孙女过生日,我就直接给钱,她妈妈拿去给孩子买了个平板电脑,孩子高兴得不得了。”

“是啊,我孙子过生日我也是给红包,孩子他爸妈最清楚孩子喜欢什么。”李阿姨点头附和,“现在不比我们那时候,物质条件好了,玩具、书本什么的家里都有,反而是钱最实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听了,心里有些动摇。或许,直接给钱是最省事也最实际的方式?

“那你们一般给多少啊?”我有些好奇地问。

“我外孙女上个月满八岁,我给了五千。”王阿姨说道,眼睛里满是得意。

“我孙子今年七岁,我给了三千。”李阿姨说,“主要看自己经济条件。”

两位老姐妹你一言我一语,听得我心里砰砰直跳。五千?三千?我原本以为给个五百或者一千就很多了。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全是她们的话。是不是我太小气了?豆豆十岁生日,是不是应该给个大数目,让他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

回家后,我翻了翻存折,思量再三,决定今年给豆豆一个大大的惊喜。

翻开老笔记本,我算了算这些年的积蓄。退休金每月四千多,虽然不多,但也够我一个人生活。老伴留下的一些钱,加上平时节省下来的,存折上有十几万。

“十岁生日嘛,应该有点特别。”我自言自语道,“一万元,不多不少,正好。”

这个数字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豆豆会很开心的,我想。

晚上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不断地想象豆豆收到这么多钱后的表情。他会惊讶地张大嘴巴吗?

会兴奋地抱住我说“谢谢奶奶”吗?他会买什么呢?也许是那个经常在电视广告里看到的智能机器人?或者是他一直念叨的那款游戏机?

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份礼物能让他感受到奶奶的爱。也许,儿媳看到我这么大方,也会对我的印象好一些?

04

周四晚上,我坐在桌前,反复盘算着自己的积蓄。

退休金每月四千多,平时省吃俭用,这些年也攒下一笔钱。

一万元,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想到豆豆十岁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觉得值得。

盯着手机银行的转账界面,我输入了10000这个数字。我想象着豆豆收到这笔钱后兴奋的样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可能他会买那个一直想要的遥控飞机?或者是新款的游戏机?

我希望儿媳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我对孙子的疼爱。也许,这能让她感受到我的心意,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手指悬在“确认转账”的按钮上方,我深吸一口气,点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屏幕上的“转账成功”提示,我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这一万块,是我这半年多攒下来的。平时少买几件衣服,少吃几顿好的,省下来的钱。老伴在世时常说我太节俭,其实也没什么,这辈子经历过苦日子,花钱大手大脚不习惯。

现在想起来,老伴如果还在,肯定会支持我这个决定。他生前最疼爱的就是豆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孙子跑来跑去,逗他玩。

“老李啊,你看到了吗?豆豆都十岁了。”我望着窗外的夜空,轻声说道。天上的星星眨着眼,仿佛老伴在对我微笑。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我按了一下电源键,再次看到转账的金额——10000元。这个数字让我有些恍惚,仿佛看到的不是数字,而是我对孙子满满的爱意。

我给儿媳发了转账,而不是直接给儿子,是因为家里的日常开销都是她在管。儿子常年在外跑工地,很少关心这些家务事。而且,我也希望通过这笔钱,能让儿媳感受到我的善意。

记得豆豆五岁那年,我给他买了一套积木,他高兴地蹦蹦跳跳,抱着我的脖子说:“奶奶,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满足。

希望明天,豆豆收到这笔钱,也会像那时一样开心。我甚至已经想好了,如果儿媳邀请我去参加豆豆的生日聚会,我还会做一个生日蛋糕带过去。

豆豆喜欢巧克力蛋糕,上面撒满彩色的糖针,再插上十根蜡烛。我在脑海中描绘着这个场景,满心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05

周五晚七点,我通过微信给儿媳转了账。

“豆豆生日快乐,奶奶的心意,给孩子买他喜欢的东西吧。”我在转账留言里这样写道。

发完后,我把手机放在茶几上,心里期待着儿媳的回复。也许她会发个视频通话,让我和豆豆聊聊天?

电视里正播着我常看的连续剧,但今天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

一个小时过去了,手机依然安静。

“可能她在忙吧。”我自我安慰道,起身去厨房倒了杯水。

九点了,还是没有消息。我拿起手机看了看,确认微信没有关闭提醒,也没有静音。

“奇怪,这么久了都不回复一下?”我开始有些焦躁,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茶几。

到了十点,我实在忍不住,拿起手机又看了一遍自己发的转账信息。显示已经收款,但儿媳仍然没有任何回应。

我犹豫着要不要直接打个电话问问,但又担心显得太急切,让人觉得我在要求回报。

于是继续等待,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

夜色渐深,窗外的路灯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我站在窗前,望着对面楼房的灯光,有的亮着,有的已经熄灭。每一扇窗后都是一个家庭,不知道他们此刻都在做什么。

厨房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漏水,我走过去拧紧了水龙头。这是老房子了,水管老化,经常需要修修补补。上个月刚找人修过,没想到现在又开始漏了。

老伴在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张罗。现在只剩我一个人,很多事情都显得力不从心。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伤感。儿子工作忙,很少回来看看。儿媳虽然表面客气,但总有距离感。如果不是有豆豆这个牵挂,我真不知道自己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又看了一眼手机,屏幕还是暗的,没有任何新消息提醒。

“叮咚”,门铃突然响了。这个点会是谁呢?

我赶紧走到门前,透过猫眼一看,是住在楼下的小刘。

“张阿姨,您家水管是不是漏水了?我家厨房的天花板湿了一块。”小刘皱着眉头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啊?我刚才确实听到水龙头在滴水,已经拧紧了。”我有些慌张地说。

“可能是水管有问题,明天我帮您叫个修水管的吧。”小刘好心地说。

送走小刘,我心乱如麻。水管的事情明天再说吧,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儿媳还不回复我的消息。

十一点了,我坐在沙发上,电视的声音已经调到最小,几乎听不见。眼睛时不时地瞟向茶几上的手机,盼望它能亮起来,给我一个回应。

但它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06

晚上十一点多,我正准备洗漱睡觉,手机终于“叮”的一声响了。

迅速拿起来一看,是儿媳的微信回复。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急切地点开消息。

看到屏幕上那两个冷冰冰的字,我瞬间感到一阵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