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曦东出生于1915年,山东黄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八岁的时候,仲曦东进入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跟随亲戚前往东北佳木斯学做生意,成为一家店铺的学员。不过,学习期间,仲曦东经常受到店主的打骂,再加上他还想读书,所以干了不到一年便返回家乡。

返回家乡后,仲曦东进入本村的小学教授低年级学生,1934年,他考入黄县中学读书,一年后毕业,因为家庭贫困,父亲不再允许他读书,于是仲曦东以报考免收学费的济南师范为由,请求父亲允许自己继续读书。
父亲同意后,仲曦东同时报考了济南师范与济南高中两所学校,并同时考中。经过权衡之后,他最终进入了济南高中读书。也是进入济南高中读书的这一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受此影响,仲曦东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并在1936年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1937年9月,仲曦东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入党之后,他辗转泰安、潍坊等地宣传我党的各项抗日主张,发展与培养抗日骨干分子。不久后,仲曦东返回家乡,在家乡 一带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八路军东进到达山东后组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仲曦东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也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他本人担任了山东纵队五支队军政干校政治处主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那段时期,仲曦东参加了胶东根据地的一系列对日斗争,在抗日军政干部培养、领导大生产、部队整训以及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多次参与指挥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蚕食”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仲曦东继续留在山东,参加了南麻、临朐、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等解放山东的战斗。山东解放后,仲曦东随军南下,继续参加了渡江、上海等战斗,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仲曦东随军前往福建,参加了福州、厦门战役以及福建剿匪等作战,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不仅巩固了新生的政权,而且还稳定了社会秩序。1950年11月,仲曦东调任华东后勤政治部主任,一年后,他又调任军事学院政治系任副主任,继续投身我军的政治工作建设。
1955年,仲曦东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1961年,仲曦东被调到外交部门,陆续担任了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以及驻坦桑尼亚大使等职务。任职期间,仲曦东始终贯彻我国的外交路线,为维护世界和平、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仲曦东也在国际社会上广泛宣传我国的各项外交政策,为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2年,仲曦东晋升为外交部副部长,任职期间,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努力减小了造反派对外交工作的干扰,维护了外交秩序。1984年,仲曦东改任中非友好协会会长,也是这一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