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第5次考察湖北
1月6日
湖北召开的新年第一会
——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
省委书记王忠林指出:
“湖北科技创新
从多点发力转向全面突破
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进入了整体跃升、领先跨越的关键阶段”
王忠林强调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是湖北肩负的时代重任”
并给出“六个强化”的实施办法
“六个强化” 推动科技创新整体提升
强化全域创新,着力优化高质量创新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科学城“一廊一城”核心承载区,增强武汉科创中心引领力、辐射力。做实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创新支撑点、撬动点,加快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创新型园区建设。推进鄂湘赣“中三角”创新联盟合作常态化、长效化,更好发挥在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的创新策源功能。
强化平台支撑,着力做强高能级科技力量矩阵。坚持省部共建完善实验室体系,推动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布局优化、功能提升。在氢能、脑机接口、北斗导航、工业母机等领域抢先布局,抓紧申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持续加力培育更多“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在鄂央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强化集中攻关,着力增强高水平创新策源功能。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有计划遴选布局一批前沿研究、冷门研究、极端研究、交叉研究项目。深入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尖刀”工程,力争在6G、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高端芯片等方向产出一批代表性成果。深入实施产业急需技术“突围”行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强化融合转化,着力锻造高层次现代产业体系。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做强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创企业孵化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五大支撑”,加快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加强链群聚合、实数融合,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全面升级。加快培育雁阵式创新企业梯队,锻造引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团”。
强化改革赋能,着力营造高品质开放创新生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体系,大力推动高校学科动态调整升级,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投贷股债保担”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进培育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优化“包干制+负面清单”的科研管理体系,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深度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创新体系,更好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
强化人才驱动,着力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放眼全球引进拔尖人才,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人才,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2025年
湖北科技创新要整体提升
是有底气的
这份底气何来?
近年来
不断提升
2021年谋篇布局: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谋划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揭牌9个湖北实验室。
2022年立柱架梁:武汉科创中心、汉江国家实验室先后获批,9个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科技强省四梁八柱初步成型。
2023年成势见效:科技力量矩阵基本形成,实施29项"尖刀"技术攻关工程,综合科技创新排名上升至全国第7。
2024年聚势突破:1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全国第2,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大批突破性创新成果
不断涌现
湖北科技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取得显著成效
突破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领跑全球。人造太阳氘氚聚变、植入式脑机接口等技术世界领先,超高功率光纤激光、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等高端装备打破国外垄断。
一大批“国之重器”挺起大国脊梁。李德仁院士牵头攻关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将卫星导航精度提升至厘米级。“高端晶圆光刻胶”,采用国内首创光刻胶阴离子活性聚合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高端光刻胶自主可控。
一系列行业领航产品不断涌现。湖北造“快舟”火箭发射次数、载荷质量、入轨卫星数量均为全国第1,高端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