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所知的蒋系部队“五大主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那还是在1945年的春夏之际,以在抗战中的功绩为标准,蒋系部队评出了“五大主力”,分别为1、5、13、52和74军。

客观来说,1945年春夏之际的这个“五大主力”版本比1946年蒋系部队整编后的那个版本儿更为合情合理一点儿。

从派系而论,除13军外,其余4个军或多或少都有何应钦的影子。

可能有人会说,1军不是胡宗南的嫡系吗?怎么能说有何应钦的影子呢?

大家不要忘了,何应钦曾是担任过1军首任军长的人,把1军评为“五大主力”之一,何应钦难道会不高兴吗?

第5军的老底子其实是徐庭瑶所部。

徐庭瑶虽然在桂南会战后已经靠边站了,但他是谁的人呢?自然是何应钦的人了。

那52军又归为哪个派系呢?

在蒋系部队中,凡和陈诚关系不好的,或不属于汤恩伯、胡宗南派系的,那自然就要归到何应钦派系了。

第52军是关麟征的基本部队,自然也可以划到何应钦派系。

何应钦这个人虽然指挥打仗的本领不是很灵光,但在人事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他奉行的原则是,来者欢迎,去者随意。

那些在派系之争中失利的人,总是能在“何婆婆”身上找到应有的关怀和温暖。关麟征自然也不例外。

至于第74军,同样也得到过何应钦的关怀。

在王耀武担任连营长的时候,何应钦就向他伸出过热乎乎的大手。

表现之一就是,把他的侄子,毕业于黄埔1期的何绍周托付给王耀武照顾。

虽然那时候何绍周的职务要高于王耀武,但何应钦慧眼识珠,认为以王耀武的本领早晚要超过何绍周。

在这个“五大主力”中,也只有汤恩伯与何应钦走得远点。

不过,这次评选也给何应钦带来了麻烦。

不然,何应钦也不会丢掉“军政部长”的头衔儿,被下放担任陆军总司令去了。

可能有人会说,时间不对呀,何应钦丢掉“军政部长”职务的时间是在1944年的11月20日,而评选“五大主力”是在1945年的春夏之际。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如果何应钦丢掉“军政部长”的职务后,大家都采取“人走茶凉”的态度,那蒋氏还会放心一点儿。

可何应钦丢掉了“军政部长”的职务后,竟然还会评出这样一份“五大主力”,那蒋氏就更加担心了。

这就为“五大主力”的重新评选埋下了伏笔。

以受重视的程度而论,这次评选“五大主力”是沿用了1940年初4个攻击军的评选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评选攻击军有两个标准,一是要看历史渊源,二要看战场表现。

不过,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江北战场的两个军只看了历史渊源,而在江南战场的两个军则只看了战场表现。

就这样,1、2、5、74这4个军被评为了攻击军。

而这四个攻击军中,在1945年春夏之际时,1、5、74这三个军仍然被评为了“五大主力”。

如此一来,1945年春夏之际评出来的“五大主力”就很清楚了,除13军外,其他4个军都和何应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至于13军能够入选,原因也很简单,千顷地里也总得给其他派系留一棵苗吧?

在1945年春夏之际评选出来的“五大主力”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在抗战时期要打满全场。

这一点,这5个军全部做到了。

不过,这一切在1946年完全变了样。

其实在1943年的时候,蒋氏就想动手对部队进行整编。

可不料,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把蒋氏的计划打乱了。

蒋氏要整编部队理由是,抗战打了快8年了,原以为可以借此消耗杂牌军实力的想法竟然未能实现。这是其一。

其二,蒋氏发现,在他的嫡系和半嫡系部队中,派系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

这就意味着,在嫡系内部很有可能会出现新军阀。

这是蒋氏始料未及的。

他刚把旧军阀给削灭,没想到在自己的内部又冒出了新军阀。

于是,一套全新的整军计划在他和陈诚的谋划中逐渐出炉了。

可由于豫湘桂会战的爆发,这一切都被暂时停止。

在豫湘桂会战第1阶段,即豫中会战中,汤恩伯一败涂地,这就为陈诚再次出山创造了机会。

之前,陈诚因“清君侧”事件,被蒋氏雪藏了长达一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陈诚开始着手进行部队整编。他的意图就是把部队进行兵團化和绥靖区化。

在抗战初期,蒋系部队中就有兵團的存在。

可那时候的兵團都是临时组建的,在需要的时候把几个军拢在一起,给个兵團的番号,那就是兵團了。战事结束后,兵團番号取消。

在1946年的整编会议上,陈诚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打造核心部队。

他提出,组建战术军团,以核心为部队为主,其他被部队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陈诚这么做的目的有二:

一是可以打乱各派系部队的指挥架构。

因为核心部队就那么多,以核心部队为主,其他部队为辅组建战术军团,就可以把一些核心部队从这支部队的创建人手中调离。

比如,他就把关麟征基本部队的第52军、把汤恩伯的基本部队13军调往东北,把王耀武的基本部队第74军配属给了汤恩伯。

并派第5军的当家人杜聿明到东北指挥,第5军则留在了徐州,归薛岳指挥。

这样一来,原有的指挥体系被打乱,哪怕王耀武、汤恩伯、关麟征、杜聿明等人想要成为新军阀,可核心部队不在手上,也只能想想。

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好,只能说陈诚的做法过于超前了。

当时的蒋系部队还是有着浓厚个人色彩的部队,远没有形成日后那种标准化的部队。

陈诚这个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部队指挥不灵。

具体来说,就是杜聿明在东北指挥汤恩伯和关麟征的部队、汤恩伯在山东指挥王耀武的部队、白崇禧在华中指挥陈诚的部队、薛岳在徐州指挥杜聿明的部队。

这些部队原本互不统属,并且各部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要能够做到“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那才叫见鬼呢。

这也是在解放战争前期,原本在抗战中有不俗表现的这些核心部队屡屡战败,甚至被全歼的主要原因之一。

往往来说,当一个好的点子脱离了实际情况,或者说超越了当时人们的接受能力之前提出,这就不是个好点子。

就以日军为例。

在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将领其实从个人能力来讲,并不是那么强,可他们仍然能领着部队打胜仗。

这其中固然有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原因在内,但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日军各师团是经过了标准化训练,其作战、指挥等都是由参谋事先制定好的,各部队长只需按令执行就是了。

在这样一种部队中,部队长是没有多少个人色彩在内的。

换句话说,哪怕日军的部队长本领再差,他也能指挥这个部队作战。

而当时的中国部队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蒋氏所属的嫡系部队情况稍好,可在由地方实力派组建起来的部队中,往往充满了个人色彩。

也就是说,当这支部队不是由有地方实力派色彩的人来指挥,根本就指挥不了。

可蒋氏和陈诚见不及此,在部队还没有进行统一化、标准化训练后就进行了整编,随后就投入了内战中。

或者说,是蒋氏和陈诚发动内战过于着急了。

二是,陈诚可以用整编部队的机会大力排斥异己,把“土木系”的部队或具有“土木系”血脉的的部队全部编为核心部队。

这也是新“五大主力”会顶掉原“五大主力”的原因。

所谓是“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18军,即整编11师能成为“五大主力”之一,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若论战功,18军在抗战中的表现并不出彩。

淞沪会战时期,在罗店,18军确实是打了一场惨仗。

若没有18军在罗店血战,恐怕淞沪会战结束的时间还会提前。

这一点,18军确实是立下了大功。

可在随后的战争中,18军没有太多的表现。

如守卫宜昌失败,反击宜昌失利,这也是在1940年18军竞争攻击军会输给第74军的原因。

至于所谓的石牌保卫战,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战而宣传出来的。

只能说,11师师长胡琏是个比较会煽情的人。

若论战斗力,其实18军并不差,其在抗战中并无上佳表现的原因是陈诚扩军太快,能够始终保留下来的仅有一个11师,其他的部队也仅是在18军打了个滚,镀上了一层金后就会被调离。

也就是说,18军除11师外,并没有核心部队。

而只有一个师的核心部队,就想撑起“五大主力”的牌面儿,那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关麟征的第52军,就始终保留第2师和第25师的番号。

王耀武的第74军就更不用说了,从他担任军长始,51、57和58三个师的番号就没变过。

哪怕后来又增加了100军和73军,王耀武也只是酌情从以上三个师中抽出部分军官去加强这两个军,却从来没有以这三个师为核心扩编三个军的想法。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74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而陈诚做的恰恰相反,这也直接造成了18军虽然名声在外,可战斗力却一般的原因。他能评为“五大主力”之一,完全是因为陈诚的原因。

74军能够入选“五大主力”,那是毫无悬念的。

无论是在1940年的攻击军时期,还是1945年春夏之际的“五大主力”时期,还是在1946年整编时期,74军能够入选是毫无争议的。

至于第5军能够入选,其实有些勉强。

第5军在抗战时期的表现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昆仑关之战。

可在这场战役中,第5军的表现其实并不好。

但毕竟是在武汉会战后,全军处于守势的时候发起的一次攻势作战,并且能战而胜之。

另一次就是远征军时期,前期打得不错,可后期因杜聿明的失误败走野人山。

但第5军毕竟是当时蒋系部队中仅有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其装备、训练在全军中也是“拔尖的”,它能够入选也算能服众。

更重要的是,蒋氏对第5军和杜聿明非常看重,哪怕陈诚权势再大,他也得照顾一下蒋氏的情绪吧?

至于1军没能入选,完全是因为其在抗战中的孱弱表现。

1军在淞沪抗战中确有不错表现,哪怕部队就要被打光了,胡宗南也不叫苦,也不求援,甚至还有过端着长枪亲守战壕的经历。

不过从此之后,胡宗南被巨大的损失吓怕了,他生怕这支部队打光了,会在日后影响他在蒋氏心目中的地位。

从此之后,无论是在兰封会战还是在武汉会战中,1军的表现总是给人一种畏手畏脚的感觉。

尤其在武汉会战中,当日军一支骑兵占领了信阳后方的柳林车站,切断了平汉线后,胡宗南没有经过请示就擅自撤退。

这次撤退,直接酿成了武汉会战失败。

从此之后,1军在抗战中再无表现。

它的落选并不奇怪。

至于汤恩伯的基本部队13军能够落选,恐怕是与13军在豫中会战中的糟糕表现有关。

虽然从损失来说,13军在豫中会战中的损失并不大,可13军自汤恩伯时期起,就养成了那种打便宜仗的习惯,那种以友军为炮灰与日军拼消耗,然后趁敌疲惫之际再进攻获得战功的打法虽然屡有获胜,但却为人所不齿。

13军落选,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再说了,汤恩伯和陈诚虽同为浙江人,但一向矛盾甚深。

陈诚不在这个时候给汤恩伯好看,还能什么时候给他好看?

第52军会落选“五大主力”,恐怕只能归结为关麟征和陈诚之间糟糕的关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陈诚后来到东北的时候,就曾指着52军的军、师长们大骂,认为天下的部队就没有比52军还要糟糕的了。

这话说得很不客观,只能视作陈诚在泄私愤。

若非在湘北会战后52军跟随关麟征调到了滇越边境,恐怕在1940年的时候,能和74军争夺攻击军的非52军莫属了。

以关麟征和王耀武的资历和在军中的影响力对比,74军还真的未必能争过52军。

再来说说新1军和新6军为何能入选“五大主力”。

从番号来看,新1军和新6军的资历太浅,一个成立于1942年10月,一个成立于1944年5月,都不是在抗战中打满全场的部队。

可这两个军却和陈诚有着很深的渊源。

1944年4月,第54军奉命空运印缅。

可当代理军长阙汉骞把14师和50师空运过去后却被告知,人家只要兵不要官。

第54军是“土木系”中第2号部队,算得上是陈诚嫡系中的嫡系。

编入中国驻印军后,潘裕昆的第50师编入了新1军,龙天武的14师编入了新6军。

这就意味着,新1军和新6军也有了陈诚“土木系”的血脉。

加上这两个军确实打得不错,陈诚也就顺势把这两个军评为了“五大主力”。

1947年4月,潘裕昆升任新1军军长,这就意味着“五大主力”中,其实“土木系”已经拥有两席。

至于新1军的起家部队新编第38师,由于不满潘裕昆升任军长,全师整建制调出,并以其为核心部队,又组建了新编第7军。

龙天武就没有潘裕昆那么好运,因为廖耀湘深受老蒋信任,他始终没能当上新6军军长。

1948年9月,龙天武14师全师整建制调出,以其为核心部队,组建了新编第3军。

从表面上看,陈诚到了东北后大肆扩充了部队,可他又犯了曾经在“土木系”中犯过的老错误了,把一些核心部队拆分出来组建新的部队,虽然看起来部队的数量增加了,可战斗力却削弱了。

由此可见,陈诚主持的所谓整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在嫡系部队中产生新军阀的可能。

但同时,也成为了其排除异己,扩充自身实力的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他的所谓整编是建立在部队根本没有实行统一化、标准化训练的基础上的。

他天真的认为,只要部队完成了整编,就可解决部队之间的畛域之见,就可解决部队存在的个人色彩。

可事实证明,他不整编还好,越整编,部队的战斗力越差。

那些被委以重任的核心部队每逢遇到危险时,周围的部队要么逡巡不进,要么隔山观火,要么见死不救,要么不动如山。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整编74师、莱芜战役中的李仙洲部5万余人,碾庄圩中死守待援的黄百韬、受困于双堆集的黄维都是这么覆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