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是当年的“黄埔三杰”,世人皆称“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都快不过陈赓的腿。”
“当别人还在背中正式步枪时,陈赓早已背过了中正本人。”
第二次东征战役时,蒋介石深陷重围,千钧一发之际,陈赓一把将他背起,最终杀出重围。
1961年陈赓去世后,蒋介石竟在台湾为他设下灵堂,祭奠自己这位“得意门生”救命恩人。
而在进入黄埔军校前,陈赓还是毛主席的校友与学生,也只有他,敢在开会时端起毛主席的茶杯,一饮而尽。
陈赓与“战神”粟裕是湖南老乡,早在南昌起义时,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英雄惜英雄”,粟裕、陈赓虽然在战场上各领一支队伍,天南海北,但这丝毫无法改变他们超越生死的战友情。
建国后,粟裕仕途不顺,陈赓半开玩笑的惋惜道:古往今来,最不受欢迎的两种人,你都占了。
粟裕、陈赓,与彭、刘老总并列“五虎将”
对于粟裕的才能,毛主席向来不吝赞美:“我的这些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正是因为粟裕劳苦功高,战功赫赫,毛主席才钦点他为“第一大将”。
面对粟裕,陈赓甘居其后,排在第四位。
其实在南昌起义时,陈赓的官阶比粟裕还要大上三级。
当时,粟裕在前敌总指挥叶挺的麾下,任起义总部的警卫班长。
而陈赓在总指挥贺龙的部队,是一营之长。
首义之后,陈赓上了井冈山,跟毛主席、朱老总学打仗;粟裕去了上海,随周总理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直到进入鄂豫皖苏区后才开始掌兵。
直到1947年,他们才再次重逢。
当时的粟裕,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华东野战区军事主官。
陈赓则是刘邓大军中,第4纵队司令员。
白云苍狗,班长与营长换了个儿,粟裕成了上级,陈赓成了下级,但他们都是响当当的后起之秀,在解放战场上纵横驰骋,屡立战功。
陈毅曾对毛主席说过:“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等并肩前进。”
毛主席欣然回复:“所见甚是,完全同意。”
自此,粟裕、陈赓,便成了与彭德怀、刘伯承等元帅并列的“五虎将”。
其实,毛主席一直对这两人寄予厚望。
红军时期,毛主席就曾说过:“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毛主席还预言过:“粟裕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先被胡志明“点将”,去了越南,后来又到了朝鲜战场。
粟裕则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出任志愿军司令,留在了国内休养。
尽管天南海北,可他们从未忘记对方。
1951年,当毛主席点名让粟裕到总部出任副总参谋长时,粟裕第一个想到了陈赓。
周总理表示:“这个事我们酝酿了好久,大家认为还是你最合适。”
到总参后,粟裕考虑办一所水平较高的军事学院,便立刻向毛主席提议,让陈赓回国出任校长。
当时的陈赓是志愿军副司令兼3兵团司令,但中美和谈已经开始,没有大的战事。
粟裕的请求,马上获得了批准。
陈赓没有辜负老战友的期望,尽管白手起家,也很快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初具规模。
就连钱学森都赞叹:“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挺身而出,陈赓:如果粟裕不会打仗,那谁会打仗?
1954年,毛主席亲自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长,下辖的10位副总长堪称前无古人。
他们是:陈赓、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等,日后要么是大将,要么是上将。
粟裕成了陈赓的“顶头上司”,这两位惺惺相惜的英雄,终于可以并肩作战。
两人之间的合作非常默契,粟裕对陈赓也非常放心,不但让他接管了自己过去的“分管作战”的职责,还经常指定陈赓担任“代理总参谋”的职责。
粟裕为人十分仗义,曾挺身而出替陈赓担责。
某次,粟裕要求总参作战部出面宴请苏联专家、顾问,由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等人陪同去全聚德吃饭。
正好,华东军区要给下辖的某个师进行嘉奖。
新华社准备发表这条消息,打电话给作战部,要求审查这篇新闻报道。
因王尚荣当时不便处理公务,要求转告新华社,可将新闻稿送给陈赓副总参谋长审阅。
送来稿件时,陈赓因身体抱恙,已经躺下休息。
听送稿者说,稿件是经过作战部同意后才送来的,陈赓就以为作战部看过了。
“既然作战部看过了,就可以了”,于是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新华社在次日发布了这则新闻。
组织上看到后,立刻给粟裕打去电话:“中央军委已经有过决定,对师级(含)以上单位的表扬,只有军委才有这种权力,华东军区等大军区级无权批准” 要求粟裕查询此事。
作战部的王尚荣等人,纷纷表示承担责任。
而陈赓说:“这件事是我同意的,字也是我签的,责任当然我来承担。”
粟裕则慨然说:“我是总参谋长,要担责也是我来。”
上级知道后也没有过多追查,只是说:“你们这种精神很好,今后注意就行了。”
从那之后,粟裕、陈赓的情谊又加深了一分。
听到有人说“粟裕根本不会打仗”时,陈赓当即回怼:“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战神”屡次违令行事,虽无私心,但风险过大
粟裕的前半生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是人人称颂的“战神第一”。
他的后半生,大都在总参谋部和军事科学院度过,充满了坎坷磨难,仕途遭受了一些挫折。
陈赓在世时曾一语道破天机:“自古以来最不受人欢迎的人,大多有两种特质:一个是非常能干,战功卓著的;一个是手握重权,不够谨慎。”
先来说“第一个”,粟裕的战功实在是太夺目了。
毛主席曾说过:“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
反“围剿”中,他用兵如神,活捉张辉瓒;解放战争时期,他勇当先锋,苏中战役,七战七捷。
血战孟良崮,他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军”王牌军第七十四师。
毛主席感叹:“孟良崮一役,全歼 74 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
淮海战役,毛主席说:“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淮海战役最早就是粟裕提出的,他向毛主席发“子养电”, 主张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
毛主席在粟裕“小淮海”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大淮海”。
到了作战时,他身先士卒,又连续几天几夜没合眼,指挥与国民党军的决战。
粟裕战功显赫,彪炳史册,却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
1955年授衔前,当他听闻自己有可能被授予“元帅”时,坚辞不受,主动让出。
毛主席不禁感叹:“难得粟裕! 壮哉粟裕! 竟三次辞帅,比起那些人强千百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正是这么个道理。
粟裕是军事家、战略家,但在其它方面,似乎少了些天赋,也总是不够谨慎。
1954年国防部成立,因为没有经验,与军队各总部的隶属关系、分工、职责等条例尚未建立。
粟裕跟随彭德怀出访苏联时,曾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取经”,想学习一下,苏联方面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的职能划分情况。
于是,粟裕就请索科洛夫斯基,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
“我们的总参谋部隶属于国防部,没有什么分工问题,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材料。”索科洛夫斯基只是在交谈中,简单介绍了一下苏联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组成、职责。
“外交无小事”,索科洛夫斯基把相关情况,向克里姆林宫汇报后,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高度重视,两国之间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误会。
不论是毛主席还是带队出征的彭老总,都对此感到震惊。
还有一次是1958年,关于志愿军的。
当时,志愿军已经筹备回国事宜。
2月26日,粟裕以总参名义下达了第一批志愿军部队调回的命令,计划于3月8日回国。
然而,早在1951年军委就明确规定:任何步兵师以上部队的调动,都必须经过军委批准并呈毛主席阅批。
不论是粟裕还是“总参”,在没有经过军委批准,毛主席审核的情况下,都无权调动志愿军部队。
正所谓“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从粟裕的角度来看,他从没有想过违反纪律、规定,出发点和本意都是好的。
这些细枝末节的小插曲,都无法遮挡粟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