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后,其实暗含着这样的假设:只要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如今,这一假设依然成立吗?

不妨看看美国的情况。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报告,10%的美国家庭拥有70%以上的财富,这意味着富人家族的财富几乎是其他家庭的10倍。并且,美国社会的收入差距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扩大,这些富裕家庭不仅在收入上遥不可及,更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享有几乎垄断的资源。

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引用了一项调查数据:据统计,拥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庭,孩子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几率仅为11%;而来自大学毕业家庭的孩子,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几率则高达80%。

这组数据也许意味着,当初的「美国梦」已经破灭了:即使孩子再「吃苦」,也往往无法突破家庭背景的限制。

相较于苦苦读书,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和职业成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反而是——家庭背景。

迈克尔·桑德尔还引用了另一项数据,美国顶级大学的学生中,大约70%来自于收入最高的20%家庭。而来自底层收入家庭的学生,仅占不到10%。

因此,桑德尔在书中写道:我们相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关键,但当教育成为精英阶层的专属特权时,教育的公平性已经遭到破坏。

今天的美国,阶级固化严重,社会流动性大大降低。

现实早已不再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好莱坞式的故事。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因为,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你出生在哪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贫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通过知识的力量,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不同的道路。

我们坚信,孩子的人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被重新书写,而教育,是唯一的捷径。

「现在不吃上学的苦,以后就会吃生活的苦」,正是这种信念的眼神。

于是,很多父母勒紧裤腰带,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

在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2000年前后),农民会把地里的麦子割了、牛羊卖了,供孩子上学;城市里的打工者会节衣缩食,用微薄的收入给孩子报课外班。

甚至,当年屡屡见报的是,某个村里出了一名大学生,全村人都会凑钱供他念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现在依然如此吗?

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用冷冰的数据揭露出:在美国,教育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战场,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背后藏着深深的阶层壁垒。

如果你来自富裕家庭,想进名校,不是问题。

你可以住在学区房,享受最顶尖的基础教育;你可以请最贵的家教,拿到优异的标化考试分数;你甚至可以靠父母的捐赠,轻松获得录取通知书。想要爬上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对于富人家的孩子来说,成功几乎是默认选项。

但问题是,如果你来自底层呢?

如果你的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即便你再聪明,再努力,数据告诉你——在美国,只有不到10%的机会进入顶尖大学。

这公平吗?

想象一下,一个来自工人家庭的孩子,每天清晨四点起床,挤在小房间的角落里学习。

他的父母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用粗糙的双手为他赚取微薄的学费。这个孩子直到,自己不可以失败。他相信「吃苦就有出路」,于是每天啃着最难的试题,熬着最晚的夜。他在同龄人玩耍时埋头苦读,在别人享受假期时参加补习班。

可是,当他最终考入一所普通大学时,却发现职场的大门依然对他紧闭。

他没有高端的社交圈,没有机会进入顶级的实习项目,更无法和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竞争。他以为「吃了上学的苦,就能摆脱生活的苦」,但现实狠狠嘲笑了他的天真。

这不是孤例,而是现实。

桑德尔直言,美国社会的精英教育早已成为特权阶层的「游戏场」。那些名校的优待,只属于有钱有势的家庭,而普通家庭的孩子,注定只能望着象牙塔叹息。无论你多努力,无论你多拼命,始终只能站在起跑线的后方,望着那些精英阶层的孩子轻松越过终点。

这就是现实。

桑德尔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教育不再是为所有人设计的公平系统。相反,教育变成了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属资源。富裕家庭的孩子能进入哈佛、耶鲁等顶尖名校,早在他们踏入课堂之前,已经通过家庭资源和社会网络为自己铺好了「捷径」。他们不单单是在学习,更是正在通过这一过程,维护和强化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不是靠吃苦或者拼命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而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占有和掌控。

桑德尔进一步指出,富裕家庭不只是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早教、最广泛的课外活动,还能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巨额捐赠,为孩子打开名校之门。对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教育是一项投资,能换来名校的「绿灯」;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名校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名校不再是通过知识评定的场所,而是某些特定阶层的专属俱乐部。

美国这种精英教育的「傲慢」,不仅是知识的不平等,更是社会机会的不平等。

站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角度来看,所谓的「吃了上学的苦」,根本不能解决生活中的苦。

在一个精英教育牢牢掌控的体系里,哪怕我们已经拼尽全力,依然可能被阶层壁垒所困。那些通过资源和关系通关的孩子,早已在起跑线前就占尽了优势,而那些没有特权的孩子,依然在为同一目标艰难跋涉。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是相信吃苦的。

毕竟,基本功部分的学习,从口算心算,到背下来26个字母表,这些基础知识是孩子未来成长的根基,是思维的锻炼,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所以,我绝不会否定「吃苦」背后所包含的努力和付出。

基础知识一定要牢靠,才能帮助他们未来学习更抽象的理论。

然而,我强烈反对盲目吃苦。

什么是盲目吃苦?就是那些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艰苦奋斗,是一味地追求表面成绩和外部评价,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天赋和潜力。那种单纯为了「应试」而硬生生地把孩子推向一条条机械化的教育轨道,让他们成为无休止的考试机器的「多刷题、刷难题、上更多的辅导班、考更多的试、参加更多的大师赛、拿更多的证书、刷更漂亮的简历」……这样的「吃苦」我不能支持。

一个孩子,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校的期望,不断强化应试技能,他将很容易丧失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失去发现世界的激情。

最终,即使这些孩子考上了好学校,拿到了高分,他们也未必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难以独立,也难以获得向内追寻的宁静,并且当他们发现像美国这样阶层固化的事实时,反而会转头怪罪自己的父母,怪罪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教育,是点亮孩子。

当孩子自己感兴趣时,自然会付出努力,甚至自愿承担一定的困难,因为这些挑战本身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是他们自愿去克服的,而不是单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满足父母的期望」而承受的「苦」。

对于那些真正必要的「吃苦」,我们需要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以及这种积累带来的提升和快感,而不是让这种吃苦变成无意义的重复。今年,

我对马斯克的一个采访,印象深刻。主持人问他,在AI时代,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建议。马斯克罕见地沉默了26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但生成式AI所带来的变化,已经替代了很多需要经年累月「吃苦」才能由熟手所创造的中等质量的产出。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吃苦,更是适应变化。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吃苦读书」,通过高考改变人生乃至家族命运,视为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因为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这一规则。

我觉得,我们需要放下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执念,不能让孩子在「吃苦」中丧失个性和创造力,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现新的机会,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