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曾被誉为“中华水果之王”,营养丰富无比。
而如今这颗“水果皇帝”却沦为“恶果”、“猕猴逃”,备受诟病,它的跌落何其惨烈,令人唏嘘!
我们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和科技进步,也许过度包装和长途运输削弱了猕猴桃的天然品质,也许是消费者崇尚新鲜、本土出产的食物,也许猕猴桃的市场被新奇、异域的“时尚水果”所取代。
从“水果之王”到“恶果”,这其中的蜕变究竟源自何方?
猕猴桃的前世今生
猕猴桃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其实很久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而被称为“羊奶果”,是新西兰运动员非常喜爱将其和牛奶拌着一起吃而得名。
在我国唐代的时候,各行各业空前发达,这种猕猴桃自然也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描述的就是这个独特的水果。
不过人们却并没有将它作为一种食物,是更多的是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在庭院中,为庭院增香添色。
在一些可以考究的古籍文献中,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有人看着它奇特的外形还会称它为“鬼桃”,对其敬而远之,不可否认的是古人对它的认知确实还比较模糊。
更多的反而是中医使用的很多,在《本草纲目》中,它被描述为“润肺止咳”的一味药材。
直到1904年,命运女神眷顾了这种植物。
这一年,新西兰人首次将猕猴桃引入了新西兰市场,而此时的它被冠以新的名字,那就是奇异果。
我们常喝的奇异果风味饮料其实就是猕猴桃为原料制作的果汁。
一时间,各国媒体对这种不可思议的“奇异果”展开了广泛报道,人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纷纷被这种奇妙的口感和香甜的口味所折服,甚至一度掀起了一股“奇异果”风潮。
20世纪8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培育改良,猕猴桃被重新引入中国栽培。
此时产生了黄心猕猴桃、红心猕猴桃等多个新品种,颜色丰富,果肉更甜,才真正成为一种美味的水果。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国,年产量达400万吨,云南、四川、陕西等原产地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加入的新产区,都在发展猕猴桃栽培。
随之而出现的就是猕猴桃的各种吃法,独特的口味为大众所喜爱。
现在的水果市场上,曾几何时风靡一时的猕猴桃,如今却逐渐失宠。
最近几年,网络上出现了各种抹黑猕猴桃的言论,引发了消费者的反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猕猴桃的变故?
“奇异果”变成了“恶果”
近几年来,猕猴桃的口碑越来越差,甚至沦为许多人敬而远之的“恶果”。
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它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事实并不难理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一些商户总想着早早占领市场。
他们不顾猕猴桃的生长周期,在还没熟的情况下就早早摘下来售卖,只为了快人一步,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这导致果实内部没有充分发育,含糖量偏低,口感偏酸。
即使放置一段时间,也难以达到成熟的软糯状态,吃起来果肉硬邦邦的。
有的地区甚至从5月底就开始收购未成熟的猕猴桃,与10月才到来的果实成熟期差了4个多月,这无疑加重了早采问题。
不仅仅是早采问题,在这个“外貌”社会盛行的时代,不管好不好吃,首先就得是好看。
一些投机取巧的商家觉得猕猴桃的外观实在过于普通,但科技的发展对于这一方面却非常好解决,于是便大量使用了膨大剂、催熟剂、杀菌剂等等化学合剂,使之更大看起来更有食欲。
但这种盲目追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药剂残留在果肉中,不仅破坏了猕猴桃的天然风味,更是对人体健康产生隐患,长期食用混入药剂的猕猴桃甚至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实在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得不偿失。
近年来,气候异常导致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发生改变,一些地区光照不足,阴雨天气增多,这不利于猕猴桃果实的酸糖转换和成熟。
环境污染也对猕猴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风化作用进入土壤,被植株吸收,这都会导致猕猴桃的品质下降。
为追求更高产量,一些地区扩大了猕猴桃的种植面积,但管理不当,导致单株密度过高、光照不足,无法对果实品质进行有效控制,过密栽培也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被害植株生长质量下降。
这都成为影响猕猴桃品质的关键因素。
猕猴桃属于必须低温运输的水果之一,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冷链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冷藏条件无法完全满足猕猴桃的保存要求。
其他水果的困境
近年来,由于一些生产者为追求利润,采用了各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许多优质农产品的品质急剧下滑,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
有媒体报道称,去年河北某地的猕猴桃糖度仅有6-7度,远低于行业标准的12度,这直接导致许多忠实的猕猴桃粉丝都不再购买。
黑布林也曾遭遇同样的命运,价格也从每斤15元暴跌至如今的低价没人要的地步。
即便真正成熟的黑布林在7月份出现,果农也会将好的高价卖给水果店,劣质的用低价倾销给消费者,还打着“爱心助农”的幌子进行营销宣传,结果让黑布林的价格持续下滑,口碑跌入谷底。
就连进口水果也不能幸免于难。
榴莲在近些年来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中极为受欢迎,很多网友在网上晒自己购买榴莲的“开箱”视频,总能引人一阵阵惊呼。
但早前的榴莲却并不是这样。
为了迎合消费市场,我们通常会从泰国进口榴莲,但有一次打开货箱后却发现榴莲竟然只有10%-20%的成熟度,很多都还是“生瓜蛋子”,完全不适合食用。
原来为赚快钱,泰国当地盛产榴莲的清莱等地已经非常普遍地采用提前采摘,连运输条件都参差不齐,导致大量未成熟榴莲流入市场。
“这根本就没熟吧?”“进口产品如此的差劲,粗制滥造”
面对中国这一最大出口市场的强烈反应。
泰国方面遭到大量舆论的“轰炸”,甚至导致本地的销量也急剧减少。
政府为了挽回“榴莲”的形象,直接制定了法律,倘若有向外出售未熟榴莲将直接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者将面临3年有期徒刑的严惩。
除了这些特色农产品,一些常见水果也深受其害。
比如水蜜桃、芒果、梨子、苹果等也曾遭遇早采问题,广告宣传的“冰糖心苹果”就是被过早采摘导致它从高端水果变成了低端水果。
就连砂糖橘和琯溪蜜柚也因为早采而口碑受损。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这种乱象?
面对这一困境,要重塑这些农产品的口碑,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品质问题,让消费者重新认可它们的质优价美。
国家层面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严查早采违法行为,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
企业上要加强内部管理,从选种、培育、采收各个环节严格质量控制,果农要掌握科学的植物供养方法,合理使用嫁接和授粉技术,耐心等待果实成熟再采摘。
只有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质量的回升,产品本身的优势才能重新被识别。
任何金钱与包装无法取代质量这一核心。
重塑口碑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提升质量,这些曾经的“明星产品”定能重回昔日风采。
结语
猕猴桃从神坛跌落的惨痛事实,实在令人惋惜。
我们必须要反思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仅依靠生产方自觉地提高品质和可持续性,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消费者要学会区分优质产品,用购买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每个人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我们共同努力,猕猴桃才能重回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