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南京的一座高考考点前,人群熙攘,学生和家长们兴奋不已。
学生们渴望着踏上通向理想未来的第一步,而家长们则默默祈祷着孩子们能展现出色,可就在这兴奋的氛围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位步履蹒跚、须发皆白的老人,穿着一袭洁白长衫,面容慈祥而光彩照人,他手握着拐杖,受人搀扶着走了过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这位老人家是来探亲的吗?怎么这会儿来考场?"围观的家长们暗暗纳闷,相视而笑。
岂料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竟是今年高考的一名考生!
当工作人员为他引路进入考场大门时,他没有丝毫迟疑,挺直了佝偻的腰杆昂首阔步,目光坚毅有神,活像一位行将出征的将军。
就这样,86岁高龄的汪侠,再次踏上了自己高考求学的征程。
这位乡间老汉儿哪里来的如此勇气与执著?
执着追梦的根源
1929年,汪侠诞生于南京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便怀揣着成为医生的梦想。
1949年,他顺利从南京五中毕业,开始了他的医学之路,1950年,汪侠来到华东地区接受兽医的职业教育。
三年后,1953年,他开始在蚌埠铁路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但真正考验汪侠意志的时刻是在1954年的第一次高考,尽管他满怀期待,却未能被录取医学专业,这让他感到失望和挫折。
汪侠选择学医的初衷源自于对父亲健康的关怀,那时他的父亲患病却无力支付医药费,这一经历深深触动了他,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1955年、1956年、1960年的高考都以未能录取告终,但汪侠从未放弃。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汪侠一直在蚌埠铁路医院默默地从事着医疗工作,积累了长达36年的丰富经验,尽管如此,时间并没有淡化他对进修学习的渴望。
但命运似乎一直眷顾着他,2001年,中国宣布取消高考的年龄限制,这一消息让汪侠如释重负,他迅速报名参加了考试,这一决定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2002年,南京医科大学特别为汪侠开设了旁听生的身份,虽然他不能成为正式学生,也无法获得毕业文凭,但他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最终他49门课程全都合格了。
汪侠并没有止步于此,2007年和2009年,他分别再次参加高考,尽管努力,却未能如愿,这些经历虽然带来失望,却无法阻挡他追求知识的决心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就连汪侠的老伴都开始劝告他,不要再考了,现在都这个年纪了,考上考不上还有什么用呢?这么多年你为了高考与之前都瘦了很多。
汪侠虽然表面答应了,但是背地里还是在2010年参加了高考,但这次结果并没有公布出来,也许是汪侠得知了自己并没有上榜的原因吧。
时间来到2015年,汪侠再次参加了高考,这次的他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询问汪侠这次觉得能考多少分,而他则说道估计应该能有630分。
听到这个分数,显然给记者都吓一跳,难道这次汪侠做足了准备。
可事实究竟是什么?他又考了多少分呢?
“26分”书写传奇
2015年6月7日,高考时刻再次迎来,一大早诸多学子在考点门口等待入场。
可不一会,却有一位老者在交警和志愿者的搀扶下拄着拐下了车。
而这位正是86岁的汪侠第15次参加高考,很快他便成了考场门口的焦点,而他作为中国第一的高龄考生,也展现出了自己对高考求学的渴望。
随后经历了几天的高考,在考场门口汪侠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说道估计这次能考到630分,自己考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可当成绩公布只是,现实却给了汪侠当头一棒,系统显示汪侠只考了26分!
这个分数远远低于他对自己成绩的于其,甚至比之前的高考成绩还要差。
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汪侠沉默许久,我们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惊讶、失落、释然——是的,他失望了,但更多的是平静。
这位耄耋老人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
等到年岁渐长,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已老无能学习,但汪侠却用86岁的高龄在高考场上挑战自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更难能可贵的是,汪侠告诉了我们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汪侠爷爷的26分的确实称不上好成绩,但是这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所做的努力和坚持,这种执着与不懈也值得人们学习。
结语
汪侠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无数人,他用行动书写了一段关于梦想、勇气与坚持的不平凡传奇。
我们要像汪侠那样怀着一颗永不停歇的好学之心。
如果浪费了年轻,就要在年老时弥补遗憾,如果有梦想,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和实践,永不言弃,只有这样,生命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曾经拼搏过、奋斗过。
就如汪侠所说,纵然26分的历史最低分不尽如人意,但他已"知足"——因为他为理想而努力过,为梦想而奋斗过,一生即使平凡,却也足以温暖和感动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