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参战国是日本和沙皇俄国,作为一场20世纪初的局部战争,但双方动员兵力之多,士兵伤亡之惨重,重机枪、重火炮等武器使用之频繁,阵地攻坚战之猛烈,被后世认为是“一战”之前的一次热兵器作战大演练,更有人将之戏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的前奏
19世纪末,英、法、俄、美、德等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完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开始疯狂争夺全世界的殖民地以及势力范围,并对已经瓜分完毕的世界,企图进行二次洗牌。
而在东亚,清王朝积贫积弱,保守落后,武备废弛。以至于当时的中国被西方各国列强都当成了一块“大肥肉”,从北到南都被各列强打量着,寻机会再找一块能下手的地盘。
到1894年,经过明治维新崛起的日本,对清朝的保护国朝鲜下手,实则是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日本由此发动了甲午战争,又在1895年逼迫清王朝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并将朝鲜半岛纳入其“保护国”。
然而,为了获得不冻港旅顺,沙皇俄国也早就瞄准了中国东北,日本妄图独吞东北地区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沙俄的利益,引起了沙俄的强烈不满。于是沙俄联合法、德两国对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归还辽东。
最后中国又赔偿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所谓的“赎辽费”,这才赎回了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而在逼迫日本还辽后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又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作为据点。
而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又给了日本和俄国趁火打劫的机会,在庚子事变中,俄国人趁机出动重兵,占领了东北地区,并在战争结束后赖着不走。
此举也是触及了日本对东北的野心,日本联合英国、德国等国,要求俄国退兵。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俄国人只得将额外占领的地盘吐了出来。由此,俄国对日本恨得要死。
英国的态度则比较暧昧,英国一向奉行大陆均势平衡。就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大策略,就是抵御俄国的势力扩张。即使是在遥远的远东,英国也是一定要阻止俄国的。
英国的初始打算,是原本想要扶植清朝来阻止俄国势力的扩张,并能成为遏制俄国的有力工具人。但没想到的是,甲午战争中,清王朝居然会败给日本这一小国,令英国人大跌眼镜。
因此在重新考虑之后,英国决定重新扶持日本成为阻挡俄国的新伙伴,《英日同盟条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签订的。
日本对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野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当沙俄占据旅顺港口以后,为了能与沙俄在该地区进行较量,日军向旅顺广撒密探,刺探有关俄军的防御部署以及俄军的兵力情报。
而国际上,英国人当然不希望俄国在远东地区继续做大。在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支持后,日本不再藏着掖着,而是迫不及待地准备亮出武力来对付沙俄。这两个强盗之间的一场恶战,即将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展开。
沙俄为什么重视旅顺?
旅顺要塞的地理位置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边距离大连30余公里,南边港口面临黄海,西北边靠近渤海。旅顺口与山东半岛隔着渤海相望,是渤海的咽喉、占据着渤海出海口的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俄国人在得到旅顺要塞这个西太平洋不冻港之后,如获至宝,在1900年就把太平洋舰队基地移到了这里。并耗费巨资,把它修建成为东亚地区强大的要塞。
沙俄为什么对旅顺港如此看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俄国的地缘环境,俄国虽然疆域广,但仍然仅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而不是海权国。
由于在印度洋缺乏出海口,使得俄国的扩张非常不顺,被西欧尤其是英国处处卡脖子。而俄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拥有的领海,都靠近北极,太过寒冷,导致不冻港较少。
而黑海地区更像是一个大的湖,唯一的出口就像一个大瓶子的口。这样的海洋不能钳制他国,反而使自己的黑海舰队在进进出出时总是受到他国的钳制。
因此,旅顺港的获得,使得沙皇俄国得到了太平洋远东地区的海洋争霸出口,可以借此控制附近海洋而获得制海权,海上补给非常方便,使其在远东的对外扩张也会十分顺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把旅顺要塞的俄国陆军和海军,视为眼中钉,一旦开战,非要先拔掉它不可。否则,自己的海上运输线就会受到俄国人的严重威胁。
日军偷袭旅顺港,拉开战役序幕
1904年2月,日本决定对俄国开战。为了保证陆军在辽东半岛登陆,消灭在东北的俄军主力,也决定必须先夺取旅顺要塞。日俄战争中的“开幕战”、同时也是伤亡最惨烈的攻坚战,就在旅顺打响了。
从军事实力的对比来看,沙俄的总兵力是日军的数倍。而从国力、人口、疆域面积这些支撑军事力量的指标来看,日本也完全没优势,没人会相信日军能取胜。
日俄战争中俄国人的宣传画,认为能一口吃了日本人
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并不弱,但俄国官僚们浑浑噩噩,疏于防备。俄国驻辽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当得知日俄谈判破裂的消息后,反应迟钝,压根就没有采取临战时的应变措施。
而直到日军偷袭旅顺军港前几小时,俄国驻旅顺港的舰队参谋长威特赫夫特将军,仍然轻敌大意,甚至盲目乐观地认为: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操纵在我们皇上的手里”。
2月8日午夜,正当俄国军官们在旅顺要塞举杯相庆,举行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命名日晚宴的时候,日本海军中将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已经悄悄逼近了停泊在旅顺港口的俄国军舰。
日本人采取了惯常的偷袭策略,对俄国战舰发起了突然袭击,连发了16枚鱼雷。被爆炸声惊醒的俄国水兵急忙掉头逃往旅顺港,俄军两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很快就被击沉。
连续的爆炸声吓得那些贵族太太们连声尖叫,站立不稳,闪闪发光的酒杯碰撞的清脆声音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可笑的是,俄国人还以为是演习,就在那些太太们惊魂未定的时候,一名军官急匆匆跑来地安慰大家。他宣布:这是一场演习,并让大家不要惊慌,这才令那些大呼小叫的太太小姐们安静下来。
结果,这所谓的“演习”,使得刚一开战俄军就损失了3艘军舰。
日本海军封锁旅顺港口
不断传来的爆炸声,才使旅顺要塞的俄守军清醒了一些,当弄明白对日战争已经爆发,日本人已经开始偷袭自己,这才慌忙返回各自的战舰和阵地组织还击。
东乡平八郎企图趁机消灭停泊在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第一舰队的主力,但在俄国海军舰炮和岸上火炮的猛烈打击下,只能暂时退却。而俄舰队司令却又担心出舰队港会中日本人的埋伏,因此不敢乘胜追击,只是收缩在港口内不出战。。
旅顺港先后经过清朝北洋水师和沙俄海军的精心经营,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各类堡垒、炮台等军事设施一应俱全。
而俄军的要塞司令施特塞尔曾参加过八国联军,自认为对东北一带比较了解,尤其熟悉旅顺附近地形,所以尽管旅顺港被日军团团包围,他仍然毫不担心。
2月底,日军企图用装满石头的船只堵死旅顺港的出口,但港口水道环境复杂,沉船堵港的方式未能奏效。日本海军又改变战术,在港口外围布设了大量水雷,企图封死港口。
到了3月初,俄国太平洋第一舰队新任司令官马卡洛海军中将到旅顺就任,使得俄海军官兵士气为之一振。马卡洛夫中将,是俄国海军出类拔萃的将领,其精通海战,且爱护士兵。但在贪污成风、普遍庸碌无为的沙俄海军体系中,一个马卡洛夫又能起什么作用?
对于日本人封锁港口的方式,马卡洛夫十分担忧,他知道此举会丢失制海权而被困死,因此他在加强海军防御的同时,积极寻找突破封锁的路径,想要在广阔海域与日本海军交战。
但是在突围作战时,马卡罗夫所在的装甲舰“巴甫洛夫斯克”号,因触碰水雷而沉没,马卡罗夫也随舰阵亡。
名将的凋谢,更是雪上加霜,令俄国人胆战心惊,索性躲在港内保存实力,日军在海面上没了威胁之后,可以毫无顾忌地运送陆军和补给 了。
在日军军舰的护送下,日本的第2军和第3军先后在辽东半岛登陆,占领了大连。至此日军切断了旅顺和辽沈一带俄军的陆地联系。港口被封锁,陆地被围困,旅顺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为了不坐困死守,俄军海军企图孤注一掷。6月23日,俄国舰队企图冲出旅顺港开往海参崴,但在途中碰到日本舰队,畏敌怯战的俄舰队司令维特格夫特不敢交战,又返回了旅顺。
近两个月后的8月10日,20多艘俄舰趁着凌晨天未亮再次驶出旅顺港,向海参崴突围。中午再次与日舰遭遇。
在几个小时的黄海海战中,俄国舰队大败,被击沉击伤多艘战舰,而维特格夫特也中炮阵亡,失去指挥的俄国舰队只能再次再次逃回了旅顺,从此不敢再有突围的行动。
俄军战舰被用来加固要塞的炮火防御,并对要塞陆军进行火力支援,近300门火炮被拆卸,并和大量弹药一起交给了要塞的陆防俄军。
到了8月中旬,日军指挥部向旅顺派出一名使者,态度嚣张地要求俄军交出要塞,被俄国人断然拒绝。
日本陆军开始进攻旅顺外围阵地
在日俄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里,俄国守军对旅顺要塞花了大力气进行加固,使得要塞的防御有了很大改善。
俄军的紧急调防
俄军在防御工事外围设置了高压电网,还埋设设了大量地雷和诡雷,各种防步兵的铁丝网、拒马一应俱全,并且俄国守军已经增兵到4万余人,配备火炮600多门,另外海军还有各种战舰30多艘。
再加上俄国海军已决定不再突围,旅顺要塞实际上又增加了海军炮火的火力以及充足的弹药量,守军火力大为加强。
旅顺这样独特地形的坚城要塞,再加上俄军的决心死守,令日军的进攻非常头疼。俄国人相信,旅顺要塞将成为超级坚固的“东方棱堡”,任何人也无法攻克。
日军对顺要塞发动数次强攻,由于俄军的顽强抵抗,日军付出重大损失后,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要塞的企图,被迫转为长期围困。
8月19日,日本第3军在司令长官乃木希典的指挥下,首先对通往旅顺的咽喉要地金州发起了总攻,与驻守此地的5000俄军展开了厮激烈厮杀。
双方争夺的焦点是控制金州的南山,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对南山发起了猛攻。而当时日军的步兵火力配置还十分简陋,仅拥有少量进口的法国造轻机枪。
而俄军已广泛购买配置了杀伤力极强的德制马克沁重机枪,并且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从火力配置上,俄守军明显胜过进攻的日军。
日俄战争中的惨烈场面
在金州的激战中,日军几乎是踏着自己人的尸体冲锋。经过一整日的激战,日军终于攻克了南山阵地,幸存的俄军从外围阵地退回旅顺要塞。然而此战日军的伤亡超过4000人,就连乃木希典的长子乃木胜典也在此战中阵亡。
金州失守后,负责旅顺口防务的施特塞尔主张收缩战线,放弃旅顺外围阵地。俄军全部退入到旅顺要塞之中,固守待援。
此时包围旅顺要塞的日军兵力已经达到6万余人,配有火炮400门,日军还出动了50多艘战舰封锁了旅顺的出海口。
但只要旅顺仍然掌握在俄国手中,俄军舰队就随时可以威胁日军的海上交通线,不占领旅顺、日军就无法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因此,在休整了将近一个月后,日军调来了许多攻城重炮,准备对旅顺要塞再次发起强攻。
“尸山血海”的203高地
9月中旬,日军担任主攻的第一师团开始攻击旅顺要塞的西部防线,其主攻目标是203高地。203高地是旅顺要塞的制高点,拿下了203高地,炮火就可以俯视整个旅顺,日军可谓是志在必得。
然而,203高地遍布战壕、铁丝网。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和重炮,构成了无比恐怖的火力网,阵地上日军尸横遍野,堆积如山。
急红了眼的乃木希典亲自督战,嚎叫着命令士兵们只准前进,不准后退。经过几天恶战,在这块长不足300米、宽不足50米的狭小山包上,日军怒吼的火炮向这里倾泻了1万多发炮弹。
炮火狂轰滥炸导致山地上几乎寸草不生,可俄军依托坚固的工事躲避炮弹,等日军炮火停止以后,再纷纷钻出工事,准备反击。而当日军的大批步兵群冲上来以后,迎接日本兵的,又是狂喷火舌的重机枪。
日军不断的冲锋被俄军炮火炸得尸横遍野
俄军的火炮也毫不示弱,从海军舰艇上拆下来的重炮不断对着冲锋日军怒吼。死在俄军重炮、机枪以及步枪下的日军不计其数,有些地段尸体堆了三层。
就这样日军一次次冲锋都被打退,这几次进攻,日军步兵死伤惨重,连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也在冲锋中丧生。乃木希典几乎气疯了,急怒攻心之下病倒了。日军只好暂停攻击。
这次进攻,清点伤亡,日军死伤7000多人,而俄军的伤亡也有近4000人。
203高地不仅日军伤亡惨重,俄军战损也很大
强攻不成,自己两个儿子也先后战死,乃木无计可施,强攻无果之下,又心生一计,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来渗透俄军的防御,企图通过地下通道悄悄溜进防线。
不料俄军观察到了日军的土工作业,因此在防线外围横向挖了一道堑壕,这下很快和日军地道打通了,日本兵大惊之下,后退已来不及,俄军对准出口一顿炮火猛轰,结果,地道被炸塌,日军被炮轰及塌方又死伤千余人。
俄国人此时外无救兵内无粮草,也是人心惶惶,只是无路可退之下,只能与日军死战到底。而此时沙皇命令前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还远在万里之外,到达旅顺只怕要在几个月后。
到了十二月初,已经成困兽之斗的乃木希典,再次组织了8万日军,准备凌晨时再次以“人海冲锋”的模式,第三次向203高地发起了总攻。
乃木希典从各个师团中抽出勇猛善战者3000人,人人身上斜挂着白布带,以便黑暗中相互辨认。原来这3千人组成敢死队,要冲锋在数万大军的最前方进行夜袭。
临出发前,乃木希典对敢死队员们训示,嚎叫道:
“你们是大日本帝国的优秀子孙,也是天皇陛下的忠实武士,要用生命报效天皇,勇猛向前,绝不后退!”
这批敢死队员们在武士道精神支配下,殊死冲锋,冒着俄军的炮火冲上阵地。争夺中,203高地上插着的军旗几次被改变。
3千敢死队的伤亡达到十之八九,高地冲锋的山坡上挤满了尸体,以至于后面的日本士兵脚都踩不到原本的土地。但是日军仍旧拿不下203高地。
巨型火炮令人海战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乃木希典已接近癫狂,几次都要系上白布带自己上阵,被部下拦住。日军大本营担心这个老疯子抓狂之下真的自己上阵,因此将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调到了旅顺前线替他指挥,并调集了多门200多毫米的巨炮增强火力。
儿玉源太郎远比呆板的乃木希典狡诈得多,也更善于观察分析战场。他到任之后就下令将高地东面的炮火全部集中在西面,集中火力。
并且在儿玉源太郎的命令下,日军一改原有的炮火洗地、步兵冲锋的老套路。而是优化成“步炮协同”作战,日军步兵冲锋时炮火并不停止轰击,以避免炮击和冲锋之间出现时间空隙被俄军利用。
这一套战术改进之后,俄军果然招架不住,日军同时辅助以坑道爆破,蚕食俄国人的阵地工事。再加上日军人数众多,终于在12月5日,日军先后付出了伤亡1万8千人的代价,才攻克了203高地。
日军一占领203高地,立即就将重炮拉上了高地,居高临下对旅顺要塞的其他俄军阵地猛烈炮轰,并对停泊在旅顺港内的俄国战舰,挨个进行“点名”。
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拼命突围,但是旅顺港早已被准备多时的日本联合舰队严密封锁,突围不得,结果不是被港口外的日本海军水雷击毁,就是被高地上的日军炮火炸毁。少数幸存的官兵逃到了要塞陆军阵地内。
在日军狂轰滥炸中,俄军旅顺其他阵地度日如年,被炮火压得抬不起头来。就连俄军被誉为防御灵魂的要塞司令康德拉钦克也在日军炮火下阵亡。
而剩余高级将领中的施特塞尔和福克,而这两人都在日军攻势面前已吓得毫无斗志,在这些主降派的影响下,俄军更加斗志涣散。
俄军向日军投降的场面
到1905年1月,剩余的俄军无路可逃,也无心恋战,只好在施特塞尔的率领下向日军投降。就这样,经过近1年的攻坚战,旅顺要塞终于沦陷于日军之手。
旅顺战役伤亡及后续影响
从1904年2月——1905年1月近一年的时间,日俄双方在整个旅顺战役中共投入近二十万的兵力。
其中日军累计参战兵力高达10万余人,伤亡近6万人。而俄国守军兵力5万余人,伤亡达到3万余人。
日军伤亡为什么这么大:
乃木希典的错误指挥,是造成日军伤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愚蠢的指挥者。
在指挥攻坚上,乃木希典战术单调,只知道发起自杀冲锋,毫不顾及士兵们生死。对俄军的布防和战术、以及旅顺的防御工事特点没有加以琢磨和研究,盲目依靠猛冲猛打来获取胜利。
乃木认为狂热的“武士道”精神,一定能唤起士兵们的热血,在战场上就能压倒对手,甚至愚昧的认为,这种不要命的冲锋能吓退对手。
其结果,就是日军这种悍不畏死的冲锋,在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和各式火炮的交叉火力下,纷纷送了人头。
在热兵器作战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乃木仍不自觉沿用冷兵器思维,发动“猪突”冲锋。然而单调的勇猛强悍,在大炮机枪面前几乎没用,只会被火炮轰碎,被重机枪打成筛子。
在后世的评说中,军事行家们都将他作为反面典型,就连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都毫不客气的称乃木为“愚将”。
日军结束在结束日俄战争后回到日本时,夹道“欢迎”他们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近二十万死亡、伤残士兵的家属们的哭声和抗议声。
而旅顺战役伤亡惨重的真相被逐渐揭露后,阵亡者的家属们把矛头指向了乃木希典,民众们一致责骂他胡乱指挥,家属的指责信件雪片般飞来。在汹涌的舆情民意之下,甚至要求他切腹谢罪的呼声也源源不断,但被明治天皇阻止。
在日本民众以及舆论的指责声中,1912年,乃木希典最终在明治天皇驾崩的同时,自己切腹自裁,作为对众多战死者以及家属们的谢罪。
后续影响:
旅顺要塞的失守,使得俄国丢失了在远东的重要出海港口。并在战争中失去了制海权,使得整个日俄战争形势急转直下。
俄军陆战失利,海战也遭到严重挫折:旅顺要塞陷落几个月后,在5月底,前来增援的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也在对马海峡被日本海军歼灭,俄国海军的家底被一锅端。
而日军既占领了旅顺港,又控制了制海权,由此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运送援兵和粮弹物资。
并且日军此后可以抽出手,竭尽全力去围歼防守在奉天地区的俄军。双方在奉天又一次交锋,25万日军面对30多万俄军,明显处于劣势。但占领旅顺的日军前来增援,导致俄军腹背受敌。经过几十天的拼杀,俄军再次遭到了惨败,日军占领了奉天。
双方被迫谈判,接受调停:
从1904—1905年,俄国在陆地战和海战都遭遇了一连串惨败:旅顺要塞的失守,太平洋第一舰队的覆灭,以及前来增援的太平洋第二舰队的全军覆没,加上奉天战役的失败,完全处于被动,基本上输掉了这场战争。
仗打到这个时候,俄军陆军伤亡惨重,海军的底牌也被打光了;而日本人几乎倾举国之力来打仗,巨大的军费开支和人员伤亡,也已经令日本国力达到了极限。
因此,日俄双方都无力再把这场“第零次世界大战”进行下去了。不久后,在美国的调停下,俄日双方开始了谈判,俄国把东北地区的权益基本上转让给了日本,并承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尾声
值得一提的是,日俄战争结束后,也许是为了庆祝胜利,也许是为了祭奠亡魂,日军在该次战役中争夺最为残酷激烈的203高地上,用攻打高地消耗的炮弹皮以及子弹壳铸成了一个纪念塔。乃木希典亲笔在纪念塔上题词“尔灵山”三字。
如今的203高地,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弹痕斑驳的掩体和工事的遗址,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惨烈的战场。
203高地的旅游景点
“尔灵山”——203,为了赢得胜利,头脑简单、战术呆板的乃木希典,置大批士兵的生命于不顾,打出了这样惨烈的伤亡。这个题词究竟是胜利者的自我吹嘘,还是在讽刺那些只懂蛮干的蠢材将领?在题词时,乃木希典的心情只怕是难以描述的。
惨胜与惨败,相同的一点就是在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骨。旅顺战役之后,日俄双方都很难再承受如此高昂的战损伤亡。而随着几个月后《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两个强盗在中国大地上的这场撕咬,总算是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