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伟伦

晨光初照下的义乌港海关,巨大的吊机缓缓升起,精准地将一个个满载着服装、箱包、家用电器等物品的集装箱放在货运车上。随后,这些货物将跨越千山万水,远赴非洲大陆。与此同时,在金义综合保税区内,来自非洲大陆的铜材、铝材、原木、农产品等货物运抵之后,迅速被分拣、检验,随后将被输送到金华及周边省市的各大工厂与市场……

金华,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已悄然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非合作的前沿阵地,每一次货物的流转,都是非洲与金华之间合作往来日益紧密的鲜活证明。

筑牢经贸“压舱石”

经贸合作是中非往来的“压舱石”。11月8日,以“交流互鉴 民心相通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在浙江金华举行,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赓续中非传统友谊、共谋中非发展新机遇。此次活动上,28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超479亿元,涵盖贸易、境外投资与承包工程等领域。活动还展示了2024中非文化丝路交流月成果,浙江师范大学发布等对非研究成果以及《中非企业合作提升非洲农业产业链升级》专题报告。活动期间,中非(金华)农业科创园揭牌、义乌中非大厦首批入驻企业签约。

这次活动只是对非经贸合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在推进中非经贸务实合作的进程中,金华的作为更体现在这一年中的点点滴滴——今年2月,卢旺达爱国阵线干部考察团一行访问金华;3月,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率团回访卢旺达,双方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人文交流,中坦投资论坛暨中国(金华)—坦桑尼亚贸易投资推介会当月在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举行;4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迎来30名与卢旺达穆桑泽学院合作共建专业的留学生;5月,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二届会议在金华举办;9月,联合国及国际公共采购非洲事务对接会在浙江金华举办;10月,80余位坦桑尼亚企业代表抵达金华,开启为期三天的商务洽谈与市场采购之旅……

这些务实合作也被记在往返于金华和非洲的人们心间。“义乌有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不仅把优质的义乌小商品销往塞内加尔国内,也把塞内加尔的海鲜、花生和原木带到中国,去年在义乌发出了4000多个集装箱。”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说,他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0多年,如今已成为了义乌国际商贸城里中国商户的老朋友。

“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地,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金华对非经贸商会秘书长季拥民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万名金华籍商人长年在非洲经商办企业,且数量还在增长。这几年金华对非经贸成绩非常喜人,义乌的市场采购贸易特殊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原来的产品出海,到现在的品牌出海,再到目前正在建立的越来越多的在非洲的产业品牌,越来越多的金华人走出国门,在非洲创业、深耕,为当地带来了财富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畅通贸易渠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浙江金华与非洲虽相隔万里,但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务实经贸合作不断推进。金华充分发挥轻工、日用小商品生产和国际采购优势,创新发展对非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型易货贸易,在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对非交流中结出累累硕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华全市从事对非跨境贸易的企业超1万家,非洲在金华注册企业近2000家,每年有近8万人次非洲朋友到金华工作和生活。2014年至2023年,金华对非贸易额累计达7402.7亿元、年均增长12.1%。特别是2023年,实现对非贸易额1168.5亿元、增长18.4%,首次超千亿元大关,其中对非出口份额稳定保持在全国8%以上。

畅通的贸易渠道,让“中国制造”从金华走向非洲。今年,金华对非贸易数据持续攀升,1月至10月,全市对非出口978.6亿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对非出口总额的37.2%、9.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依托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及专业市场、物流枢纽的优势,非洲产品也源源不断地从金华进入中国,而金华也逐渐成为非洲商品在中国的集散中心。

此外,近年来,金华着眼非洲工业化巨大潜力和农业现代化现实需求,积极引导金华企业“走出去”发展,持续深化投资、产能、基建等多领域、深层次合作,累计在非洲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55家,全面探索中非产工贸一体化合作新模式,对非经贸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延伸,为打造“金华样本”打下坚实基础。

热络人文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金华积极推动与非洲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文化展览、艺术演出、教育交流等活动,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之桥。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期间,与会嘉宾深刻感受到了中非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今年9月,2024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正式启动,非洲国家推广交流活动首站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的中国文化中心亮相,来自达累斯萨拉姆市Zanaki女子中学的学生团体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金华婺剧、磐安药膳、浦江十字绣和金华糕点,成为此次交流月非洲系列活动的首批“中国文化体验者”。

旅游也是金华与非洲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友人来到金华,深入了解金华的城市历史沿革,沉浸式体验金华的人文风光。今年10月,金华文旅——非洲(南非)推广中心、金华文旅——非洲(摩洛哥)推广中心相继揭牌,意味着金华正进一步发挥其作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桥头堡的积极作用,推动中非文化交流繁荣发展。

“职教出海”是金华推动中非教育合作的另一张金名片。近年来,金华高职院校在非洲设立摩洛哥义乌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刚果(布)中刚丝路学院等机构,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能、管理人才。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于2013年设立了卢旺达“鲁班工坊”,依托“未来非洲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精准服务非洲国家技能人才需求,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近万人次。在这其中也有不少留学生选择在金华继续历练、实现梦想。

记者了解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80%以上的非洲毕业生从事跨国贸易,多名毕业生成为该国在义乌的侨领。今年3月底,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与刚果(布)萨苏大学合作共建“中刚丝路学院”,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标准,服务东阳木雕产能出海。

不管是经贸互动,还是民间往来,金华与非洲朋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心意越来越相通。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共逐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金华将不断发挥特色优势、不断创新,携手广大非洲朋友,为高质量推进中非合作添砖加瓦,书写新时代下互利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