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向迅《与父亲书》及新作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江苏各地的十多位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围绕向迅的散文和跨文体写作展开深入研讨,为其下一步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向和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散文工作委员会、南京市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钟山》主编贾梦玮出席并讲话,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子致辞,活动由南京市文联创研部主任、市作协秘书长张颖主持。研讨环节由《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迅是一名80后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七月晚餐》,散文集《与父亲书》《声音博物馆》《谁还能衣锦还乡》等多部作品。曾获林语堂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孙犁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中国土家族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散文奖、金陵文学奖散文随笔大奖、万松浦文学奖、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此次研讨的文本,包括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散文《与父亲书》,以及新作《声音博物馆》《七月晚餐:南方幻想故事集》等。

向内挖掘,勇于“动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向迅的散文中,贾梦玮读到了两个主人公。“写人物的散文其实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被写的人,一个是写的人。看似在写笔下的人物,其实是在写自己。”他认为,散文最后的高度、格调、境界是由写人物的人物,也就是作者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被写的人来决定的。比如说写自己的父亲,到了作品中,就不仅是自己的父亲,还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要表达、刻画他就不能手下留情了,要敢于对亲人举起“解剖刀”。“这一点,我发现向迅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胡学文同样关注到向迅的散文中勇于“动刀子”的特点。“读了向迅的散文《与父亲书》,特别有共鸣感和痛感。”在胡学文看来,向迅的《与父亲书》是用心血写的。“从内容上说,他不回避父亲的缺点,既有‘我’眼中的父亲,也有母亲叙述当中的父亲,以及母亲的优势、母亲的缺点,这是一种勇气。从形式上说,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有某种程度的虚构。因为好多人对父亲是不了解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抵达。只有通过这个方向,才可能更接近父亲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总编辑李樯感佩于向迅向内挖掘的能力。他认为,《与父亲书》几乎达到了荣格所认为的艺术应该更高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的、种族的有文化基因的心理学的层次,才可能赢得更广泛的呼应,才可能写作出具有世界性的,能够在时间的长河当中站得住脚的作品。“大家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向迅笔下的父亲形象,几乎可以与一代甚至两代人的成长记忆当中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中国农村生活浸染的父亲整体形象呼应。”

语言坦荡干净,写尽了五彩斑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散文,犀利深刻,直面很多他人不忍触及、不愿触及、不敢触及的人生痛点,突破伦理困境,令人印象至深;他的散文,深情内敛,不疾不徐,弓开拉满月,蓄势待发,静水深流;他的散文坦荡干净,没有矫情做作,没有遮遮掩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这样评价向迅的散文。他说,向迅笔下的父亲,写尽了人世沧桑,写尽了骨肉相连,也写尽了五彩斑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张宗刚说:“我们这个时代算是一个产量为王的一个时代,现在一年出几本散文集的人多得是。但向迅的总体创作数量不多不少,好多书都是厚积薄发的。”张宗刚表示他很欣赏向迅的语言和语感,认为又干净又能繁复,缠绵但是不黏糊,简洁但是很有韵味。他认为向迅应该是把很多精力用在了创作上,用在了文本打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迅在《与父亲书》中诉说了他与父亲的故事,他在塑造父亲形象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塑造自己?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江苏作家网主编周韫说:“我从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一个温情、坚韧、勤勉、充满着人文情怀与文学理想的向迅。”

作家该怎样书写父亲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迅的《与父亲书》实际上触及了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可能面临的一个情节、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乡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杏培说:“我觉得写自己的父母,不需要太多的理论,不需要太多技术上的储备,而是需要从繁复的、喧闹的、很假性的生活里面回归到平常、简单、朴素的状态里面去。在心平气和的空间里面,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关于父母的很好的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娟则认为,书写父亲母亲这件事情很难。“因为那些浮于表面的充满赞美的话语可以不必再讲,但那种真实、残酷、脆弱、不为人知的部分却是很难书写的。”向迅是在父亲去世之后开始书写的,他选了父亲生命里面几个重要的节点。“向迅的写作是隔着生命河流的距离和父亲再做一次长谈,在这个长谈的过程里面,也是一个自我重新成长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精神洗礼,作为儿子的他,才能真正成长为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父亲书》是散文集,《七月晚餐》是小说集,从散文跨文体到小说,向迅确实实现了自我的突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进武认为,他不仅关注了父亲的生活,深描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而且洞察了普通个体的坎坷命运和精神秘史,更重要的是建构了一个属于自我、他者无法替代的父亲形象。“这样的一个父亲形象,它的人生厚度和生命体验、个人史的呈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如何为无名的父亲立传。”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写得更好,写出与过去不一样的文章,与过去告别。”对于很多人提到的散文边界比较模糊的问题,向迅表示,这是自己追求的一个方向或者说是有意为之。“像收录在《与父亲书》的《鼠患之年》《时间城堡》,若干年之后如果再出一个选集的话,说不定我会把它收到小说集里面。《七月晚餐》就是当散文来写的,只不过用了很多小说的笔法。”回顾自己的创作之路,向迅直言,以后还是会坚定不移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不把文体边界分得太清,让自己的写作更自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