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下村没有冬天。

即便外面滴水成冰,花木大棚内,丝毫不觉寒意。竞相开放的花卉、造型别致的盆景……或被放入纸箱,或被打上木架,装进厢式货车,送往全国各地。从颜集镇“最穷的村”到“全国文明村”,这个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苏北小村,不仅摆脱贫困,还率先开始农村电商的数字化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人在颜集镇堰下村申通快递分拣中心对快递包裹进行分拣、验单、

颜集镇没有夜晚。

夜幕降临,星罗棋布的快递点灯火通明,乡道上送货车辆川流不息,24小时在线的直播间内热火朝天。这个已形成完整电商产业链的小镇,有3万多人从事花木电商,年实现网络销售额逾1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集镇堰下村三角梅盆景园内,主播用手机直播带货

农村电商蓝海里,沭阳县一骑绝尘。

2014年,沭阳县入选“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沭阳县再次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4年,沭阳县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示范”到“领跑”,这个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十年之功,建立“电商+花木”产业富民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案例。

“未来五年,我们将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走出一条‘既富又安且美’的乡村振兴之路。”12月25日,沭阳县委书记彭伟在调研全县农村跨境电商发展时话语铿锵。

“领跑者”的姿态,自信而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沭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温室大棚内新建成的蝴蝶兰产业区

推着“二八杠” 走出“三分田”——贫瘠之村的觉醒

作为全国首批花木之乡、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木生产县,2024年沭阳县花木产业从业人数超35万。

“花木之乡”的辽阔版图中,一个村的觉醒,至关重要。

12月25日,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党总支书记李彦春漫步在晨曦中:“这条虞姬路两旁遍布数百家花木电商。每天至少3万单快递从这条路发出,一年得有数十亿元销售额。”

这条路,向东延伸到新河镇周圈、双荡等多个“淘宝村”。

34年前,“穷怕了”的李彦春就是从这条路走出去的。

历史上,沭阳县一直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重要集中地,颜集镇花木种植传统悠久。但堰下村地少人多,人均不足三分地,种粮吃不饱、种花卖不掉。

思变因穷。“不能守着金饭碗要饭”,刚接过村支书担子的李彦春想到村上卖花木的不少,但走哪卖哪,不成气候——如果能成规模呢?

李彦春组建了一个自行车队,每人带几盆样花,四处跑,企业、学校、医院哪都进。

“这样一来,花都不够卖。”李彦春陷入回忆。不够就到邻村、邻镇收购。驮着“小花”去卖,回程顺道贩点菜。就这样,“二八杠”驮起一个贫困村的致富梦。

一边跑,堰下人还一边从《中国花卉报》、黄页电话簿里寻找货源和卖家。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里,他们已用“信息差”赚辛苦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高音喇叭错落密布

市场越拓越宽,村部大喇叭每天都及时广播花木供求信息。“喇叭一响、黄金万两”成为堰下村真实写照。

1992年,堰下村花木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堰下村从此寸土寸金。

成立沭阳县首家村级集体花木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订单种植,组建花木销售联合体,完善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堰下人做足了准备。

起步早、胆子大、赛道准,堰下村的“起跑”遥遥领先。

人在一屋坐 货卖四海去——创富之梦的唤醒

鲍恩江是堰下村第一个开淘宝店的人。他不懂运营,上架的十几种花木都用同一张图片,好多天不登后台,客户催发货也没人理,直接取消订单都不知道……

“触网”之初,问题很多。

通过关系,李彦春请高校电商专业教师来村里授课,从产品选择到店铺设计再到获取曝光率,启蒙了村里最早一批淘宝人。

张秀就是其中之一。“触网”第一年,她赚了十来万元。

“头雁效应”随之显现。短短一年,村里就开了数百家网店。淘宝甚至主动组织专业人员进村指导,连应交的保证金都给予一定程度减免。2013年,堰下村入选全国首批二十个“淘宝村”。

时代的更迭很快。在网店市场趋近饱和时,2015年仲维国做起了直播,经常会被粉丝问到各种花木,有些甚至他都没听过。他敏锐意识到,直播时代不是商家卖什么客户买什么,而是客户买什么你要有什么。

2016年,仲维国投资的花卉基地建成运营,就在虞姬路北侧。基地里常年保持100多种新品花卉,数量超100万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群众在堰下村的“幸福花海”花卉电商直播基地直播销售鲜花盆

“每天几十名村民到基地直播。每种花卉我只收底价,最终售价,他们定。”仲维国说,这样村民播得卖力,加上附近电商也来寻找新品种,基地年销售额已近亿元。

生意越做越大,仲维国却更轻松,倒不是因为用了多少人,而是堰下村电商产业已率先进入数字化时代。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商户对市场行情、物流等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2021年7月,颜集镇启动“数字堰下”建设。

以仲维国为例,镇里给他的基地装了传感监测设备,实时将基地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汇集到“数字堰下”指挥中心,他在家也能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做到精准控温、控湿、用肥、用药。

“人在一屋坐,货卖四海去”成为现实。更让仲维国惊喜的是,“数字堰下”实现与沭阳县花木产业大数据平台互联,能实时抓取全口径市场行情,显示热卖品种、价格、谁卖谁收,搭建起小户种植与规模营销的桥梁。

如今,沭阳花农不再被日晒雨淋,也不再驮着花木奔走各地,他们的辛勤劳作快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电商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去年,村里花木电商销售额5.5亿元,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9万元。”李彦春满脸自豪。2023年,沭阳花木产业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步子大、理念新、行动快,电商时代的沭阳“日进斗金”。

深耕千里外 重罚“万能充”——“花木之乡”的警醒

吃到电商红利,货源“供不应求”的问题随之显现。

干淘宝的第一年,张秀已经有所察觉。当时,她还能在村里找补。销量越来越大,她把目光转向周边乡镇。

多方协调下,张秀在旁边庙头镇承包了土地,而整个堰下村已在镇外承包超过1.5万亩土地用于花木栽培。

即便如此,本地花木产量还是没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那就直接从外地进货。全国盛产花木的地方,几乎都有沭阳人的身影。“买全国、卖全国”成为沭阳农村电商一大特色。

不少大户更是直接到云南、福建等地承包种植当地特色苗木。源头直采、产地直发不仅品质更好,还省了调货差价和运输费用,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新河镇花农徐浩甚至到千里之外的甘肃玉门,流转几百亩土地种波斯菊和百日草。

深耕千里之外,沭阳花木电商给全国花木产业注入新活力。

一路领跑,也有踉跄——“假花假苗”风波严重损害沭阳花木产业形象。

张超的淘宝店铺开了16年,信誉很好。“2020年前后,销量下滑20%左右。”张超说,“客户都下单了,一看从沭阳发货,又退了。”

老店受影响,新店更不用说。2017年,堰下村低收入农户张明松在村里帮助下开了个淘宝店,本来每天能有60单左右,后来也受影响。

不法商贩的“移花接木”“万能充”,让消费者和正规商家深受其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裹贴上“诚信标签”

2021年9月1日,堰下村召开党群议事会,表决通过《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网络电商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从遵守法律法规、张贴“诚信标签”等10个方面规范电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

这份诚信经营村规民约后来在全县104个花木电商经营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花木电商发走的每一件快递必须张贴“诚信标签”,县内各家快递公司对未贴标签的包裹不予揽收。标签上有监督电话和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投诉。

投诉真的管用吗?沭阳县资规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陈海洋跟记者分享了一则趣事。外省一网友花9.9元买了一株“蓝色妖姬”,收到货后发现是假的,将信将疑扫了二维码投诉。接到线索后,陈海洋立即赶赴网友所在地取证。见了面,网友的第一句话是“就为了这几块钱,你们跑这么远来调查?”

“‘几块钱’的背后是沭阳35万人的饭碗啊!”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说,凡是举报,都要一查到底。

自2021年起,沭阳接续开展“春雷”“猎鼠”“雷霆”“利剑”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沭阳县市监局建立违法线索快速反应核查机制,沭阳县公安局成立花木种苗领域违法犯罪案件侦破专班……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难题被破解。

截至目前,沭阳已经发出8亿张“诚信标签”。年处理花木种苗类涉假投诉同比下降60%,每百万件的投诉量从2021年的5件下降到现在不足1件。

沭阳花木的口碑明显提升,张明松网店的生意又好了起来。

8亿张“诚信标签”背后是沭阳对“自治、德治、法治”的融合运用,也有效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让一批像张明松这样的“小电商”保住饭碗,走上致富路。

步子稳、不跑偏、措施实,花乡的警醒与补救,及时且有效。

百县同“领跑” 九州共振兴——“燎原”之路的清醒

“领跑者”的成功,自然不止一时一事。

2013年至2024年,沭阳县共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1760公里,全县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

城乡产品要快速对接,必须有高效的物流体系。沭阳构建起“县有园区、镇有集中区、村有网点”的三级立体寄递物流网络,实现县内半日达、省内当日达、省外次日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沭阳县扎新线

电商让沭阳花木产业获得新生,不仅形成“花木产业+配套产业+物流行业”的完整电商经济链,还如磁场般把漂泊他乡的沭阳人“吸”回老家,为乡村振兴补充新鲜血液。如今,全县常年活跃的花木主播达1.2万名。2024年,沭阳县花卉直播销售额预计占全国三分之一。

更宝贵的是,在多年农村电商实践中,沭阳形成了一个政策推动、供给优化、人才培养和诚信建设共同构成的生态链。首创的“电商+花木”产业富民机制也给全国同类地区电商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进入数智时代,跻身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电商“领跑县”的沭阳,去往何方?

电商之火燎原,但花乡电商人深知自身不足:经营模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品牌竞争力差等。

“买全国、卖全国”的电商交易模式,过于依赖交易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两头在外”“缺乏自主品牌”的困境。要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就得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交易端向供应链、产业链纵深化,有效解决“卖得好”和“卖得久”的问题。

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表示,未来沭阳花木产业要实现“三个升级”,花木生产从工程用材向家庭消费升级,花木加工从单一花木向产业配套和高附加值产品升级,花木销售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卖场景”升级,进一步放大“美丽经济”“赏花经济”效应。

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在快速迭代的电商生态中,在“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领跑县”依然快人一步。

短评:

“一路生花”向振兴

行走在沭阳阡陌之间,最深之印象是沭阳农村群众骨子里散发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生活富足和产业兴旺。自信有了,攀比之风就弱了,村民更加务实,少了“金钱味”、多了“人情味”,文明村比比皆是。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落脚点是农民生活富裕,沭阳乡村的富得益于“花木+电商”。从全国范围来看,“花木”可以替换成各地特色农产品,重要的是产业富民机制。沭阳花木电商产业一路走来,破解了生产规模不足、道路物流不畅、产品种类不多、配套产业不全、诚信体系不严等诸多难题,蹚出一条以“电商+”为抓手的产业振兴之路,进而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

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打开了农村电商无限可能。在互联网时代,广袤田野间的每一位农民皆可成为电商的参与者,通过创新和转型,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让共同富裕触手可及。

速新闻记者 高凯 傅美丽 刘海

见习记者 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