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医疗体系与疾病之间的你来我往比作“作战关系”,那么医学影像就相当于战场上的“侦察兵”,CT、MR等大型影像设备好比“作战武器”,作用是以其先进的性能找到隐匿的“敌人”,为临床医生提供精确打击的依据。
疾病的分期、预后预测、治疗方式选择、出院随访、介入治疗......医学影像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无可替代。有数据显示,目前临床超过70%的诊断决策都依赖于医学影像信息。
时代在变,行业在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化,作为侦察兵的“大本营”,放射影像科能做的更多,也正在尝试更多。
近日,医趋势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在这里了解了更多放射诊断之于精准医疗、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助力医改贯通“最后一公里”的意义。
01、科技带来的想象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前身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创办的广州市第十三人民医院。1982年,现广医二院正式挂牌成立,并于1993年被评为全国最年轻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
据悉,广医二院放射中心包括放射科、微创介入科,其中放射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在肺结节的人工智能筛选和大数据影像组学分析、人工智能冠脉血管狭窄分析、癫痫MRI常规检查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该科室牵头负责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工作,医学影像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微创介入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微创介入诊疗的单位之一。
在该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副主任李田亨看来,放射科之于临床诊疗的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为医生提供疾病的定位、定量、定性信息;二是指导治疗,让医生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三是评估疗效,以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广医二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副主任李田亨
李田亨认为,影像是临床的“眼睛”。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传统影像对影像医生的要求是看的‘快’‘准’‘深’‘精’,而随着诊疗需求的提升,精准影像需要通过提取图像资料中的细微和高阶信息,为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坚实的依据。”
何玉芳在广医二院(番禺院区)担任放射科医师,对于日常的工作,她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现有信息对病情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给出意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医师何玉芳
这关于图像的质量与检查的速度。在技术创新之下,这对看起来天生的矛盾体,具备了兼得的可能性。
- 在图像质量方面,据了解,飞利浦64排Incisive CT迭代重建算法功能可以优化图像重建过程,通过减少图像噪声和位移,从而提高图像质量。比如针对肺部小结节病变,Incisive CT的1024×1024大矩阵,能够清晰显示细小病灶,对结节形态、血供情况等进行分析,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 在工作效率方面,Incisive CT具备全流程AI能力,其自动化图像处理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此外,其搭载的精准定位系统(又称“天眼”系统),可以自动选择患者体位,扫描1周仅需0.35秒,10秒内即可完成全身检查。
广医二院(番禺院区)放射科主管技师陈志远告诉医趋势:装了“天眼”系统之后,该科室每天CT扫描部位从100个左右提升到了接近200个。此外,他表示,血管造影检查(CTA)具备一键血管生成功能,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检查,大大提升总体效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放射科主管技师陈志远
02、特色学科发展的另一只羽翼
目前广医二院旗下共有三个院区,分别为昌岗院区、番禺院区和西院区,其中番禺院区作为广州南部地区医疗卫生重要的支持力量,以“小综合、大专科”为导向,重点打造了器官移植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特色学科。
李田亨认为,影像技术可以为各个专科提供精准的诊断支持,帮助医生更好地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进而推动医院整体专科水平的提升。
广医二院器官移植科全国闻名,该项工作起始于1987年,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较早开展肝、肾移植的医院。2019年,广州医科大学肾脏移植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全面搬迁至番禺院区,目前共完成肾移植逾3800例,数量和成功率均位居全国前列;胰肾联合移植260余例,数量和成功率同样位居全国前列。
移植科与放射科具有紧密的联系。李田亨告诉医趋势,在移植科手术病例较多时,放射科也会十分忙碌,“因为在术前、术中都离不开放射科的影像诊断,比如血管造影检查、肾脏血管以及全身的评估。此外,术后评估也同样重要,比如观察患者胰腺体积的变化,是否对功能产生影响等。”
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精确的评估与监测,不仅提高了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肿瘤防治也是广医二院一大特色领域。作为广州地区最早开展胸部重大疾病筛查的医院之一,广医二院放射科在提高胸部疾病的早筛、早诊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加强了硬件设施的配置,医院目前拥有64排CT、核磁共振、PET-CT等先进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低剂量CT一站式扫描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评估有无肺结节以及恶性可能性的预警。
早在2018年5月,广医二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张振峰教授团队就曾开展大型免费低剂量CT肺部体检公益活动,覆盖周边群众超过5000人。活动中一份共有1323人参与、年龄范围覆盖50岁到91岁的体检报告显示,有660人(占50.00%)被发现有3毫米以上的肺内小结节。这一数据从侧面印证了肺癌早诊早筛的重要性。
03、超越影像的人文关怀
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医保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通知》;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跨机构调阅。
截至2024年8月,全国累计已有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广东省已经明确114个首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在广州、深圳两市已实现336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的共享调阅[1]。
有行业分析指出,促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可以带来多方受益:对于患者而言,影像数据互通共享,可以不必再重复拍片,进而节省医疗费用;对于医生而言,通过区域影像中心、影像云平台等,大医院的影像专家可以指导基层医生阅片,助力其诊疗能力和诊断水平提升,降低误诊率。
总体来看,通过整合影像诊断医疗服务的需求入口,可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从而提高医疗体系的整体服务效率。
新政的实施将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所有相关方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诊疗环境。对此,李田亨分享了他的思考和行动:“首先,必须确保初始报告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首次就诊体验,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获得满意的体验。”
事实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是广医二院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
- 2020年,广医二院获评广东省卫健委、广东省中医药局颁发的“2019年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其中“让生命的热血以更智慧的方式传递”项目获评“2019年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典型案例”、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最具价值案例”奖[2]。
- 至2023年度,医院已连续六年进入“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 100 强”,在2022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医院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排名第17。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度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指标得分排名中,位列全市西医综合第二,被评定为A级。医院获评“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项目答辩现场
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广医二院一直在路上。
李田亨告诉医趋势,目前,广医二院正在与省内外多家基层医院开展影像远程会诊帮扶合作项目,会不定期参与基层医院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以及授课。在他看来,这种上与下之间有效的互动可以整合医疗资源,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和患者。
此外,广医二院还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2023年3月,经广州市发改委授权,特于广医二院(番禺院区)规划建设广州南部应急医疗中心,计划新增床位800张,新建建筑面积11.55万平方米。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补齐广州市南部区域应急医疗的空白,同时随着直线加速器等先进设备投入使用,也将填补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的空白。
李田亨说,这对于医院是一个新起点,对于放射科也是一个新起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放射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