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圣诞节没啥人气,不知道是否和近年形成的“禁止过洋节”的一刀切规定有关。总之,现在没人过圣诞节了。这是好事吗?不知道。肉眼可见的是,不止洋节,中国节大概也不咋红火了,符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传统。
回想起来去年上海万圣节还因此闹出了“大洋相”。很多年轻人把自己装扮得鬼里鬼气开心得不得了,然后有人就对他们百般嘲讽,当然也有不少人力挺,认为过啥节属于是个人自由,在法律框架内任何人无权干涉。我表示赞同。
很多描写上海万圣节以及洋节的观点,都挺有道理的。比如“上海万圣节跟文化无关,与商业有关”“都是乐子人,没有真正懂得放松休息的人”。
有道理,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深度思考一番,结论如下。
第一、洋节与中国节的最大区别。
我不太喜欢用“洋节”这种概念,因为听上去就很“土”……但为了便于理解,还是必须这样描写,至于“土”,也不是上海人说的“乡下人”、长沙人说的“乡里逼”、北京人说的“外地逼”……而是一种观念上的“墙”“下定义”“评判”“立场”……
在我看来,洋节与中国节在本质上其实应该是一样的,为了纪念某个具体的人或者事,民众自发形成的“百花齐放”的传统习俗。本质上来讲,都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现在有人觉得洋节很“时尚”,中国节很“老土”,这种想法本身就很“土”——洋节也是传统习俗,传统就是旧的秩序,照这个逻辑,洋节也很土。
那为啥年轻人喜欢过洋节?其实不是因为“时尚”或“土”,而是因为在中国过洋节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就是——没有KPI。
这就是洋节和中国节最大的区别。上海万圣节有那么多有意思的coslay,这英、向太模仿的惟妙惟肖,还有一些“逆潮流”的表达,身上插着各种常见的蓝底白字标语,然后把标语给解构了。比如“想你的风可别TM吹了”。
这些行为、表达,在中国节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中国节普遍很严肃,有各种“讲究”“规矩”,过节就像上坟(清明节是真的上坟),要不然就是“引导”大家集体出行,去高速路上堵着……
中国节的背后全是各种KPI,全是各种商业目标,过节成了完成任务,而凡事一旦背上KPI,就没劲了。
我不否认洋节背后也有商业考量,有可能确实是有人组织的,为了消费嘛,但至少它给了大家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舞台,在客观上呈现了“百花齐放”。这和上海这座城市发达的商业文化还是挺契合的。
第二、乐子人与真正放松休息的区别。
啥叫乐子人?啥叫真正放松休息?
我一开始也有点懵,上海万圣节不就是个变装狂欢party嘛,百变魔王秀嘛,大家看个乐子,有啥不对吗?看乐子不也是消遣娱乐休息吗?
后来又想了想,可能抛出“乐子人”的这位有些话故意没讲明白,我理解他的意思应该是“看热闹图一乐的乐子人”和“亲自参与发挥想象力的放松”,也就是“围观起哄”与“上台表演”的区别。
这个观点有些强人所难,他默认“真正的放松休息”就是放下围观心态,亲自披挂上阵,我也去“出个洋相”,并将这种想法刻板化为“老外都这样”——老外都喜欢“出洋相”?当然不是。
但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是老外都喜欢出洋相,而是在某些社会机制下,人民群众对于节庆的参与度更高。
为啥积极参与?因为有收益嘛,能满足情绪价值嘛,说白了就是能够“宣泄某种情绪”,西方人过万圣节各种装扮与表达,很积极,中国人过春节还噼里啪啦放鞭炮呐,更积极,你不让放,老百姓跟你起急——虽然我不支持在城市里放鞭炮,但我支持在大野地里撒欢儿,本质上我支持的是合理合法合情地宣泄情绪,只要别影响他人的权利,别强迫他人参与或者不参与……
第三、集体狂欢的本质是突破边界。
好了,说到本质了。强迫他人参与,或者不参与,这就是本质。
我以前总是固执地认为,中国人没有酒吧文化、没有集体狂欢的习惯,所以看到人们“附庸风雅”在酒吧里乱蹦、过洋节也觉得尬抠三,但上海万圣节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装扮与表达,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
中国人其实也是有集体狂欢的习惯的,并且真的很欢乐。前提条件是“官方别伸手”。
官方就负责维护好秩序,提供好舞台就行了,剩下的活动内容,交给老百姓自己去玩,大家能给你玩出花来。
这个想法是不是很熟悉?这不就是改革开放嘛。
集体狂欢无论是为了乐子人的围观还是官方号召的刺激消费,只要能确保平民充分发挥自己想要发挥的价值,不违背我们发展经济的大方向,那它就值得被鼓励。
所以关于洋节的一些争议,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土”“洋”之争,而是我们能否相对自由地打破某些边界,创造一些正向的社会价值,比如欢乐、想象力、和谐、勇气、希望、包容等等吧。
没必要瞧不上“出洋相”的人,也没必要打压“不愿意出洋相”的人,你爱玩就去玩,别影响其他人就成——在咱们这个喜欢对他人看似“出格”实则“没有伤害任何人”的行为进行集体攻击的社会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