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6年左右,孙坚出生于吴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孙坚,阶级成分很低,据相关史料记载,他爹或者他爷爷一直以种瓜为生,他本人后来成了一名县吏。

这里的县吏不是正经体制内的官职,甚至都不能说是事业编,更像是当地父母官,看谁在街面上比较能混的开,而雇佣来维护秩序的临时编。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能干这个角的人,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特别能打,特别敢花,特别热情,简而言之,就是宋江那样的社会大哥。

别看这个临时编含金量不高,但这对于泥腿子出身的老孙家来说,已经算是可以光宗耀祖了,不过孙坚如果愿意一直干这份工作,那么他可能就不会青史留名了。

公元184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开始了,各地都组织自己的武装应对黄巾军,孙坚看出这是个机会,就加入到了行伍当中,以悍不畏死的表现,最终赢得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不过孙坚并没有就此罢手。

公元189年,董卓趁外戚和宦官内斗,找借口进入了洛阳,并取得了控制权,董卓的行为引起了众怒,于是以袁绍为首的传统士族大家等阶级,开始打着讨董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实力。

当时真敢和董卓动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还没转过弯的曹操,一个是拼命想完成阶级跃迁的孙坚,曹操当时太嫩,一露头就被董卓的麾下给打跑了,只有孙坚打得风生水起。

孙坚当年打董卓的目的其实也不单纯,他是想借打董卓来提升自己的名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给自己打下一块地盘来。

孙坚当时的初心不错,但是计划有点问题,他选的地方是世家大族盘踞的南阳,因此他虽然办了南阳名义上的大哥,但是却没有真正掌握南阳。

后来他无奈之下,只好把南阳让给了袁术,然后跟在袁术后面当了小弟,袁术是正儿八经的四世三公之后,在院子弟中,也属于最顶层的那伙人之一,所以孙坚跟袁术混并不寒碜,而且孙坚也只是把袁术当临时老板。

不过袁术却并不怎么能看得上不同阶级的孙坚,因此他一直都是把孙坚当打手使唤,结果孙坚还没等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就意外身亡了。

孙坚去世以后,孙策子承父业,继续给袁术当打手,但是孙策有了孙坚打下的基础,认识了很多更高层次的人,这里面就包括江东顶级圈子出品的周瑜,后来正是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才从袁术这辞职,然后在江东杀出了一片自己的地盘。

任何一种创业都是艰辛的,更何况是打地盘这种顶级创业,为此孙策也搭上了自己的小命,不过孙策死的时候,老孙家在江东已经算是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了。

不过就在孙权准备在哥哥打下的地盘上发展时,中原霸主曹操突然来袭,以江东当时的实力,不太可能打得赢曹操,而且对于常年盘踞江东的大族来说,投降曹操不光对自己没啥影响,甚至还有利好,所以当时很多人劝孙权投降。

孙权当时如果投降,可能也能享受个高干的退休待遇,这对他来说风险也最小,但是孙权却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更好走的路,而是选择了更难的一条,和曹操硬刚,结果这一刚,就刚出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让老孙家出了第一位皇帝,至此老孙家彻底完成了阶级跃迁。

那么老孙家能完成阶级跃迁的根源是什么呢?

是时代的大环境,是孙策和周瑜的意外联手,这些都是外因,却不是根源,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根源应该是他们爷仨勇于跨越阶级的态度: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王侯将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