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昭通古城的喧嚣与宁静之间,有一条街,它像一位避世深居的老者,不问世间纷扰,任由往事不紧不慢地追着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意拨弄着花鸟虫鱼。当晚风轻拂,霞光暖照时,向时光深浅处凝眸,东门陡坡上那一块块锃亮的青石板映照出了它曾是那般肆意快活、风光无两。

东后街,这个名字对于初来昭通的人或许有些陌生。它没有陡街、西街繁华热闹,也不及文渊街、怀远街文化底蕴厚重,但在多年前,它却是昭通城出了名的闹市区,录像馆、茶馆、卡拉OK厅、电影院、台球室等娱乐场所,把这个面积并不算大的小街挤得密不透风。每一寸空间都挤满了来这里追求欢乐的人。夜晚,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仿佛整个昭通城的活力都汇聚于此。

然而,时光流转,就像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东后街的兴盛与落寞,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作为昭通古城内的重要街道,东后街承载着昭通人的情感与回忆。它一直静默在那里,只为等待今朝这桃花盛开的时刻!

(一)

从辕门口一路向东,穿过朝阳街和建设北街,沿东门陡坡向小河边倾斜的地方走,可以看见数家宠物店,活蹦乱跳的兔子、慵懒可爱的猫咪、迷你调皮的仓鼠、缓慢爬行的乌龟……

这里曾是热闹非凡的鸟兽天堂,若是新房需要绿植装饰、个人想要宠物陪伴,或是有观赏梅兰竹菊的高雅情趣,或是想找个精致的把玩,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来到这里,悠然自得地闲逛几分钟,听闻犬吠深巷中,看罢鸡鸣桑树颠,然后满载而归。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昭通城修建了富强、乌蒙古镇等花鸟市场,但昭通人心中的飞鸟虫鱼却只在这里栖息。一些情根深重的商户不愿离去,仍然坚守在这狭长的陡坡上。

在东后街中段,遍布着副食甜品店以及小超市,路的两旁是两排梧桐树。听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说,梧桐至少有60年的树龄,曾经,他们一双手就可以抱住树干,现在已抱不下了,毕竟人在老去,树也在成长。梧桐树,就像是东后街人的至交好友,静静地陪伴他们走过三餐四季。每年春天,它带着东后街人的期盼,将跨过整个寒冬的绿意悄然挂上枝头,在细密的春雨里迅速生长。到了夏天,青叶逼眼,蓬勃的生命力开始舒展,若是遇到狂风,枝叶在风中呼啸着、狂叫着,敲醒浮沉已久的心,阳光疏落满地,影影绰绰的流动光影将周围的钢筋水泥装点得如梦似幻。入秋后,蝉闹一片,满树金黄,秋风扫落叶,只等路过的孩童将它拾起夹入写字本,成为书中永恒的纪念。冬来,它舒展光秃秃的枝条,收集风中飘零的冰雪,只为挂住那暖阳,别让它离开故乡。

漫步东后街,时光会在不经意间为你送上突如其来的惊喜。街的主干道两侧隐藏着很多不知名的小巷,从顺意副食店右转,巷子深处藏着一个“木舍”小院。绿萝蔓延处,翠竹清幽,流水潺潺误扰了一池金鱼的美梦,木炭燃烧的青烟,熏红了糯玉米和落花生的脸蛋。屋内摆放着许多古玩字画、形态各异的根雕、色泽鲜艳的珠串。在闹市中寻觅一隅静地,从生活中找寻艺术的灵感。看得出来,小院主人很懂得享受生活。

见有人来访,小院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小坐。昏黄的灯光,氤氲着茶香,围坐在炭火边,听他讲述过往,东后街的故事才算刚刚开始。

“东后街像一条船/它载过我许多的时光/带我到处流浪/从小到大/曾经到现在/那些奔跑过的巷子/那些长大的时光/那些翻来覆去的水泥路面/那些变老的面孔/东后街很陡/东后街很窄/东后街很朴实/在我心里/它才是故乡”小院主人在他的诗集《雨芊》中如是写道。

所以,在东后街长大的他,即使早已背上行囊去过他乡,即使在城里已经买了房,但他依旧选择回到这里,轻触生活的脉动,经营着自己的诗和远方。只有在这里,他的身心和灵魂才得以安放。

东后街,为何让人割舍不断,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潮流碰撞的年代,各种时尚文化开始流行起来,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这个时期,东后街也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白天,城外的农民将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装满箩筐,经东后街左摇右晃地挑进城售卖。年轻的少男少女打扮时尚,到城里找寻挣钱的机会。青春飞扬的学子手捧诗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文学的话题。来来往往的路人,有的自顾自地走着,匆忙赶往下一站,有的左顾右盼,被周围的热闹所吸引。“嘿!嘭!哐当!”沿街的录像馆老板,总是把影片音量调到最高,吸引路人前去观影。若是脚步不够快,内心不够坚定,蠢蠢欲动的双手定会打开干瘪的钱包,瓜子、香烟、汽水,让你不得不额外消费一番。

那时候,《古惑仔》系列电影中的江湖义气、英雄情结影响着青春期的热血少年,大家争先恐后地来到东后街,从录像馆租影片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情节。来到后街的男孩们都想成为陈浩南,带领一帮像山鸡那样的兄弟叱咤江湖。“后街男孩”用寻呼机留下数字密码,然后辗转公用电话亭通知大家“约战东门小河”。

后来,月黑风高的夜晚,寒风过处,黄叶漫卷,总能看到18个身披斗篷的青年出入在东后街。“风衣十八侠”的传说在时光碎片中构成了东后街的记忆,他们有过自己的江湖。有的为年少轻狂付出了成长的代价;有的大梦初醒后远赴他乡开启追梦旅途;有的怀抱遗憾,在时间的灰烬里慢慢老去。想必从这条街巷走过时,除了独饮一杯,定会感慨往昔。

回首,留不住岁月;凝眸,牵不住时光。时间的渡口,每个人都是过客。

(三)

20世纪90年代,东后街上的卡拉OK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狭窄的巷子里,200余家卡拉OK厅星罗棋布。

每当夜幕降临,东后街就换上了一副新面孔,不规则的灯光在黑夜里尽情狂欢,霓虹灯映照下的巷子多了几分妖娆,成为年轻人追逐潮流、释放激情的天堂,成年人也会在这里短暂停留,释放生活压力、缓解失落情绪。每晚都有大量的人聚集在这里,三教九流,可谓鱼龙混杂,歌声、笑声、嘶吼声交织在一起。

黄昏落幕,燕子归巢。“嘀铃铃,嘀铃铃”,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铃声,辛苦忙碌了一天的砌墙工蹬着笨重的自行车准备回家,身后的饭盒尚带余温,里面的勺子在颠簸的路上不停晃荡,碰撞出“哐啷,哐啷”的声响。路过东后街,耳畔传来“潇洒走一回”的呐喊,跑调的旋律瞬间激起了其中一位年长的大叔展示歌喉的欲望。只见他用力捏住刹车,将自行车脚架一放,挽着高低裤脚,神气十足地走进了卡拉OK厅,冒汗的双手握住话筒轻微颤抖,仿佛握住了江湖的黑木令,在舞台上喊出“一无所有”后,台下彻底疯狂,为他喝彩鼓掌。台下有身着皮衣、戴着复古墨镜和夸张金属饰品的不羁青年,有穿西装打领带的优雅绅士,也有像大叔一样满身泥浆的淳朴工人。在这里,没有身份的界限,大家都放下了平日的拘束,尽情高歌,用歌声传递着内心的情感与梦想。

纵情高歌一曲后,大叔卸下满身的疲惫,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归家的旅途。口袋里还装着从卡拉OK厅顺带买的糖果和瓜子,一想到两个孩子馋得流口水的画面,大叔就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幸福地笑了。

东后街的卡拉OK文化,如同一股泉水,浸润着每一个昭通人的心。原昭通师专、昭通卫校的学子们,也常在课余时间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点唱一首首流行歌曲。女生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男生们则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勇敢地追求着音乐梦想。

“那时的东后街承包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少年时光,闲暇之余大家就会相约去东后街唱歌!”居住在东后街的赵连杰说。那个年代,去卡拉OK厅唱歌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交文化。花个几十元就能在东后街挥霍一晚,大家挤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水泥平房里,不论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还是相知多年的老友,都能在音乐的律动中找到共鸣,释放真我。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唱歌要排队,一桌一次只能点3首歌……

仿佛只要在东后街嘶吼过,所有的烦恼和苦闷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第二天日出,人们还是那个满怀希冀、勇敢生活的追梦者。

我们时常缅怀过去,怀念的不仅是过去的人和事,还有那个年代的纯粹和真诚。那时的东后街,或许不够完美,但淳朴而自然。生活在慢慢变好,那段关于卡拉OK厅的回忆,如同一首永不褪色的歌曲,永远回荡在“70后”“80后”昭通人的心中。

(四)

进入21世纪,东后街的面貌开始改变,以“爱尚”为代表的KTV在东门步行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昔日的卡拉OK厅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不过,东后街的繁华却未曾落幕。

根雕、玉石、手串、字画,这些散发着文化与艺术气息的物品,开始在东后街占据一席之地。各种文玩饰品、珠宝首饰让人目不暇接。文玩市场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生活意趣的追求,更让东后街成为昭通城内的一处文化地标。

每个周末,东后街就会聚集很多热爱文玩的人,将本就狭窄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不管男女老少,大家各有所需,他们不仅是为了购买装饰品,更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寄托。

东后街的人是讲究的,即使是多年前游走在街上的疯女人,也不忘采花装扮自己。大人们常以“疯疯要来了”恐吓不听话的小孩,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为何一夜疯魔。街上的人回忆,他们孩童时期经常遇到“疯疯”,但她总是笑嘻嘻的。精神的崩溃从未摧毁她对生活的追求,生活的苦难也从未让她忘记微笑。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似乎是东后街人骨子里的潇洒豁达。

当城市的喧嚣逐渐平息,东后街又悄然绽放出别样的生机——花鸟市场的兴起,如同一缕清新的晨风,拂过昭通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唤醒了人们心中久违的诗意。

东后街,不仅是一处买卖花鸟鱼虫的场所,更是一处释放生机与活力的地方。这里,每一朵花都盛开着生命的喜悦,每一声鸟鸣都诉说着自然的奥秘。无论是泼墨卷轴画还是花鸟鱼虫,东后街的微观世界里,从来只有逍遥自得。

梧桐树下,老人们悠闲地品茶聊天,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小动物,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和谐与温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后街的花鸟市场也面临着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市场逐渐被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所取代。

东后街,这条见证了昭通城历史变迁的街道,如今虽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但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却从未改变。梧桐树下的记忆,根雕、玉石中的生活意趣,以及那些在花鸟市场中寻找诗和远方的人们,共同编织着东后街的故事。

编者按:往事在不停地追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跑得更快。当时光机开始刻下一座城市的所有符号,新闻早已记录下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随着时光流逝的人和事,终将消散在城市不断升腾的烟火中。昭通中心城市里的老街老巷,总是开启我们对故乡与异乡的独特记忆,那些回不去、寻不到的都是故乡的痕迹,触手可及的也都是异乡的讯息。

近乡情怯,每一个籍贯为“云南昭通”的人,无论走多远,都是故乡昭通最小的孩子。于此,我们以时间为轴线,以昭通城的街巷为维度,以热烈的人和事为向度,以文字、图像、视频为镜像,带你看昭通街巷。

以时间的名义,还你一份沉甸甸的昭通城市记忆。

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谭光吉 杨 明 唐龙泉飞 图片 赵连杰

编审/ 胡华玉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