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子汽车实在是太快了。

近日,陕汽集团旗下新能源主体质子汽车诸多动态引起我们关注,不仅在密集的批量交付中做到了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占率第一,且在赴港上市前夕打开10亿元级融资窗口。

这种“特殊企业”,成立才两年半。

01

国内最大订单:氢能重卡市占率第一

创新产品肯定要找准市场,质子汽车近期几次批量交付即说明了这一点。

先是向钢厂交付300辆。公司于11月25日在“中国钢铁之城”河北唐山向河北鑫达钢铁集团交付30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瞄准的是从钢厂到港口各类型钢厂产品及副产品(型钢、钢卷、港渣、焦炭等)等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期在海关投用10辆。公司于同日在天津口岸完成了首批10辆氢能源运输车辆顺利海关备案,实现了氢能商用车在海关监管车领域的首次应用。

紧接着煤企下单550辆。12月6日信息显示,质子汽车于近日陆续向山西晋城煤炭物流客户交付了首批50台纯电动底换牵引车,目前与晋城市签订的500台换电重卡已进入第二批量化生产线,预计将于12月底下线约200台再交付客户。此外,面对煤炭运输场景,公司还于今年9月30日完成了向榆林神木客户的50台400kWh纯电动牵引车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质子汽车向唐山钢厂交付的300辆氢能重卡不仅创下了全国范围内实际交付并运营量最大的氢能重卡订单,亦坐稳了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场中实际交付量和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这些场景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呢?

不同重卡车型所对应的细分应用场景并不相同。如搅拌车、自卸车等车型主要用于中途短途运输、区域运输场景,对续航要求较低;牵引车有部分区域运输是在煤炭、钢铁等短倒运输场景及港口、矿区等封闭园区,运输路线相对固定,新能源经济效应较为明显;专用车则主要面对环卫、清理作业等用途;载货车多在公路等开放式场景作业等。

事实上,在这之中质子汽车已经找到了“最佳市场”。据中金公司制作的新能源重卡渗透潜力示意图显示,质子汽车近期主要交付的短倒运输及封闭场景下的牵引车正属于最大销量规模、最具战略意义的细分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经济效益是生产方选择新能源产品的核心因素。据了解,公司研发的自主集成式电控策略,较竞品电耗降低9.6%,5年运营周期内,较常规电机+AMT牵引车多收益7万多元,较天然气车能多收益18万元左右。

在此基础上质子汽车预期更是稳健。唐山交付仪式的同时公司还与唐山瀚逸氢能及亿华通(688339)进行了我国氢能重卡领域目前最大规模合作签约,计划推广应用2000辆氢能重卡,共同推进唐山货运新能源化转型。

当日,质子汽车提出的发展计划是:力争在2026年突破万辆。

02

10亿级融资在即:计划2025年登陆港股

两岁半就做到行业龙头的质子汽车靠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技术领先。研发人员占比近70%的质子汽车以内部孵化的多家平台公司为技术抓手,首创研发了“无油、无气”化固态底盘,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L4级公路运输自动驾驶、车云一体域控架构、镁合金等系列核心技术,这种“全生态”的自研技术模式无疑保障了产品的先进性。

然后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脱胎于陕汽的质子汽车已形成清晰产品路线,公司累计开发覆盖中长途、短途城配、煤炭渣土运输、专用车以及港拖倒短等多场景的超200款产品。背靠稳居国内重卡行业第一梯队的陕汽集团,公司生产模式为委托陕重汽或陕汽商用车等关联公司进行整车代工,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力量都得到了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母公司德创未来还牵头在泾河新城投资了总金额16.5亿元的“秦创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整车制造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

成果也切实地证明了公司能力,我们在对其长期观察中的明显感受是真快啊!

2022年4月成立的质子汽车当年即实现新能源车销售订单680辆,2023年做到氢燃料车与电动车销量对半开,截至今年4月更是累计获取订单超3000辆,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成立后每年销量都是翻倍增长,2022年至2024年8月分别实现营收1.06亿元、8.21亿元、5.7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氢能重卡跑得是最快的。据第一商用车数据显示,质子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1.96%(第六名)“猛增”至2023年的16.16%,以1523%(行业第一)的销售增长率拿到市占率第二,如今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做到行业第一,公司则在2023年6月获评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与业绩爆发相伴随的是公司融资步伐的加快。

我们曾在《》与《》等文章中记录了质子汽车融资历程。最新信息是,公司于今年10月在西部产权交易所进行了增资预披露,计划募资不低于10亿元;据中善资本今年7月消息,质子汽车计划于2025年在港交所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加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金额扩大,公司前两轮次分别融资2.6亿元与3.8亿元,眼下增资或达10亿元级别,一举超过此前累计金额6亿元;二是估值增长,公司前两轮次融资估值分别为10亿元与45亿元,在现有股东西投控股12月12日发布的《关于质子汽车科技公司资产评估结果的公示文件》中估值来到51.91亿元。

03

国资委喊话“补课”:陕汽跑通混改模式

跑出如此速度的质子汽车背后还有一点原因不容忽视。

纵观国内新能源汽车格局,在今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TOP10中,销量前三的比亚迪、吉利、特斯拉均非国有企业,共同拿下了近50%的市场份额,加之大量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对比之下国企席位略显“滞后”。事实上,放大到整个新能源行业“制造环节”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这一现象已进入“中央视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于今年3月在十四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时就曾表示:国有这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我们调整政策,对中央这三家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

先来回答为什么“掉队”?

央国企手握政策、资源、资金、人才等优势,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必怀疑,但长期以来的相对“垄断性地位”使其在面对新兴市场时的“市场化竞争意识”不强。正如国务院国资委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后要求汽车制造、建筑施工这样充分竞争型的商业一类企业要率先全面落实市场化改革的各项举措。

而质子汽车自诞生就是一个“特别的混血儿”。

初始持有质子汽车70%股权的母公司德创未来本身就是陕汽集团探索新模式的载体,后者虽然由集团持股50%,但集团并不并表、不担保、不通过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各股东不直接向经理层派员,全部竞聘上岗。值得一提的是,在质子汽车2023年2月的首轮融资中即获得了中国国企混改基金1.4亿元领投,混改工作获得“国字号”认证。

在我们的观察中,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公司自主发展空间。

如大胆的利益绑定。质子汽车不仅大规模开展员工持股,目前员工持股平台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已涉及280人,数量超过公司总员工一半,且实施了“项目跟投机制”,这种真金白银的“主动式绑定”无疑进一步打开了员工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及时的产品进化。在市场化体制机制中成长起来的质子汽车自“创业”起就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我们在德创未来官方微信今年8月发布的《车辆功能服务化:客户需求敏捷开发之法》推文标题中注意到“敏捷”一词,所透露的“快速自我革新”思维正为竞争型企业所必需。

行文至此,回忆我们首次报道质子汽车创新改革时的惊讶感受,如今面对其两年半即成长至“行业龙头”的喜讯,我们意识到陕汽这次不仅走通内部孵化路径,亦用事实验证了国企改革中的潜在能量。

注:

陕汽集团的混改征程还在深化。

截至目前,德创未来已累计孵化子公司20余家。我们曾在《》一文中记录了其位于韩城的子公司西部智联新能源产业集团于今年7月获得9家“小微民企”真金投资。最新信息是,该公司于今年11月在广东清远市完成了超充重卡批量交付,产品仅需15分钟即可将电量从10%充至80%,在实际运营场景中,同等投资,车队规模提升30%,综合运营效率提升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