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书生
与大学生一起就餐时,闲聊起夏朝是否存在的话题。
我问他学校里是否有曾、顾、辛、夏、夏侯、谭、扈等姓氏的同学,如果有,他们就是夏朝曾经存在过的明证,而且是有血有肉的鲜活证明!你否认夏朝的存在,无异于是在否认这些同学的客观存在。是不是感到匪夷所思?正如网络上传的那个段子:有一个人混进全是博士的群里,看博士们正在讨论“一滴水从高处落下来能不能砸死一个人?”计算之精细,讨论之热烈,不可谓不治学严谨,乃弱弱问:“你们没有淋过雨么?”……遂被踢出群。是的,很多所谓重大的学术问题,现实的存在远没有那么复杂,甚至极其简单明晰。这也是一种大道至简。
我们这些中国人自小就是念叨着“三皇五帝夏商周……”等童谣长大的,上下五千年的顺序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忽然有人说那个“夏”是不存在的,因为洋大人认为夏是中国人虚构的王朝,于是,连篇累牍否认夏朝存在的研究文章大批量出现,大有从三百六十个角度做实洋大人说话无比科学、正确,却选择性忘记了英国驻印度的最高司法官威廉琼斯威廉·琼斯仅仅靠猜测“古代印度梵文、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堂而皇之地推出了“印度欧罗巴语系”,即便至今依然无确凿证据。那些追随洋人否认中国夏朝存在的某些公知,甚至连自己的开姓祖宗来自夏朝的历史也全然忘记。
历史的记忆并不是只有一种表达式。无论选择哪一种表达式,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不能否认眼前依然真实地存在。就如同博士围观的“雨”,在现实飘扬的雨水面前,都足以彰显哪个降智、哪个反智!同样的道理,无论你如何论证,都不能否定至今依然存活着的那些源自夏朝的姓氏家族。
从姓氏来源讲,每个中国人都是大有来历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有名有姓的中国人,身上都承载着中国历史的一条脉络,且这种脉络,是以一代代血肉之躯在传承着记忆,烙印在基因上不容置疑的客观实在,是活着的历史。
中国历史学开山祖师司马迁在《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之后便是《夏本纪》,将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兴衰史做了系统性的叙述,本无须赘述,奈何殖人作祟,只能择其姓氏一角再强调一二。
夏启用国名“夏”为姓之前原姓姒,即中国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赢、姞、姚、妘中的姒,为尧帝亲赐大禹的姓氏,此前则有颛顼帝时治水英雄台骀的后裔所建姒国,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也都来自这个姓。时隔四千多年,这个姓氏的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台湾、云南等地,均有姒姓的子孙,总数大致在两千人左右,较多的集中在绍兴禹陵村,也就是世代守护禹王陵的那些人,有150多户,400多人,按清光绪元年所修《祀禹录》中的大禹家谱,其时大禹的后裔已在此繁衍141世,现在应该已传至146世。姒姓是大禹的嫡传子孙。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还拥有众多同姓封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这些封国的后裔至今依然存在。
其中,夏后氏为夏姓源头;有扈氏为扈姓、户姓源头;有男氏为复姓有男的源头;斟鄩氏为斟姓、寻姓的源头,还有灌姓源头的斟灌氏,他们都是当年太康失国后少康夺回政权的主要部众;彤城氏则为古代复姓;还有褒姓的褒氏、费姓的费氏、杞姓和题姓的杞氏、曾姓的缯氏、辛姓的辛氏、冥姓的冥氏。这些皆是夏朝姒姓封国衍生出来的姓氏。
夏王朝灭亡,并不是连带着人口都绝灭,而是有遗族延续,随后的商朝、周朝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一定的尊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蓼国、缯国、杞国、瓯越国等诸侯国,都是夏王朝姒姓后裔。具体以杞国为例:商汤灭夏后,将夏王室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建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武丁还曾娶杞国的一位女子为妃;周武王伐纣,随后便寻找夏禹的后裔,找到东楼公,将他封到杞地以延续杞国国祚,还给予不凡的礼遇,封杞国为公爵,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这些都是明晃晃地记录在《史记》《大戴礼记》等典籍上。杞侯、杞地还多次出现在殷墟甲骨文内。值得注意的是,商周的这些做法,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严格遵循中国古代“二王三恪”的政治礼制,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彰显本朝承继统绪,是为正朔。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没看错,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段话就写在《论语·八佾》。可笑的是,那些人对孔子和他的《论语》是断然不敢否定的,却偏偏要否定夏王朝的存在!是史学的态度吗?不是!是真的研究学问吗?显然也不是。
甭管那些人怎么说、如何否认,姒姓历经劫难和风雨衍生出来的姓氏,还有佀姓,至今在山东郓城、河南清丰分别有佀楼村、佀公祠堂,聚集人口两万左右;谭姓,源自周初大封诸侯时的子爵姒姓封国;夏侯姓,西周时,姒姓杞国杞简公弟弟佗避难于鲁,鲁悼公以其先为大禹称他为夏侯氏;相姓,其中一支来自夏王仲康之子姒相,史称夏帝相,为夏王朝第五代帝王,其后裔支庶子孙以祖上之名为姓;鲍姓,夏禹的后人姒姓敬叔被封于齐国鲍邑(今山东历城县东),遂以国为姓;娄姓,春秋时期,姒姓杞国国君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县西南),后代称为娄氏;巢姓,商灭夏时,夏桀逃到甫巢(今安徽巢县西南),部分子孙定居于此而为姓;邓姓,夏朝仲康有子孙被封于邓国(今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此后,商朝武丁的叔叔也封于此,而以国为姓;窦姓,“中兴之主”姒少康以“窦”为姓氏给两个儿子抒、宠命名,以纪念有穷氏乱国,将夏朝第五代君王姒相的妻子后缗等王室人员关入窦(地穴、地洞)中管制;戈姓,夏禹有后代在周朝时被封于戈(大致在宋国和郑国之间),以地名氏;杭姓,大禹治水后,将全航这个地方封给一个儿子,让他管理船只,子孙易“航”为“杭”;计姓,周朝所灭有计国(今山东胶县西南),为夏禹后代封国;嵇姓,大禹死后葬于会稽山,姒少康封庶子无余在会稽主持禹庙祭祀,称会稽氏,汉初年被迁往嵇山(今安徽涡阳县北)。
此外,还有欧阳、莘、蔚、禹、越等姓,或出自夏王朝帝王的少子、庶子,或后裔,都是血缘上的宗亲、政治上的分封关系。
按《史记》《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共传14代,历17位帝王,国祚延续约471年,粗略算来衍生出夏、谭、相、鲍、娄、邓、窦、戈、蔚、禹、杭、计、嵇、扈、户、斟、寻、褒、费、杞、题、曾、辛、冥、佀、巢、莘、越、夏侯、欧阳、有男、彤城、斟灌等三十多个姓氏,这些姓氏后裔的存在,本身就是夏王朝存在过的最为有力且最为鲜活的明证,除非你睁眼说瞎话指这些人的存在是假象,或者这个姓氏的源头是假象,而这些姓氏现有人口至少在千万之巨,敢吗?!否人祖宗,如辱人祖宗,扇脸都是轻的!
2024-9-15
☆ 本文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