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澎湃新闻消息,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讲话时,极力强调欧洲国家提高防务开支的重大意义。他进行无端炒作,宣称中国与俄罗斯快速扩充军备属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他指出,中国正在持续发展军事工业基础,并且借助大规模投资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来对西方技术优势发起挑战,还称中国采购高端武器装备的速度达到美国的五到六倍。马克·吕特由此认为,北约唯有转变为“战时思维”,增加国防生产和开支,才能够超越竞争对手。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针对北约国家军费开支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这一情况做出评论。她表示:“我认为北约领导人应当率先垂范,从斯托尔滕贝格(北约前秘书长)、弗什博(北约前副秘书长)、索拉纳(北约前秘书长)和其他所有官员的养老金中扣除四分之一。”她的回应可谓针锋相对、直击要害。北约高官们拿着高薪厚禄,却要求欧洲老百姓缩衣节食来对抗中俄,这难道不很讽刺吗?他还明确指出北约国家军费开支应超国内生产总值3%这一情况。
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事实依据来看,北约秘书长的某些言论毫无根据。中国发展军事力量,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合理需求,目的在于保障自身领土完整,同时也为了能在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中履行相应责任。而美国则在全球进行军事霸权扩张,不断军事干预他国内政,还持续追求军事技术的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中国并没有参与大规模军备竞赛的意图和动机。
北约秘书长有意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防开支并重建军工体系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然而,这些应对举措极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不了了之。欧洲曾经进行产业升级和去工业化,这一过程致使大量工业产能从欧洲转移到中国,于是欧洲产品市场出现的空白很快就被中国制造所填补。
我们其实不必对吕特这种先设靶子再射箭的言论过于在意。很明显,他的言论并非冲着中俄或者北约成员国去的,而是指向特朗普的。想当初,吕特之所以能当选北约秘书长,关键就在于他有着“特朗普的耳语者”这一称号。所以呢,随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吕特身为北约秘书长,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找寻途径来彰显自己以及北约的价值了。对于北约这样一个源于冷战的机构而言,树立一个假想敌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方式。
北约是美国主导的军事组织,近年来其侵略性愈发明显。北约国家竟妄图吸纳亚洲国家成为成员国,试图将势力范围扩张至亚太地区。吕特渲染威胁一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北约企图将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本质上就是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在美国挑起冲突时,北约国家好为美国提供军事援助。如此一来,吕特渲染这种所谓的威胁,自然就能够促使北约国家增加军费投入了。
吕特等欧洲政客成长于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对欧洲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在经济、文化以及金融等领域的渗透效果十分显著。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和长期渗透影响下,这些欧洲政客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觉得依附美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极端地认为要是没有美国,欧洲就无法存活下去。
但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欧洲一直被美国牵着走。欧洲政客们应该明白,欧洲并非如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在享受美国的保护。实际上,欧洲是在替美国分担维持其全球霸权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确实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然而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巨大的。
欧洲的政客们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如果他们还不赶紧觉醒、奋起直追的话,一旦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清醒过来,恐怕那个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