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止一家三联书店,里面选品也几乎相同,因此如果不像女工一样无所事事,大抵只去一家足够。选择的标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如果同时有紧急上洗手间需求的(毕竟香港公共洗手间的含金量摆在这里),可以出了旺角东地铁站右拐到旺角MOKO新世纪广场;如果同时有紧急撸猫需求的,可以选择中环域多利皇后街店(因为我在这家店附近发廊遇到一只想撸我并试图把我诱骗进航空箱的e猫)。此外香港三联还有荔枝角店、元朗店、将军澳店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因为我不好意思直接告诉别人这几家我其实都没去。
三联书店(中环域多利皇后街)
香港的三联书店都有专门的区域摆放香港/广东/大湾区文化的书籍,例如《香港中区街道故事》、《香港百年饮食场所》、《香港商场的黄金时代》、《塘西花月痕》、《香港诸神》、《香港赌博简史》、《粤语流行曲70年》、《香港粤剧剧目初探》《香港生活粤语发音教程》等等,其中有民俗传统、城市历史、发展建设、大众文化、粤语学习等不同的选题。来香港citywork的女工虽然带着溢价中古ccd,想在咱港灯红酒绿的霓虹光影中复刻一些镜头感与视听语言,但这些文字代表的区域研究理论门槛无疑构成了王家卫和咩家卫落差的重要原因。
三联书店的香港相关书目专区
很快看到了墨香铜臭的海外传播成果——当然在香港遇到也可能算是传播回来了,回声的概念在此刻具象化。还没想到它的英文版在这儿受众会是谁,也可能因为我不读《天赐横福》,哦不、对不起、是《天官赐福》。你看,我平时都读学术文献,对这种类型的小说都不了解,我没读过,真的,我也就是随便翻翻哇他俩真好磕——
很多很多英文版和繁体字版的漫画青春小说。
十年前,我会觉得卖很多漫画青春小说的书店不正经;十年后,书架一次大摸底,虚伪竟是我自己。同时打工求学的成年人对于文化体力的一去不返,有着普遍而广泛的感同身受。算了,想看什么看什么,看得下去什么看什么,看吧、看吧——
我不仅能识字,我还会打字并记下东立、台湾角川、尖端出版、小明文创等漫画出版社的名字 in case 以后某天我不想给文字当新媒体女工而只想给漫画人物排列组合的时候不知道简历往哪里投。
本来还想给做書特约作者旺仔带一本机器猫的漫画。她那么喜欢哆啦A梦的表情包,我觉得她也肯定很喜欢哆啦A梦的漫画。但看了价格之后我怕她埋怨我破费,而且这本漫画摆在儿童图书区,我也担心她觉得没面子。所以我就没给她买。
在书店里泛滥的,除了青春漫画,还有很多灵性相关书籍。塔罗命理相关书籍的库存体量占了几乎半面墙,也有很多塔罗牌可选。
谁懂这类书在大湾区的含金量、你在金碧辉煌的hk中环看到它的封面设计,就像在朝阳三里屯看到穿初中校服的我(没有不尊重它的封面设计和初中校服的意思)。
女工还找到了很多自己统治区which is香氛相关的书籍——理论知识一点儿不学、但就是买、买了就说这是自己的统治区。以前在书店值班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大场面,例如做書书店曾经进过芳疗相关的一类书,女工不仅自己不翻不买,也相信到现在这本书还在那路口苦苦等待。但不知为什么在这里面对它们就很想知识(zhuang b)付费,可能是很多别的书店其实并不care这个主题,也可能是我想在咱港有点购物实感而兜里就几百港币楼下爱马仕进不去(读我没有标点的大长句大家会不自觉憋气闷得不舒服吗?如果不舒服的话可以多练练考研英语)。
好多好多好多英文原版书——也分了小说、专辑、心理、社科、绘本、香港文化等等。看到北美晋江我就知道三联书店指定全面、我有一个朋友来对了。
还有“内地新书”的一个书架。鉴于各出版社老师们长期慷慨的投喂,我在这方面已经见多识广得可怕。但在咱港——别苛求它在数量和种类上太全面(毕竟就只占一个书架)。
繁体中文版的书中,除了选品数量惊人的音乐类、电影类、香港法律书,中国历史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世界历史区也把女性主义相关的一些书单独列了出来。
西西!
不嘻嘻。
又找到社科类几本好玩的书。
临走前买了两本书,其中有一本是2021年出版的口罩文学侦探小说。可能真的是被编辑老师们的新书喂刁了,我买它的初衷是觉得口罩和侦探两个概念结合既有时代的记忆又有脑回路的磨砺——而且我现在不买说不定以后就买不到了——到口罩成为古董的时候我可以把它挂在孔网上坐等升值并且把我的过期的连花清瘟颗粒当做赠品。
在进行长达三分钟的线上学术检索(搜某德)后,我发觉乐文书店、序言书室和我的书房离旺角都很近,凑一篇探店已算绰绰有余,毕竟香港的地铁费摆在这里人何不花小钱装大哔,而后我开始了漫长的找门之旅,只是彼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对香港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咱港这个地方,情况太复杂了。
这样的发现还是源于我晕晕乎乎看着que德地图绕此大楼转了三圈的成果。毕竟我在我的学校混学位磨洋工磨了七年,可都没绕过它走三圈。
我绕它走三圈倒也没白走,比如通过一些意外之得,我也做了一些心理建设——
原图直出。没有把大哥裁掉是为了凸显环境的复杂性(没有不尊重大哥和居民楼的意思)。
请在下图找到一家书店并描述书店的位置(真实的环境往往需要最简洁的拍摄技巧):
原来人无助的时候真的会笑:
可能在香港探任何店都这样吧,探着探着就有探到别人家里去的感觉。好在我几秒就接受了现实,并有一种自己很local的幻觉。
只能说我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走到这里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每一步都在接受某种暴击
对传统书店刻板印象的回旋镖正中眉心
乐文书店满满当当的空间不松驰感让我想起了北京的人文考古书店。对,就是那种小小空间内全都是书紧绷又幸福又倍感自己贫穷的氛围。书店里还加了几面镜子,一般镜子出现在香港语境我第一反应是可能要拍武打片了,在这里我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的购物欲武打我钱包时,我那失败的表情管理。
能找到很多玄学、社科、自然科学的书,内地文学集中在余华、莫言、阿城等少数几位作者,比起别的类型占比并不大。日韩译著相对来说比较多,比如通过下图大家可以猜猜是谁又幸福(hua qian)了。
钱花多了容易脚累。从乐文书店里出来,我关上门——
转身走两步来到对门——
找序言书室的历程就更复杂了,这主要体现在我庆幸自己识字庆幸得上头,以至于只看到目的地在7楼,找了个门就跟个猴子似的开始库库爬,爬上去却发现根本没有7楼——
抱歉有点恐怖片叙事了,搞错了再来——
爬上去发现写的是7.5,导航还在提醒我应该往前走而我面前是一堵墙,我才意识到自己进错了单元爬错了楼。你问我为什么不坐电梯下去?我能找到电梯下去的话还至于徒步上来吗?不过还好楼道也是有阳台的——
事实证明,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我知道香港寸土寸金,但招牌这么小是怕我找到吗。我这样容易内耗的人,走向你的每一步我都在说对不起我爱你——
朋友:这个店你要不别探了吧
当然这个单元是有电梯的,只不过不太容易发现它(因为我徒步了三层才发现这个奇怪的墙就是电梯门)。许久以前听说香港有古早到需要自己关门的电梯,这个可以说是古早得另有风情。乘坐的体验感不错,就是一个人坐的时候后悔进来前没有给法务发去我拟好的财产分割。
此时的我是真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逛到别人家里去了
这跟我那温馨的家有什么区别啊......
对序言书室选品印象最深刻的一点,不管是繁体中文版还是英文原版,都有很多哲学相关的书,数量多到按作者分了区。除此之外的英文书多是企鹅兰登的小说。女性主义的书籍也非常多,比如《女生完全变态手记》、《性、谎言、柏金包》、《我的身体,你的商品》等等。
看到公司的名字疑似虎躯一震。赶紧检查下工作群消息发现是自己吓自己。
是不是所有人在公司外看到公司名字都会虎躯一震
也有特价区和二手书区。
“我的书房”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二手书书店,太子荔枝角道街头三家门面,其含金量让在西三环蜗居12平的我垂涎三尺。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故而我第一眼看成“厉害的我”简直无可厚非。
这样的视觉误差古来有之。众所周知,做書编辑部经常收到出版社老师们寄来的新书。受宠若惊之余,偶尔也会受到震惊,比如有一次我们拆了一个收件人名为“做害编辑部”的快递。
自那以后我们面对很多事情都变得宽容平和了些,毕竟名字只是方便称呼,便人也是便己,其意义有时不必追究。我在“厉害的我”里面像个跳天鹅湖的耗子一样穿梭,毕竟面积太小旧书太多,我人生中第一次身材焦虑在被书架左右夹击的那一刻达到顶峰。
习惯内耗的人在一步也没往前走的时候已经开始叹气了
每个书架上都贴了分类关键词,从文学理论到悬疑推理,从鬼谷子到命理占星,不能说是丰富多彩简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隔壁店铺还有半屋子尚未分类的旧书。除了繁体中文书,店里的简体中文旧书和英文书也很多。在房价居高不下的ip,似乎每家非连锁书店都是这么小小的、看上去满满当当又逼仄到只给书留空不给人留路的。但由于我常常是书店里唯一一个顾客,而店主们又喜闻乐见地对我视若无睹,所以我才觉得这是多么广阔的疆域,能在这里把时间消磨得无所顾忌。我对占有旧书本身的执念不算太大;想试图占有的,或许只是它在无数次流转中被陌生人共同建构出来的有限路径与无限可能。角落里找到了一本汉语语法书,上面印着1958年出版。翻开它的瞬间,一张薄如蝉翼的纸从里面落下,浮萍一般在空中飘。蹲下等它落在手里,看到是1960年新华书店的发货票。无法想象它如何兜兜转转从北方来到这里,离开的时候,北京是否也这样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现在,六十四年或更短的春秋斗转星移,又有人要把它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