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迁汉70周年。1955年,同济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上海整体搬迁至武汉。自此,“胸怀大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护佑生命”的“迁汉精神”被一代代同济人传承。最近,同济医院邀请7组医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分别对同济医院院史馆7件代表性馆藏文物蕴含的故事和精神进行讲述,并据此创作《医学探索者》系列短片。一次次启迪,展现“人文同济”的精神实质。
“宝刀”
讲述人:
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吴在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陈孝平
馆藏文物:
我国现代普通外科主要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的手术箱
这套手术器械共有74组,每一把都有不同的用途,且被主人细心编号并写上对应的中文名字。自1946年被从德国带回,至2008年被捐献给同济医院,手术箱见证着裘法祖的精湛技艺和专业精神。方寸间的每一次落刀、每一次缝合,都是裘法祖与它们共同完成的生命交响曲。
裘法祖是医学界公认的一把“宝刀”,曾挽救过无数患者的生命。他自创的“裘式刀法”以“稳、准、轻、细、快”见长,有人说:“裘法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
“对待患者要像大人背小孩过河,从河的这一岸背到对岸才安全。”本着这种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医60余年,裘法祖施行手术无数,未错一刀。
“患者愿意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让医生在他肚子上划一刀,这是出于对医生多大的信任啊!这种以生命相托的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亲人般的赤诚。”这是裘法祖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还常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是重要。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一个好的医生就应该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
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裘法祖“人民医学家”称号,这个称号正是千万患者的心声。而裘法祖对专业的极致追求,也在同济医院延续至今。
“宝库”
讲述人:
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汪道文
馆藏文物:
《同济医学月刊》
1925年10月,同济医学院创办的《同济医学月刊》问世。月刊采用中德双语,刊载两国最新医学学术文章,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类SCI刊物,开创了中外医学交流之先河。自此,同济成为培养中国现代西医人才的摇篮。
“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在血液中培养伤寒菌,达到治疗伤寒症的目的”“动物高血压的对照实验表明肾脏病变与高血压有关”……这些记载于月刊上的内容,在如今看来是医学常识,但在它发表的年代,却给当时的我国医学界带来启蒙和革新。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多数以期刊文献为载体。从《同济医学月刊》到《大众医学》,同济人主编、主译的各类医学期刊、专著700余本,都是供一代代医学生、医生学习的宝库。
“催化”
讲述人:
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教授陈红
馆藏文物:
人工关节
“面对巨大骨肿瘤就只能截肢吗?”1957年底,面对一位21岁的巨大骨肿瘤患者,同济医院骨科创始人之一的王泰仪教授在日记中提出了深刻的“灵魂之问”。他决心打破这一局限,尝试用塑料、合金等材料来制作人工关节。在缺乏材料、工艺、设备、资料的困境中,王泰仪与多学科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团队,从零开始。
用假牙的材料“牙托粉”作为制作原料,从真实骨骼中翻制石膏模型,再量身定制人工关节。王泰仪和团队用最原始的办法制造出我国第一个人工塑料关节,并成功植入患者体内,保住了患者的胳膊。王泰仪教授也自此开启了在人工关节领域三十多年的征程。1983年,他与生物材料方向专家合作,成功研制“纯刚玉-金属复合人工关节”,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从一个想法到一系列前沿技术的落地,医疗领域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都离不开合作。合作,是医疗领域进步的催化剂。它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也加速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变。
求真
讲述人:
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教授董凌莉
馆藏文物:
《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奖状》
抗日战争期间,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前期、医后期师生随同济大学撤离上海,辗转浙、赣、湘、粤、桂、越南河内、滇、川,1940年冬迁至四川李庄和宜宾。
1941年春的一个晚上,四川宜宾中学的学生们按惯例“打牙祭”,37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身体软弱无力的症状。该校急邀同济大学校医唐哲教授和医生前去救治,判定是食物钡中毒,立即用芒硝(含有硫酸钠)进行治疗,使众多学生转危为安。后来经医学院杜公振、邓瑞麟教授反复进行动物实验,确认了在四川危害多年并被称为痹病的地方病,即含钡食盐引起的氯化钡中毒。时任同济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李化民教授随即发表文章,作出科学解释。
医学前辈们以科学的良知和求真的精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以此科研成果所发表的《痹病之研究》一文,获得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奖一等奖。
“笨拙”
讲述人:
同济医院肿瘤科教授于世英 袁响林
馆藏文物:
镭施源器
20世纪60年代起,镭被我国广泛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镭疗时,患者需在镭房的病床上静卧,接受47小时不间断治疗,医生负责为他们在体内放置、取下镭管,护士则与患者一同生活在镭房里,提供照料。
小小的镭房,是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的战场。由铅筑成的铜墙铁壁将镭的辐射范围牢牢锁在镭房内,守护了房外人的安全,而工作在房内的医护人员则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下。
从镭房建成到1989年全国最后一间镭房关闭,近30年时间里,同济医院负责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全员倒班,确保镭疗从未间断,以人力战胜技术限制,让从四面八方来的近5万人次患者都能接受治疗。“能治,就不计一切代价。”这种笨拙却执着的治疗方式,是医者发现镭射线可有效治疗癌症后的初步探索。
“探”路
讲述人:
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教授张青萍
核医学科教授朱小华
馆藏文物:
A型、BP型超声探头
20世纪60年代,我国超声医学刚刚起步,同济医院外科青年医生张青萍被组织选派作为湖北省唯一学员参加了卫生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超声医学诊断学习班。1960年11月,张青萍回到同济医院,创建了超声诊断室。张青萍也成为湖北省乃至我国最早从事超声医学的工作者之一。
随后,张青萍和妇产科医生一起,开拓了工业A超在妇产科的应用,后又将超声技术逐步拓展到肝、肾、心等多种器官的影像诊断领域。20世纪70年代,他牵头制定的利用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肺心病的标准被确定为全国统一标准。
为了促进我国医学超声设备领域发展,张青萍和研究单位合作,进行新仪器的创制与改进。他们研制的BP型超声仪性能优于已有设备。1964年,张青萍在国内详细报道和介绍了BP型超声切面显像的探测方法和临床应用,在全国对这一设备和技术进行推广。
“重逢”
讲述人:
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唐洲平
胃肠外科教授胡俊波
麻醉科教授梅伟
馆藏文物:
手绘医学图谱
新中国诞生前,我国没有神经外科专科设置,只有少数几位外科医生兼做一些神经系统手术。1951年,在裘法祖的领导下,同济医院开始了神经外科领域的临床工作,开展颅脑损伤、颅内肿瘤和脑血吸虫病等手术治疗。1953年,同济医院青年医生蒋先惠被派往天津参加中国第一届脑系外科进修班,历时1年后返院开创脑系外科专业。至此,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初具雏形。
建科初始,手术器械和教材相对缺乏。自幼喜爱画画的蒋先惠决定自己动手,白天工作,晚上绘制手术图和器材图,还联系院办工厂合力制造手术器械,以满足医疗所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总结较多颅脑损伤病例的基础上,蒋先惠主编了《急性颅脑损伤临床处理的基本问题》一书,书中多幅插画由其手绘而成。此后,其主编、参编的著作,发表的论文,制作的教学课件中,均有其手绘的图谱,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医学生。
医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一名医学生要成为医者,便需走过这山路。其间采撷的每一种精神,终将铸成不断推动医学发展进步的力量。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常宇 通讯员 谢雪娇
编辑:魏婉笛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ASWDYXB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