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参加中国外交部举办的一场宴会。大使阿果利与我国外交部姬鹏飞、乔冠华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宴会结束后,阿果利独自开车返回大使馆,一不小心撞死了一名中国工人。周总理得知后,巧妙化解这起事故。周总理究竟如何解决这起事故的?肇事者阿果利最终结果如何?本篇文章,我们就一起谈谈外国大使撞人事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一直担任外交部部长一职近十年,致力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之后周总理把工作重心放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发展上,辞去外交部部长一职。但是有很多重大的外交决策还是由周总理亲自制定与执行。包括朝鲜战争一事,周总理领导我国代表团进行停战谈判。
周总理在我国外交事业上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众所周知,日内瓦会议中,周总理顶住外界各方的压力,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众人的称赞。随后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反对殖民主义。周总理犹如中国外交的一颗明珠,照亮中国外交发展的道路,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周总理处理我国的外交事务中,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相当棘手,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很可能直接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丝丝密切的联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如火如荼,中国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就连美国也在暗中向中国抛出建交的橄榄枝。
1969年阿尔巴尼亚的驻华大使受邀,前往参加中国外交部举行的宴会。这次宴会重在提升各国之间的外交友谊,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宴会上,中国外交部姬鹏飞、乔冠华负责本次外交工作,此时的周总理并不在场。而姬鹏飞、乔冠华二人也是周总理一手培养出来的外交官员。
姬鹏飞曾是红五军团军医处处长,在中央党校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担任中央红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调姬鹏飞来到外交部处理外交事务。从1954年起,姬鹏飞就开始担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而乔冠华更是具备得天独厚的外交优势。乔冠华自小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打小学习成绩就相当优秀,上学时还有过几次跳级。1929年,乔冠华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在校期间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后因国际局势变化,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留学。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参加中国外交部诸多工作,还陪同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结束后,乔冠华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助理。总之,姬鹏飞与乔冠华两人皆是周总理重点培养的外交栋梁之材。也因此,外交部举行的宴会由这两人来主持接待。
两人经过多年的历练,外交业务都有一定的了解。近代外交场合上,自然少不了喝酒这一项。姬鹏飞与乔冠华两人酒量都可以,尤其是乔冠华,素来有“酒仙”的称号。宴会开始后,两国外交代表人相互融洽交谈起来,彼此还都有些拘谨。随着宴会的推移,众人开始把酒言欢起来。
阿尔巴尼亚代表使臣阿果利,性格爽朗,擅长喝酒。他与姬鹏飞、乔冠华渐渐熟络起来,三人觥筹交错,相谈甚欢。阿果利坚信自己的酒量远在姬鹏飞、乔冠华之上,就想着同两人一决高下。当时在中国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喝酒越多,两国关系越长久,关系越好。有了这个想法,三人都敞开酒量喝了起来。
阿果利也没想到自己遇到对手了,姬鹏飞与乔冠华的酒量竟然比他想象得还要大。没过几轮,阿果利就有点坚持不住了,姬鹏飞与乔冠华知道阿果利爱喝酒,也是为了配合宴会的气氛,不停地对阿果利进行劝酒。阿果利在两位代表热情的陪同下,喝了不少的酒。
晚九点后,热闹的宴会终于进入尾声,阿果利此时已经败下阵来,晕晕乎乎找不到方向。众人仍沉浸在宴会的祥和气氛中,就连阿果利已经离场都没有察觉。阿果利离开宴会后,独自一人钻进小轿车中,驾着车就往自己住的大使馆公寓开过去。
那时长安街到夜晚时分,街上的人就很少了。路灯昏黄,阿果利此时因为喝得醉醺醺,反应也很慢。在建国门外的大街上,一名工人刚刚下班,一不小心被阿果利撞到。阿果利的车速很快,再加上工人毫无防备,工人被撞后当场死亡。阿果利才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阿果利冷静后,立即阿尔巴尼亚国汇报了这件事。
外交使节在国外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在第一时间向自己国家汇报。阿果利汇报自己情况的第二天,阿尔巴尼亚总统就知道了这件事。总统责令外交部迅速将阿果利调回中国,并让本国外交部及时与中国外交部取得联系,对这件事情进行沟通说明。
由于阿果利特殊身份的缘故,一旦事件处理不当,将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严重的还会波及中国未来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部决定妥善且低调处理这件事。在外交部向总理办公室提交的日常工作简报中,针对阿果利撞人事故,避重就轻地进行了反应。简报只是说明姬鹏飞邀请阿尔巴尼亚大使参加宴会,且在宴会后阿果利开车撞人事件。
对于醉驾撞人以及工人被撞死亡等处,从简报告。总理看到这份报告后,也只是以为阿果利宴会后发生了普通的交通事故,没有多余的想法。3月23日这天,周总理在北京饭店约见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周总理按照简报上的内容,对阿果利交通事故一事,谈到:交通事故是难免的,按照程序妥善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即可。
周总理随身的翻译范承祚亲自翻译了这段话,范承祚心里十分难受,晚宴那天他也出席参加,他对于晚宴的情况是清楚的。他觉得一条生命无辜去世,周总理却对此并不知晓,他的心口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人命关天,且涉及两国之间未来的发展,范承祚思虑再三,还是大胆向周总理将这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进行一番汇报。
周总理这才了解到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总理对此事十分生气,即刻召集姬鹏飞与乔冠华议事。周总理见到两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严厉的教训,姬鹏飞二人从来没有见过总理发过这么大的火。周总理批评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立即向我汇报?”
周总理沉思一会接着批评道:“作为外交官员,为什么看到阿果利过量饮酒不进行劝阻,反而一而再地进行劝酒。阿果利是在中国的外国友人,出了什么事情,责任全在我们自己。”
同时周总理还对当时主持宴会的礼宾司进行一番批评:“作为礼宾司负责人,在当时阿果利醉酒的情况下,就应该专门找一辆车护送阿果利回去,怎么能让阿果利独自醉酒驾车回去?”
周总理在外交坛上行事多年,事无巨细,全都谨慎对待,也因此在周总理担任外交部长近10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纰漏。而姬鹏飞等人处理这件事情显然有所欠缺,周总理发火也是有自责的成分在。在总理的心中,有关国家的事情,是需要万分小心谨慎去处理,对姬鹏飞等人发如此大的火,也是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
一通批评之后,周总理情绪缓和。至此,周总理明确规定,在外交宴会上,不论正式或是非正式场合,我们的外交官饮酒量都不能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姬鹏飞、乔冠华等人也在专门会议上检讨了自己的过失。
周总理得知事件真实情况这一消息,很快传到罗博、阿果利那里。阿果利亲自上门拜见周总理,对于交通事故进行诚恳道歉。周总理也表示:贪杯误事,这次事件教训很深刻!之后周总理表示,这件事情主要责任在于中方外交同志过分劝酒,事后没有提供安全保障,发生事故后也没有如实上报国务院。
对于事故中不幸去世的中国工人,周总理谈到,会由中方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也请阿尔巴尼亚外交部不要过分处分阿果利。周总理的话语让阿果利等人深感惭愧。在这件事故的处理中,周总理处理得十分得体,显示出了周总理外交领域的大智慧。
首先这件事情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刑事豁免权。根据法律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中国公民犯罪,我国完全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有一个群体除外,即外交官。外交代表在国际刑事管辖中,享有豁免权。这条法律起源于1964年实施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也就是说,在阿果利撞人致死这件事故中,阿果利作为外交官员,是享有刑事豁免权的,依据犯罪情节严重的程度,一般都是将此人交予本国处理。因此在这件事故中,原则上阿果利的审判权,在阿尔巴尼亚政府手中。而周总理把事故的主要责任揽在我们自己身上,包括对于工人家庭安抚、责任处理等问题,都是由外交部来承担。
事故已经发生,人死不能复生。处理好逝者家属,已以确保这样的事故以后不再发生,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刑事责任处理上,因为有刑事豁免权这项特权在,也没办法处理阿果利。这样解决此次事件,既可以不影响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也能够避免以后再有此类发生,给到每个人深刻的教训。
对于那个丧命的中国工人,周总理亲自到访慰问,外交部也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给到家属一次性的丧葬费、抚恤金,还给工人子女安排了工作,解决家庭实际负担。周总理的处理结果,赢得各方的满意,着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