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歹徒绑架5岁小孩,点名要绿皮箱,牵扯出一件大案
一度倾城
2024-12-17 17:57新疆
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俞丕芝七十有三,在潘家园开了家六顺典当行,一开就是四十多年。他这人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喜欢鼓捣些老物件,街坊四邻都知道,俞老爷子眼光毒,人也实诚,从不坑人。
一天,典当行里来了位大客户,提着绿皮箱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这人姓张,操着一口南方口音,说是做古玩生意的,这次来北京是想找个靠谱的典当行,把一件宝贝暂时押在这儿,过两天就来赎。
“俞老爷子,您给掌掌眼。”张老板说着,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只珐琅彩花瓶,瓶身绘着精细的花鸟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俞丕芝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又拿放大镜对着瓶底的款识瞧了又瞧,末了,点点头,说:“东西不错,是件到代的好玩意儿。张老板,您想当多少?”
“这瓶子,少说也值这个数。”张老板伸出一个巴掌,“我急用钱,就押一天,明天这个点儿我准来赎。利息好说,您开个价。”
俞丕芝沉吟一下,说:“五百万,不是个小数目。不过看在东西的份上,我信你一回。利息就按行里的规矩来,一天千分之五。”
“敞亮!”张老板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您可得给我把东西收好了,这可是我的命根子。”
俞丕芝叫来两个伙计,一个叫大刘,一个叫小王,都是跟他多年的老员工,手脚麻利,做事稳当。
“大刘,小王,你们把这瓶子送到后面库房,放到最里面的那个保险柜里,钥匙我亲自保管。”俞丕芝吩咐道。
晚上,俞丕芝关了店门,照例在店里转一圈,检查门窗。
半夜时分,六顺典当行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势凶猛,很快就吞噬整个店面。住在附近的居民都被惊醒,纷纷跑出来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无法控制。等到消防队赶到时,六顺典当行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
更让人痛心的是,俞丕芝和大刘、小王三个人都没能逃出来,不幸葬身火海。
六顺典当行的旧址自从那场大火之后,就一直荒废着。没过多久,这块地皮就被当时的军方给接管。毕竟是城里的黄金地段,军方打算在这儿盖个办公楼。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办公楼盖起来,时局就变了,这块地皮也就闲置下来。
后来,几经辗转,这块地皮落到一个叫姜老三的人手里。这姜老三,在当时那一带可是臭名昭著,出名的房产恶霸。
一开始,姜老三还装模作样地收点房租,后来见这些租户都老实巴交的,好欺负,他开始巧立名目,变着法儿地收钱。什么卫生费、治安费、保护费,只要他能想到的,就没有他不收的。
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姜老三的好日子才算到了头。政府工作组进驻这一片区域,调查姜老三的种种恶行。这一查不要紧,姜老三这些年干的坏事,简直是罄竹难书。
最后,姜老三因为欺行霸市、欺压百姓等多项罪名,被人民政府依法逮捕,最终被判处死刑。
姜老三被枪毙后,他之前霸占的这块地皮,包括那排简易平房,都被政府没收。政府给这块地方起了个新名字,叫“六顺公寓”,以此纪念当年那场大火中丧生的俞丕芝老人和他的六顺典当行。
更让这些居民们感到惊喜的是,政府宣布,他们以后再也不用交房租了,可以一直免费住在这里。
几十年过去,政府虽然没有收过房租,但也一直没有对公寓进行过大的修缮。时间长了,房子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天,街道房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六顺公寓,通知大家政府决定对公寓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包括粉刷墙壁、更换管道、重新铺设电路等等,总之是要让大家住得更舒服、更安全。
在六顺公寓的众多住户中,有一位特殊的住户名叫丁康达。他曾经是六顺典当行的账房先生,也是那场大火的亲历者。当年他因为外出办事,侥幸逃过一劫,后来就一直住在六顺公寓。
几天后,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是个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自称是房管局派来的电工,来检查电路的。
“师傅,您来得正好,我们正想跟您说呢,能不能给我们家多装几个插座?”丁康达的妻子张阿姨热情地招呼着电工进屋。
电工进屋后,简单地看看,就开始用螺丝刀拆墙上的插座。这时候张阿姨到厨房里倒水,丁康达则坐在一旁,和电工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