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唐卡中的须弥山
印度教经典将须弥山(Mount Meru)形容为宇宙的中心。它由一系列同心圆环绕,最靠里面的是杰姆布德韦帕(Jambudvipa)——生长阎浮树(有的翻译叫红苹果树,我觉得这译名来自英文俗名Rose-apple tree,其实它叫Jambu——佛教圣树阎浮树,释迦摩尼还是王子时就是在这树下静思的,这种树和莲雾差不多,都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的土地,在它之外是咸水海洋,这样一圈圈朝外,最外面是黑暗。在须弥山的下面也有七层,七层之下就是地狱。
须弥山是日月星辰赖以转动的轴心。须弥山上住着梵天、毗湿奴、湿婆、 因陀罗等主神,此外还有乾闼婆、仙人以及其他神话人物。恒河自天而降, 首先落到须弥山上,然后再落到地上。须弥山的南面有一块大陆叫南赡部洲 。
关于须弥山的传说亦为佛教所采用。相传须弥山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来)。
相传该山深入地 下8万由旬,地上亦高出8万由旬; 其顶峰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大天王,山之间隙处为阿修罗城 ,山之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面是咸海,南赡部洲等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 。
须弥山
药师佛在须弥山中的海洋上
小世界诸天图解
须弥柱与阎浮提
拉贾斯坦发现的须弥山图,四角是动物
西藏唐卡里的香巴拉与须弥山
圈层分明的须弥山
头颅乱飞的须弥山
须弥山曼陀罗
敦煌壁画中的须弥山
须弥山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须弥山(梵语:Sumeru),又译为苏迷嚧、苏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根据《长阿含经》的说法,须弥山北为北俱芦洲、东为东胜神洲、西为西牛贺洲、南为南赡部洲!
传说在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敦煌壁画中各式各样的须弥山,共同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上有天宫或佛说法,下有海水,山中间有日月和双龙。
一般都有阿修罗站在中间,手托日月,阿修罗比较特殊,站在一边。
双龙形象变成了人身蛇尾缠绕在一起,应该是借鉴了中原传统的伏羲女娲的形象,日月中的三足鸟和蟾蜍玉兔也是中国传统。
还画出了须弥山周边七重山
须弥山外围的铁围山形象十分清晰
北京雍和宫里的须弥山
北京雍和宫青铜须弥山
在雍和宫大殿前,有座青铜铸造的须弥山,由青铜山体和汉白玉底座两部分组成,山体高1.5米,通高2.76米,为明万历年间掌印太监冯保供奉。
须弥,梵文音译,意为“妙高”,又称;“余刚山”。佛教认为,须弥山居于世界中央,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组成,故曰“妙”,乃众山最高者。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在第七金山外有咸海。咸海四周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其外由铁围山环绕。
一个须弥山,即是一个小世界,有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如此,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由于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故大千世界又称三千大千世界。
雍和宫的须弥山造型严谨,其上为重檐楼阁式的宫殿,称“善见城”,为三十三天之主,欲界诸天之一——帝释天居住的地方。所谓“天”,主要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获得的殊胜果报,而并非指自然界的天。善见城之下为广袤的天穹,其上并有星宿,其间相互连接,成为星座。据天文学家说,星座的分布和标记大体上符合今日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星座之下为犍陀罗山,是四天王所居之地,他们各自率领着八大将领守护四方天下。在层层山峦之间,分东西南北排列着一层层殿宇,呈阶梯式,这又是四大部洲的象征。
其周围环绕着九山八海。再下山峦叠嶂,共七层,在山之上端一侧刻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施供”字,字体随意。
在须弥山之下,八瓣莲花形的石槽内,蓄满了清水,象征咸海。石槽之下呈束腰形,山两块汉白玉石料组合而成。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浮雕十六尊金刚力士,上层由于有石槽遮扩,线条、刻痕十分清晰,而下层风化较重。但仍能依稀辨出每尊金刚力士的动势。
雍和宫的须弥山是一件精美的佛教艺术品,是佛教世界观的具体物化,是僧俗信众追求理想境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