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风柜口几块锈迹斑斑的招牌,空间是风柜里几张陈旧破败的桌椅。

人生是在风吹雨打中摇摇欲坠、小心翼翼的十七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七岁的人生,总是有太多的不甘心。

不甘心就此沉沦,不甘心就此止步,不甘心所有的热情和冲动。

都只能化作风柜里翻滚的一粒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柜外的少年,十七岁是如花美好。

而对于风柜里的这三个男生,岁月从来都是喧嚣浮躁的代名词,他们的十七岁意味着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阿清、阿荣和郭仔在宁静的海岛澎湖风柜长大。

高中毕业后,百无聊赖的生活让他们无所适从,打架、逃票、看电影成了消磨时光的主要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清常在看黑白电影时走神,想起五六岁时与父亲打棒球的情景。

而因棒球击中头部,父亲的性格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母亲和哥哥也因此对阿清诸多埋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仔和阿荣带来的麻烦更让他不知所措。

无心升学和工作的三人,感情却很好,痛痛快快做回自己。

一场严重的斗殴,让三人决定逃离风柜,前往繁华的高雄讨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荣的姐姐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找她帮忙似乎是个好主意。

初来乍到的三人,连坐公交、找路都成了难题。好不容易找到阿荣姐姐家,却被直接泼了冷水。

“没当过兵,高中没毕业,你们能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所幸姐姐嘴硬心软,还是给他们找了住处和工作。

在同乡锦和的介绍下,三人成了电子加工厂的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的住所、枯燥的工作,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阿清却在观察锦和的女友小杏时,发现她的不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锦和为结婚攒钱,利用职务之便偷工厂元件。

小杏却从没想过结婚,锦和的所作所为,让她倍感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清对小杏的遭遇十分同情,却也爱莫能助。

当锦和因此丢了工作,决定随商船出海时,他只觉得人生无常,前途渺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家中传来噩耗,父亲去世。

阿清匆忙赶回风柜奔丧,面对空荡荡的藤椅,童年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他开始思考未来的去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姐姐建议他留在家乡工作,可阿清已不愿在风柜这片净土上继续虚度光阴。

就在此时,阿荣决定跟姐夫去卖录音带,郭仔也接到了当兵通知。

惟有小杏还陪伴在阿清身边,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封锦和的来信,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终于下定决心的小杏,选择去台北投奔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清只能眼睁睁看着初恋的背影消失在车水马龙中。

生离死别,接踵而至,昔日无忧无虑的少年,终于尝到了人生的第一次苦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在阿清的吆喝声中戛然而止。

面对郭仔的离开,阿清选择跳上凳子,大声叫卖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喧嚣的城市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

青春的迷惘,理想的破灭,在川流不息的人潮里,显得微不足道。

可笑与泪水过后,生活终究还要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电影有两个情节很有意思,一个是阿清骑摩托车回家的长镜头

在这个长镜头中,阿清骑着摩托从景深处的公路转弯过来,逐渐靠近,停车。

沿小路走到自家门前,径直穿过门前静坐的父亲,进门,喝水,出门,走进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过程中,镜头保持不动,从屋内拍向外面的世界。

这个镜头是侯孝贤受沈从文影响后形成的独特影像风格

镜头远距离、静止,不随人物移动,而是让人物穿梭其中,形成人与时空的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框隔开了昏暗的屋内和广阔的外部世界,体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的割裂感。

阿清刻意避开父亲,暗示了他们关系的疏离和他内心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是结尾时,阿清在高雄吆喝“当兵大甩卖”的片段

在高雄闹市中,阿清突然跳上椅子,大声吆喝“当兵大甩卖!三卷五十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从他身上切换到匆匆的行人、卖菜的大妈等各色人物。

最后又回到他身上,而他的声音渐渐微弱,消融在喧闹的城市中。

阿清离开风柜这个小天地,来到繁华的高雄,却无法找到容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吆喝就像一股微弱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尘世的喧嚣中。

预示着他终将回归风柜,梦想破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的切换,把个人命运投射到芸芸众生中,表达了人生的悲剧感和宿命感。

电影没有刻意渲染情节,而是用声音和画面捕捉到时空的质感。

传递出时代和人生的况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十七岁,正是告别青涩、走向成熟的年纪。

阿清、阿荣和郭仔的故事里,有友情、爱情和亲情的交织,也有现实与梦想的碰撞。

他们从单纯的海岛来到繁华的都市,尝试了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别的伤感,工作的艰辛,爱情的苦涩,无一不在催促他们尽快长大。

可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十几岁的少年,心中有太多稚嫩的幻想,也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跌跌撞撞,历经坎坷,是每个年轻人的必经之路。

阿清他们身上,有太多我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影子。

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人生的困惑,在青春的记忆中,永远难以磨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导演所言,《风柜来的人》其实是每个人的成长故事。

阿清、阿荣、郭仔,或者你我,在十七岁这个阶段,都曾彷徨、无助、迷茫。

可也正是这些酸甜苦辣的经历,铸就了我们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希望与失望,欢笑与泪水中,慢慢学着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

人的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有些教会你成长,有些让你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七岁那年的点滴,或许会随着时间淡忘。

但每每回想,总能感到一丝怀念和感慨。毕竟,青春就是用来回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部电影也是一代台湾青年的缩影。

从乡村到城市,从学生到工人,每一个角色的命运转折,都饱含着时代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梦想和迷惘,欢笑和泪水,汇成了生命中最绚丽的篇章。

十七岁,就是最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