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高素质农民是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4日至23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部分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开展助粮增产增收能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11月17日,记者与学员们一路同行,赴江苏盐城、宿迁以及浙江湖州、杭州等地开展参观见学,学习江、浙两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在与学员近距离交流中,深切感受青岛乡村人才振兴的美好愿景。

“这次培训以更新理念、开阔思路和增强能力为核心,旨在针对性提升学员的技能素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形成‘培育一个组织、带动一片农户、做大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辐射效应。”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宋晓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培训从全市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中遴选了100名学员,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合作社理事长,以及农服从业者、科技新农人等,有的学员还担任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的头等大事,此次培训以助粮增产增收能力提升为主题,我们把培训对象确定为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青年致富带头人,就是要发挥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撑。”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处处长万上飞介绍。

作为助粮增产增收能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在开班前,深入各区市了解培训需求。“今年培训既有以往培训模式的延续和优化,也有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开设的新专题。”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于琛琛介绍,今年培训课程不仅涉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技推广工作创新等内容,同时新增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乡村振兴以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等培训内容,同时组织赴江苏、浙江等乡村振兴先进地区现场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小田变大田’有三个“好”:一是种“好田”,把最好的田块调整给继续种田的农户,不愿自种的小农户可以流转给种植大户;二是好种田,集中的大条田有利于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耕、种、防、收’全程服务;三是种田好,种植户的种植成本降低,收益增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来自全国产粮大县平度的村党支部书记庞永周,也是东阁街道沙岭村经济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与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人大主席刘宏伟交流中,他啧啧称叹“小田变大田”改革,现场商定下一步组团来参观学习。

在返回宾馆的大巴车上,学员们就“小田变大田”改革探索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凸显种粮规模化、现代化效益等话题打开话匣子,大家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交流了思想,开阔了视野,许多种粮大户学员说真是革新了理念、坚定了信念,那就是想方设法种好粮、多打粮,为齐鲁粮仓贡献更多优质“青岛粮”。

“今年的助粮增产增收能力提升培训有针对性地将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个班次放在一起交叉实施,就是让两个班次的学员在交流中统一思想、加强合作,力求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村,拉动一片’。”跟班培训督导的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处二级调研员王清秀介绍,参训学员由各区市遴选推荐,同时择优吸收返乡创业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参训,在避免同主题重复培训的前提下,彰显多层次和成长性。

本次培训班设计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课程,授课教师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乡土人才、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推广研究员和涉农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学员们反应,从培训主题、授课内容、参观见学到参训对象,精心组织的培训为学员搭建起一个实践实训、互动交流、资源共享、能力提升的多元化平台。

11月20日晚上,培训班组织学员围绕拓展农产品销路等话题座谈交流,来自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姜波第一个登台,介绍合作社创新蔬菜种植“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确保蔬菜质量的做法,得到了学员的关注,其他区市的学员畅所欲言,在交流洽谈中达成了下一步的合作意向。

瞄准学员需求,帮助解决学员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次培训注重产教结合。在余杭径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学员们在草莓立体种植大棚内,围绕种苗培育、后期管理等进行演示交流;在杭州艾比利生态农业园,学员们就开展葡萄酒酿造技术合作进行对接洽谈,两名学员与生态园有了合作意向。培训期间,结合培训主题和学员需求,先后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绍、瞻仰新四军纪念馆、基层党建工作分享、经营模式交流展示等,促成学员间、学员与观摩单位等开展合作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都承载着余村人在践行‘两山理论’过程中的艰辛付出和丰硕成果。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余村一路走来的历程,感受到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坚韧与执着。”11月19日,学员们走进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探寻“两山”理念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例证。

“大家向这里看,这就是著名的‘两山’纪念碑,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我们余村从过去“卖石头”变为“卖风景”,从“卖资源”变为“卖生态”,绿水青山的底色进一步擦亮,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我们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余村党建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两山”理论纪念牌、文化礼堂等场所,在电影院内观看了余村发展专题纪录片。在这里,学员们对余村通过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经验很感兴趣。

带着学员对探寻余村发展理念的期待,11月21日上午,培训班专门邀请了安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经济师赵明富,作“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辅导授课,围绕余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辟绿色、低碳、共富的未来乡村新模式等进行阐释解读。同一天的经验传授课,还邀请了宁波大学副教授邵科,结合余村的产业振兴,介绍乡村涉农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村子要想建设好必须要打造一只具有政治意识、经营意识、管理意识和强执行力的班子队伍,管理好村子才有精力谋发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来自基层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清晰了乡村发展的思路打法。

秉承“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培训模式,这次培训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优化授课方案。11月20日上午,培训班走进安吉县孝丰镇横溪坞村,在观摩了该村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做好乡村农旅产业的模式后,邀请横溪坞村党总支书记裘松伟以及该村招聘的职业经理人张淼为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研讨交流课。

课上,来自城阳区的青岛山色红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晓贺提出疑惑,“我们合作社种植的樱珠甘甜可口,定价也适中,但市场竞争力一直比不过进口的樱珠。”以问题为导向,一言一语碰撞出火花。“带着农户干产业,一定要先探市场、再做产品。产品卖不出去,除了价格原因,还要反思市场定位。”裘松伟回应道。牵头制定横溪坞村产业发展规划的职业经理人张淼介绍,他们在拟制规划中,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优势,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做产业转化,把一产向三产转化,最主要的是聚焦绿色经济,发展横溪坞村的休闲产业、乡村旅游。

“这次培训班,安排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等课程。同时,选取江苏、浙江部分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案例现场教学,有助于帮助学员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乡村治理水平。”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处二级主任科员姜慧杰说。从课程设计到师资管理,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含金量和规范化程度日趋提升。“培训总体上分为专题讲座、经验传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4个板块,根据每期主题安排公共课、专题课和特色课。”姜慧杰介绍,培训课上既有多年从事“三农”研究的专家解读政策,又有来自基层一线、了解学员难点痛点的带头人分享经验。

“每次开班前,我们都会统计学员的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完善培训计划,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力求因材施教。”负责课程计划编制、师资遴选和课件审核的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的教师张畅说。针对部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学员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培训班专门邀请了农业银行的专家讲解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齐鲁富民贷等方面的知识 ,受到学员欢迎。

这次培训推广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把课堂设在乡村振兴一线,引导授课老师和村官多讲实例、少讲概念,多讲方法、少讲文件,越来越多的学员接地气、学得会、用得上。据统计,学员对培训平均满意度达到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民宿要相互补台,大家都有生意做,才有钱赚,才会更关注、支持村里的建设与发展。”说这话的是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的蔡国明,他不仅是隐水四缘民宿的负责人,而且是刘家塘村党支部宣传委员、村副主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种“相互补台不拆台”的氛围中,刘家塘村各种业态的发展都向既定目标走去,村民也得到了诸多实惠。蔡国明的民宿隐藏在一片参天大树下,年初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室外温泉,碰到相邻民宿游客有泡温泉需求时,作为村干部的蔡国明会毫不犹豫免费提供,游客在感受刘家塘村乡风温情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对此,来自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大河东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宋春娣深有感触地说,“作为高素质农民,不仅仅自己先富,更要发挥好联农带农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姜波的合作社带动周边菜农把蔬菜销售到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年均销售蔬菜20万吨以上,销售额达1300万元,带动200多名农村经济人销售农产品,为当地6万亩蔬菜解决了销售难题。本人陆续取得了农产品经纪人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庄稼医生高级技能证书、农作物植保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于2022年获得正高级农民农艺师职称,完成了由一名普通菜农到高级农技人才的转变。

平度市田庄镇台子付家村党支部书记付德康,是一名退伍回乡创业人员,培训期间每天都利用晚上的课余时间整理当天学过的课程笔记,并利用自身对新科技互联网了解的优势,帮助学员们搜索资料,查找新产品新技术,在观摩的过程中他也不放弃每一个实操的机会。在他看来,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把新理念、新技术带回村里,带动村民科学种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这次培训结束后,由班主任、产业技术专家、乡土专家组建成跟踪服务团队,多渠道、多形式对学员进行集中回访,并统筹各方资源为学员提供支持。”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两个培训班次都遴选了10名以上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优秀学员,开展为期3年的问卷跟踪,了解学员训后发展情况和培训需求。通过强化跟踪服务,持续发挥优秀学员传帮带作用,初步构建起以短期培训为起点、长期指导帮扶为延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联动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民,切实带动农民增收。

编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富民产业是关键,既要立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也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要善于发挥“新农人”的聪明才智,同时开发和利用“新农具”提升农业效益、农产品价值。记者跟随一路参观见学,在许多农民朋友眼中,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就是新时代新农村的“致富经”。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必能让乡亲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让青岛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加速成为现实。

(大众新闻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