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其实往往是那些敢于批评国家缺点、为国家进步而奋斗的人。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对国家的盲从盲信,也不是无条件地支持国家的一切决策。相反,爱国主义是对一个国家的深爱,以及对国家不断进步的无限渴望。

而伟大的批评家本质上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因为批评家不是要诋毁,而是要完善;不是要贬低,而是要提升。

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曾经写道:“我爱美国胜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坚持永远批评她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批评家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既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也能反映出社会的瑕疵。但批评家在批评的同时,也提供了改进的措施。

爱国者进行批评其实是一种牺牲和奉献行为,因为要受到多方的压力,包括来自民众的压力。

这种牺牲和奉献则源于一种信念,即希望他们的国家、社会能够变得越来越伟大。批评家的声音不是来自仇恨,反而是来自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希望。他们是发现问题的守护者,希望通过批评敦促国家走向更加公正、平等和光明的未来。

只要看看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就能理解什么是爱国者。亚伯拉罕·林肯在成为受人尊敬的总统之前,曾批评过国家分裂。他坚定不移地反对奴隶制,并不是对美国存在的谴责,而是强烈呼吁美国履行《独立宣言》的道德承诺。

这份创始文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奴隶制与这一精神截然相反。林肯对奴隶制的批评是呼吁拯救美国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比那些仅仅赞美国家的人更为珍贵,因为他们不仅看到国家的进步,还能勇敢面对国家的问题,并推动其走向更好的未来。

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批评者。他以“天下为公”的理念,深知只有通过批评和改革才能真正强国。孙中山不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发动多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先生的批评和行动并非出于破坏国家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革命建立一个更公正、强大的国家。他不希望中国这个国家变坏,只是希望统治这个国家的清政府彻底改变。

孙中山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说明他清楚认识到,即便国家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仍需不断改进与发展,仍需要新的批评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马丁·路德·金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批评者。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种族隔离的黑暗时期,许多人对社会现状感到无力和失望。然而,马丁·路德·金以非暴力的方式,领导了民权运动,直面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持之以恒地进行抗议。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被监禁期间写了《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概述了民权运动的道德基础。同年8月,他在华盛顿对聚集在国家大草坪的20多万人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1965年3月7日被称为“血腥星期天”,因为争取投票权的示威民众在经过亚拉巴马州塞尔马的埃德蒙·佩特斯桥时受到州警和一些平民的殴打,结果被迫返回。

1964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权法案》,禁止在就业、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生活领域中实行歧视。马丁·路德·金出席了将此法案签署成联邦法律的仪式。之后,他继续敦促制定一项不得通过识字测验等歧视性做法剥夺黑人投票权的法律。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投票权法》。

1964年,马丁·路德·金所作的努力使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他下榻的田纳西孟菲斯旅馆的阳台上遇刺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大的爱国者总是如此,他们要遭受许多磨难、诋毁甚至攻击,只有经历了大量的痛苦,才有可能让自己的爱国心真正昭示于天下。

苏联的索尔仁尼琴也是一位典型的批评爱国者。

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苏联及俄罗斯哲学家、历史学家、短篇小说作家,苏联政治犯。

索尔仁尼琴不加掩饰地批评苏联和苏共,但定居美国后又毫不留情地批评美国社会的一些问题。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都有较大成就。

在苏联批评苏联,在美国批评美国,索尔仁尼琴只是希望不断发现社会当中的问题,并加以揭示,他并非恨苏联或者恨美国。

在二战期间在苏联红军中服役后,索尔仁尼琴因在一封私人信件中批评斯大林而被判在劳教所度过八年,然后被流放。

索尔仁尼琴先后在位于哈萨克的数个劳改营劳动,在一个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特别”劳改营,他从事矿工、砖匠、铸造工等多个工种。

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于1956年将索尔仁尼琴从流放中解放出来,他只有一部作品被允许在苏联出版,即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年)。但在苏联以外的地区出版了《癌症楼》(1968年),《一九一四年八月》(1971年)和《古拉格群岛》(1973年),激怒了勃列日涅夫,索尔仁尼琴失去了苏联公民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4年索尔仁尼琴飞往西德,并于1976年与家人搬到美国,在那里他继续写作,并转而批评美国。于1990年,临近苏联解体时,他的国籍得到恢复,四年后他返回俄罗斯,并对叶利钦执政下的俄罗斯糟糕的社会局面进行批判直到2008年去世。

他因追求俄国文学的传统的道德力量而获得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所著的《古拉格群岛》是极富影响力的作品,“对苏联提出了正面挑战”,发行了数千万册。

对索尔仁尼琴,人们普遍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索尔仁尼琴也抨击资本主义世界的消费主义等现象,他是一个永远的反对派。

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回到阔别二十年的祖国,并发表了简短演说:“我流亡期间一直关注祖国人民的生活。我从未怀疑专制主义必定垮台,只痛心人民从这种体制中摆脱出来所付出的惨重代价。一想起人民近两年所过的日子就痛不欲生。我知道国内还存在许多反常现象,人民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我坚信命运掌握在每个人手中。”

他如今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

从这几位伟大的爱国批评者能看出来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的爱国行为总是需要面对艰难困苦的压力和阻力,但最终又会受到祖国人民的认可。

在每一个时代,又会有一些反对他们的人,认为他们的批评爱国行为是在诋毁国家,但事实证明,他们不仅没有让国家退步,反而促成了重大的进步,同时也拯救了人民。

伟大的批评者,这样的爱国者存在,永远都是一件幸事、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