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治堵专班了解到,截至目前,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全部启动,17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完成,精细化调整交通组织6处,优化调整7条公交线路和17处公交站点,累计退围撤围面积38000余平方米、释放34条车道资源。
17项已完成的堵点任务中,包括之前一些老堵点、老痛点,如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天龙南一路片区、统力大道成新蒲快速路口等。
堵点治理任务完成以后
效果如何?
市民是否满意?
后续是否还会有动作?
记者实地探访了部分已完成治理的堵点
1
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
“微手术”缓解拥堵
继续“绣花”保障非机动车通行
剑南大道因为拥堵,被网友戏称为“艰难大道”,而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交叉路口作为绕城高速进城的第一个路口,拥堵尤甚,是一大痛点。
12月3日,早高峰,该路口交通流量巨大。在路口全新的交通组织之下,虽有排行,但通行效率提升,拥堵较以前大为缓解。“最近我也看了这里治堵的新闻,从这里经过的时候,发现确实有效果,比以前好多了。”驾驶员张先生说。
“取消一条公交车道,增加一条出城方向左转道,确实没以前那么堵车了,效果立竿见影。”市民严先生说,希望城市里的道路在使用中可以不断优化,灵活调整。
“在路口交通拥堵缓解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交警六分局三大队大队长李景昊说,通过多举措对路口优化后,路口执勤民警发现,对非机动车的通行带来了一定影响,下一步还将通过信号灯配时调整等方式,继续对路口优化。
2
天龙南一路片区
“微循环”起效果
市民建议是否可“限时单循环”
天龙南一路片区坐落有成都市实验小学(北新校区)、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两所学校,道路供需矛盾突出,上下学高峰期的拥堵是老大难问题。
12月2日早高峰,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微循环”之下,片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校园门口,不再有之前的拥堵混乱场景。“作为家长,我们肯定很满意,以前堵成一锅粥,现在送娃娃加通行就几分钟。”家长刘女士说。
片区“微循环”,之前双向通行的道路变成了单向,缓解了拥堵,但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不便。有市民建议,是否可以实行“限时单循环”,在早晚高峰实行,平峰时段则可以双向通行。
“建议对治理过的点位经常‘回头看’,才知道是否真的根治了问题,也能及时展开动态调整。”市民林先生认为,治理只是第一步,持续监测和关注对保障治堵的后续效果也非常重要。
3
跳蹬河南路片区
人行道通畅了
将针对性推出更多道路维修方案
双店西五路与跳蹬河南路相邻,是跳蹬河南路治堵点位的一部分,周边分布着成华奥园等居民小区及社区商业体,人流、车流如织。
此前,由于人行道改造设立围挡,不少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通行该路段时只能借用机动车道,早晚高峰时,仅有双向两车道的机动车道总是拥堵不堪。12月3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道改造目前已经结束,围挡尽数拆除。
“修了之后确实好多了,不然我们老年人散个步都危险。”家住“水岸东里”小区的薛婆婆告诉记者,附近不少老年人都会在该路段散步,修建好后的地面平整安全,附近的邻居都较为满意。
记者从成华区方面了解到,此前的围挡修缮是由于原有的人行道长期被电瓶车碾压,导致人行道破损,为保障道路正常使用,全新的人行道已经采用了高强度、一体化的混凝土地面。
成华区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针对全区每条区管道路使用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维护方案。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