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林长制度建设作为林长制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在筑牢基层防线、强化源头管控、促进村民参与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崇州市文井江镇在贯彻落实成都市《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和崇州市《关于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基础上,以村级林长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压实林长责任体系,有效化解村级林长在森林管护过程中资源整合有限、内生性发展不足、村民参与缺失等多重困境,推动村级林长制由管护型向发展型转变,实现管护效能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共建格局形成和生态价值倍增的显著成效。

(一)建立林长制+网格化协同机制,提升管护组织效能

村级林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和安全等具体工作,承担开展日常巡护和宣传,落实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等职责,任务繁多、责任重大。然而,村一级作为基层组织可调配用于森林管护的资源十分有限,面临管护任务多与可用资源不足的现实矛盾。文井江镇从组织制度建设入手,充分发挥林长制和微网格叠加的组织优势,以林长制工作为牵引构建森林管护的“微网实格”组织架构体系,形成林长制+网格化的统筹联动协同机制。一是推动镇村林长制双体系网格联动。文井江镇根据全镇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建立镇村两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成立镇村护林队伍8支,镇级林长11人,村级林长16人,义务林长45名,将全镇细分为45个责任网格,落实开展跨区域联动联防工作,实现镇村林长制双体系网格联动。二是形成村级林长—组长—网格员三级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其中大坪村村级林长管辖5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配备2名网格员,明确责任人,充分发挥林长、组长和网格员各级作用,履行好森林资源保护职责,共同构建“守护一脉青山”的坚强堡垒,实现林长制与网格化治理有机结合,推进森林保护和管理能力同步提升。2024年,文井江镇村两级27名林长共计开展巡查100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5个,问题整改率100%。通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共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2.7亩,残次林改造400亩,森林抚育1600亩,零星植树0.8万株,义务植树2500株;成立村级应急扑火队伍8支,镇级应急队伍1支。签订镇、村两级签订森林防灭火责任书2234份,实现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网格定责,切实将防火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两长(林长和警长)+两员(执法人员和护林员)”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区执法巡查专项行动2次,形成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二)建立村民参与动力机制,增强森林管理能力

新时期林长制具有更高管护治理要求,不仅强调政府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引导作用,更提倡群防群治,提倡村民主动参与森林资源管护。文井江镇高度重视强化村民管护的主体性,多措并举赋能村民自主参与。自林长制推行以来,文井江镇森林防火形势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森林火灾发生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且村域范围内村民非法盗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已彻底根除。一是发挥村规民约对森林保护的内生性约束作用。文井江镇大坪村将森林防火“乡土化”融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需共同履行的森林防火义务、管控责任等,加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和监督,进行道德约束并形成警示威慑,将森林防火安全润物细无声地融进村民脑海里,推动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积极转变,切实增强村民的森林防火减灾意识。二是实行专职护林员与义务林长双轨并行机制。文井江镇大坪村、苟家村等在日常巡林工作中整合村民力量,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由本村党支部牵头,聘请曾担任过村“两委”的干部、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老党员、热爱村集体公益事业的村民担任“义务林长”,协助镇村两级林长的专职护林员开展涉林法律法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防火宣传,做好森林资源管理、涉林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管理、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工作,扩充生态护林员管理力量。三是实施森林资源管护奖惩制度。一方面构建针对村民违规采伐与违规用火的惩戒制度。例如大坪村责令违规村民参与义务劳动、暂停享受村级服务、自费购置消防设备以及书写深刻检讨等。苟家村则对违规用火的村民采取了扣除村体分配的处罚。另一方面对于“义务林长”等志愿护林员以每日40元发放志愿者补贴,并专门设立公益就业岗位予以支持,以此激励和表彰村民参与森林管护工作。

(三)建立资源整合联动机制,形成绿色共建格局

资源是村级林长制实现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重要基础。文井江镇通过整合内外资源,积极引导外部社会资源深度嵌入到森林保护工作之中,营造全民参与林长制的绿色共建浓厚氛围,有效地破解了村级林长制运行资源不足的现实窘境。一是合理利用村级资金。苟家村将每年社区保障资金的3%投入“义务林长”补贴费用中,形成“义务林长”长效补贴激励机制,为“义务林长”工作机制持续运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大坪村则整合社区保障资金和村集体自有资金,稳定扩充林长制资金来源。二是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大坪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与四川省自然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小琥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趣乐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四川省童年趣拾光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或组织合作开展自然教育、登山旅行、森林团建等活动,并聘请义务林长担当导游,提供指路带路、导游讲解、森林安全等服务,每次可获得100-150元不等的费用,有郊解决义务林长的薪酬问题。

(四)建立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实现生态价值倍增

将林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多层次产业融合为依托实现发展型保护,是赋能村级林长制的重要长效机制。文井江镇大坪村聚焦都市现代林业加快发展的趋势,以牛尾笋、枇杷茶等主导产业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向林产品加工和服务延伸拓展,不断扩大林业增值空间,实现从单一林产品供给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有效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和倍增。一是以林业与加工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大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联合四川大润农业有限公司,拓展林产品冷链加工与品牌包装业务,共建林产品初加工区6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冷链仓储300立方柴,加工产能提升到3000吨/年,不仅促进牛尾笋、枇杷茶等林产品附加值提升,而且通过实施规范的产品标准倒逼林产品质量提升,从而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二是以林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大坪村依托优越的林业生态资源,以四川省级自然(森林)教育基地、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协同推进“林业+旅游”“林业+文化”“林业+康养”等项目落地,培育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实现森林资源利用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效衔接。据统计,2023年大坪村全村共接待游客达到30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万元。大坪村重点打造沉浸式(森林)体验区和林产品消费情景体验点,一方面开展基地科普展示、茶笋采摘体验、加工品品尝等消费服务,另一方面借助餐饮业态、文化体验节等推广牛尾笋和枇杷茶品牌,不断扩大林产品增值空间。

(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周小娟 张卓尧 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