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民间的收藏热情高涨,文物艺术品鉴定需求日益增长。部分高校为响应社会需求,相继开设了文物鉴定专业课程。然而,这些课程面临着缺乏专业师资和教材的困境,只能临时邀请文物单位的专家来校分享经验和见解。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专家”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备鉴定能力的专家寥寥无几。例如以下五类误人子弟者。
一,滥竽充数型专家
这种人曾在博物馆和文物部门担任过行政领导,利用职权获得了“研究员”或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头衔,退休后在社会上充当鉴定专家。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行政管理上经验丰富,但对于文物鉴定却是滥竽充数,信口开河。
二,纸上谈兵型专家
这种人擅长理论研究,实践能力却很薄弱。他们利用别人的著作和网络技术,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编纂,然后发表大量的“著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东拼西凑”。在理论方面,他们侃侃而谈,但在实践中却无能为力,仅为“纸上谈兵”。这些人的最大特点是涉猎广泛,似乎无所不知,从古陶瓷、古玉器到古字画、青铜器,可谓是无所不能,宛如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先知。这些人看似什么都懂,实则什么都不懂,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三,越权行事型专家
这些人有的是博物馆研究员、博物馆图书管理员,甚至有的是保卫、电工或勤杂人员等。他们自认为是文物工作者,常越权行事,四处活动。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能是精英,但对于文物鉴定,却是胡编乱造。更可笑的是,有些人去过几次博物馆,看过一些馆藏品,就自称是专家。
四,墨守成规型专家
这些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60-80年代,他们在的古玩界曾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多年的“大锅饭”制度已将他们的锐智消耗殆尽。跟随其后的人也仅存虚名,缺乏进取心,止步不前。他们陈旧的知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面对高科技下的高仿品,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或选择回避,或贻笑大方。
五,心术不正型专家
这种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极度看重金钱。他们为了利益不惜说谎,要么把假的说成是真的,要么把真的说成是假的,堪称“证书专业户”,四处发放未经核实的“鉴定证书”。虽然这些人不多,但其对文物收藏和鉴定造成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
文物鉴定专家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真正的文物鉴定者,不仅应是领域内的专家,也得是行家。以青铜器为例,他们需深入研究其人文历史、铸造工艺、文化传承、审美取向、装饰艺术以及历代仿品特征,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并参与市场活动,对作伪新动向有敏锐的洞察力。
就目前而言,多数鉴定专家主要是以研究为本。既懂研究又懂市场的专家寥寥无几。能胜任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多是来自市场型人才。在笔者看来,文物管理部门应摒弃体制型人才观,以才为用,而非任人唯亲,从而有效解决中国文物艺术品混乱鉴定局面。